安徽建築工業學院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實驗教學中心

到1999年,水處理實驗室成為安徽省內在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實驗教學等方面領先的實驗室,被批准為校級重點實驗室。 2001年成立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實驗教學中心2000年學校增設環境工程專業後,於2001年成立環境工程系。 2002年,我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被評為省級教學改革師範建設專業。

學校創建於1958年,郭沫若先生親題校名。1961年因國民經濟調整暫停本科招生,1977年以合肥工業大學建築分校名稱恢複本科招生,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復辦安徽建築工業學院。1998年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結論。2009年成為安徽省博士單位建設點。建校50年來,培養了近3萬名本專科畢業生。近五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6%以上,位於安徽省高校前列。
(1) 1988年成立水處理實驗室,1999年成為校級重點實驗室
1984年學校創辦給水排水工程專業,隨後建立了流體力學實驗室。隨著專業建設的發展,1988年建立了水處理實驗室,重點研究城市供水和排水污染物的除去技術,尤其是開展針對淮河、巢湖、長江流域水水環境特點的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到1999年,水處理實驗室成為安徽省內在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實驗教學等方面領先的實驗室,被批准為校級重點實驗室。
(2) 2001年成立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實驗教學中心
2000年學校增設環境工程專業後,於2001年成立環境工程系。隨著國內外對水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以及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對水污染控制技術的需求,2001年將水處理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進行整合,成立了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實驗教學中心,成為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土木工程等專業在水污染控制技術及環境流體力學方面的實驗教學與研究基地。
(3) 2007年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實驗教學中心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1年以後,中心進入快速發展期,先後投入近300萬元購置設備,更新了實驗內容和實驗項目。2002年,我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被評為省級教學改革師範建設專業。2003年重點對實驗內容體系進行改革,增加了新實驗項目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部分實驗室實行開放,使實驗教學水平明顯提高。2004年至2005年,對中心進行進一步投入,加強了微生物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建設,擴建了流體力學實驗室。中心面積達到5000m2,儀器設備值達到900萬元。2006年,市政工程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繼續加大對中心的投入,購進了部分先進的儀器設備,並重新修訂了實驗教學大綱,實驗課與理論課相對獨立,加強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設,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加強了實驗室的規範化管理。2007年,我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通過國家高等教育專業評估,在安徽省各高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中,是唯一通過國家高等教育專業評估的專業;同年,“水質工程學”課程成為省級精品課程,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4) 實驗中心建設的成效
自1988年成立水處理實驗室以來,經過20餘年的建設與發展,我校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實驗教學中心以服務本科教學為根本,服務區域水環境保護與城鄉給排水事業的發展為特色,在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支撐學科專業發展、科學研究、服務區域水環境保護與城鄉給排水事業的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
——到目前為止,實驗中心面積5000m,儀器設備總值1200多萬元。
——專職實驗教學人員13人,兼職實驗教學人員29人,開設實驗項目100餘項。除承擔本校實驗教學任務外,還為省屬其他高校提供實驗教學服務。
——為我校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等本科專業,市政工程等學科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我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是安徽省各高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唯一通過國家高等教育專業評估的專業,是省級教學改革示範建設專業;我校市政工程學科是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關、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0餘項。目前正承擔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水環境綜合整治技術體系研究與示範”主題下的“巢湖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環境治理技術研究與綜合示範”項目的研究。
——密切結合巢湖流域、淮河流域、長江流域的水環境保護,研究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物理、化學、生物處理理論與技術以及區域水污染控制,以氮和磷的去除為重點探索水處理新技術,推動了安徽省水環境保護和城市給排水事業的發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