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貞

守貞

一般稱守貞操為守貞,守貞節為守節。 結婚前不與他人發生性行為,婚後不與配偶以外的人有性關係稱為守貞,是貞潔的表現。守貞節的觀念在中國許多朝代並不強烈,清人方苞曾言,“自周以前,婦人不以改適為非,男子亦不以再嫁為恥。”北宋初年的婦女改嫁也是平常事,范仲淹的兒子范純祐早死,他就把兒媳婦嫁給了門生王陶,范仲淹訂立的《義莊規矩》中規定:“嫁女支錢三十貫,再嫁二十貫,娶婦支錢二十貫,再娶不支”。守貞即守真也,守護真我,守護純真,守護心靈淨土。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讀音

【詞目】守貞

【拼音】shǒu zhēn

【四角碼】ㄕㄡˇ ㄓㄣ

基本解釋

1 守護堅貞不移的節操。

2 婚前不與他人發生性行為,婚後不與除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性行為。

詳細解釋

貞操是關於倫理道德的闡述,保持結婚前不和別人有性行為就稱之為守住貞操,簡稱為守貞,婚後沒有與除配偶以外的人有性關係亦可稱為守貞,皆為貞潔的表現。

基督教和某些教派或觀念不同者認為守貞包括不可腦中幻想著配偶以外的人自慰。中國古代片面要求婦女守貞,男子則不必。現今提倡守貞的團體則強調男女平等,男女都該守貞以杜絕性濫交導致性病猖獗和墮胎等許多社會問題。

詞條引申

貞操與貞節不同但常被搞混,貞節通常指配偶死後的改嫁。

守貞節的觀念在中國許多朝代並不強烈,清人方苞曾言,“自周以前,婦人不以改適為非,男子亦不以再嫁為恥。”北宋初年的婦女改嫁也是平常事,范仲淹的兒子范純祐早死,他就把兒媳婦嫁給了門生王陶,范仲淹訂立的《義莊規矩》中規定:“嫁女支錢三十貫,再嫁二十貫,娶婦支錢二十貫,再娶不支”。王安石曾令子離婚,替媳婦另擇夫婿。司馬光也不反對夫妻離婚,“夫妻以義合,義絕則離”。《宋刑統》規定婦女居喪不得改嫁的期限為二十七個月,哲宗時,寡婦居喪時間縮短至一百天。方苞表示:“嘗考正史及天下郡縣誌,婦人守節死義者,周、秦前可指計,自漢及唐亦寥寥。北宋以降,則悉數之不可更仆矣”。

元朝時蒙古人還有所謂的收繼婚,即夫死後嫁給丈夫兒子的婚姻。明朝為了革除胡俗,法律嚴厲禁止收繼婚,違者處以重刑;娶父、伯、叔寡婦者判斬首,娶寡兄嫂或弟媳者判絞死。戴震著《孟子字義疏證》強烈批判宋儒“理欲之辨,適成惡而殘殺之具”。俞正燮撰《節婦說》和《貞女說》二文反駁理學的貞節觀,“女再嫁與男再娶者等。……其再嫁者,不當非之,不再嫁者敬禮之,斯可矣”。

現代守貞觀

觀點

守護心靈淨土,崇尚樂而不淫,婚前無性,婚後有節,男女共效。

在單身的時候提高自身修養,在擇偶的時候注重心靈溝通,在交往的時候行為和乎禮法。婚前不發生性行為,婚後忠貞於伴侶。男女雙方共同遵守。

具體為如下四個觀點:

1、守貞是守護心靈淨土,是男女共同的信仰

——純真平等

2、不輕易牽手,更不輕易放手

——慎重

3、發乎情,止乎禮

——尊重

4、婚後忠貞於伴侶

——忠誠責任

背景

《荀子·性惡》:“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

“偽”是人為,非天真之意。大意是禮義是聖人制定的,但並非聖人的本性,聖人之所以不同於普通人,就在於他能約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於是制定出禮義和法度。

化性起偽指用禮義法度等去引導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樹立道德觀念。

現代某些人標榜法治社會,卻忽視道德觀念,鑽法律的空子,心靈淨土已然失守。

隨著西方性解放觀念的入侵,很多人都把老祖宗的守貞思想視為封建殘餘,不顧其積極正面的意義,一味抹殺。

現如今早戀、一夜情、婚外情等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辭彙,可墮胎低齡化,離婚率居高不下,以及性濫交導致的性疾病橫行……對青少年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傷害,對社會也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如不加以正面引導,勢必引起整個社會的動盪。

何況有那么一群人,自尊自愛,嚮往純潔美好的愛情婚姻。他們的堅持卻在現實洪流中,被嘲笑,被誤解,甚至被歪曲,被打擊,難覓知己。

是以,應該積極反思,尋找解決途徑。

於此,守貞吧提出現代守貞觀,與有識之士共勉之。

觀點解讀

守貞是守護心靈淨土,是男女共同的信仰

心有所屬。心有所屬。

守貞即守真也,守護真我,守護純真,守護心靈淨土。

守貞即守護忠貞也,忠於自我,貞於伴侶。無論是在靈魂上還是肉體上都忠於伴侶。

倡導潔身自好,修身養性,珍愛自己,尊重他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道德法度負責。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從古至今,描寫忠貞愛情的詩篇數不勝數。世人最初莫不“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但現代人節奏快,壓力大,交際廣,選擇多,面對現實的種種無奈,種種誘惑,難免有蒙蔽雙眼,忘記初心的時候。所以更加應該注重品性的培養,堅定自我意志,增強責任感,守護心靈淨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總則第二條有“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現代守貞觀絕對不再是對女子單方面的要求,而是男女雙方需共同遵守的準則。

男女雙方視守貞為一種美德,也是給伴侶最好的新婚禮物。

不輕易牽手,更不輕易放手

守貞,絕對不是男女大防,不允許談情說愛。而是相較於外貌和財富,更注重心靈交流。不輕易決定,不輕易予諾,一經認定,便更不輕易放棄。

戀愛,現代定義為兩個人基於一定的信賴條件和正確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對對方的貪愛之心,並願意對方成為自己終生伴侶的純真感情。

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交友須慎重,何況乎伴侶。決不能抱著反正無所謂,先在一起,大不了分手的態度。或者因為跟風,因為寂寞而接受明知以後不可能結婚的人。

談戀愛,注重在一個談字上。是培養愛情的過程或在一見鍾情的基礎上進行的相互交往活動,是一對相互不甚了解的男女進行相互了解的過程。

從朋友做起,逐步了解對方的愛好脾性。經過慎重考慮,再決定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雙方心靈的交流與溝通,最好不要有過多的身體接觸。其一是避免雙方尷尬,其二是避免在激素的作用下做出後悔的決定。

兩人能志趣相投最好,但記住沒有哪兩個人天生是絕配,有分歧時需要加強溝通了解,學會相互包容。堅固的愛情不是眼睛只看著對方,而是兩個人心裡想著對方,目光朝著同一個方向。

發乎情,止乎禮

古詩背後的唯美愛情故事古詩背後的唯美愛情故事

“發乎情,止乎禮”,出自《詩經》毛詩大序的“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論語·八佾》有:“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一語。哀、樂者,即“發乎情”也;而不淫、不傷即“止乎禮儀”也。

“發乎情,止乎禮”就是“於情理之中而發生,因道德禮儀而終止”。 意思是說人的情感雖然經常在男女之間產生,但一定要受禮法的約束,不能隨心所欲,逾越禮法的界限,即不可苟合。這裡的止並不是停止感情,而是說到了禮法所允許的範圍就要停下來,不能因為情愛就做出逾越禮法之事。

既然兩情相悅,難免會情不自禁。但需堅守理性這一靈魂中最高貴的因素,“發乎情,止乎禮”。

“止乎禮”是一種神聖、一種責任與擔當。士需自重,女當自珍。無論如何,不要失去控制,突破道德禁區,早嘗禁果。

這是對雙方感情的負責。畢竟,戀愛到結婚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中有很多變數,如果提前做了結婚後才能做的事,一旦中途生變,勞燕分飛,對雙方都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婚後忠貞於伴侶

鳳求凰,雖曾三心,但終究一意。鳳求凰,雖曾三心,但終究一意。

在結婚前不行周公之禮,在結婚後不拈花惹草,不出軌。保守自己的貞節,一夫一婦一性一生。

皆嘆“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戀愛時兩個人甜甜蜜蜜,怎么浪漫怎么來,恨不得天天膩在一起。結婚後,兩人真的朝夕相對了,缺點被放大,優點卻很可能被忽略。面對柴米油鹽,生活瑣事,激情不再,日子趨於平淡,愛情漸漸轉換為親情,以後就是更漫長的相濡以沫。

你愛的那個美麗姑娘,可能已經變成了黃臉婆。你期待的那個優績股,卻出現了負增長。在兩個人的生活中,可能難免遇到困難和波折,這需要更多的理解、溝通與包容。相互扶持,不離不棄。

士必糟糠之妻不下堂,女必不慕他人之繁華而棄夫家於困頓。夫妻和樂,相守一生。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元好問一曲《雁丘詞》道盡大雁情痴。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

千古愛情戀歌千古愛情戀歌

金代詞人元好問去趕考,途中,遇到一個捕雁的人。他告訴元好問說今天遇到一件奇事:我設網捕雁的時

候,有兩隻雁結伴而飛,我捕得一隻,另一隻卻漏網了。正在遺憾之際,只見脫網之雁並不飛走,而是在上空盤鏇悲鳴。當它看見自己的同伴已經死去的時候,猛然一個俯衝,投地而死……元好問看看捕雁者手中的兩隻雁,一時大受感動立即買下了這兩隻雁。把它們一起葬在汾河岸邊,壘上石頭做為記號,叫作“雁丘”,並寫下了著名的《雁丘詞》。

大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視為“五常俱全”的靈物。雌雁雄雁相配,向來是從一而終。不論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剩下落單的一隻孤雁,到死也不會再找別的伴侶。

禽亦如此,何況乎百靈之人哉。

當然以死明志或孤獨終老並不值得提倡,只是應有大雁這種一經結合便一生相伴相隨,不離不棄的意志。

總之,守貞是終生的事業,直至精神湮滅。

觀點補論

如何定義處與非處

非處指婚前自願發生關係的人,是婚前性的產物,非處男和非處女的統稱。

真正被強暴的男女不算非處,是值得同情的。

如何看待離異喪偶

現代守貞觀堅決反對離異或喪偶就以死明志,也不倡導不再娶不再嫁。而是依然秉承不亂交友不亂性的觀念,保持本心高潔,婚前不性,尋找有緣人再次結合。

守貞者

守貞者指具有守貞思想和信念,遵循守貞之道的人。

很多人認為守貞者要么是傳統守舊的老古董,要么是沒有市場的矮窮挫。而事實並非如此,守真者恰是有素質、有責任、有理想、有抱負的四有人類。他們往往家教傳統嚴謹、思想純正、執著上進、追求真善美,並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這都要求他們繼承優良傳統精神,兼容並包外來或新生的積極正面先進的思想。所以,他們傳統,但並不盲目守舊。他們的外貌可能不出眾,但內心溫暖強大,所謂相由心生,便自成一番雋秀風骨。

不可否則,大部分守貞者的性格都偏內斂,有成為死宅的趨勢。特別是在性解放思維的衝擊下,大家都忙著為“愛”而愛,守貞者人單勢微,難免顯得格格不入而落單。這時更加應該注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鍛鍊身體,多充實自己,提高自身修養,成為更優秀的人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