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飛船倫理

“宇宙飛船倫理”是從“宇宙飛船地球號”而來的。“宇宙飛船地球號”這一表述是K. F.鮑爾丁(K. E. Boulding)作為“宇宙飛船地球號經濟學”而使用的。它與承認人是自然的支配者那種“開拓(牛仔)倫理”相時立。此外,按夫列捷特的介紹,除了“宇宙飛船倫理”,“救生艇倫理”也與“開拓(牛仔)倫理”相時立。

“宇宙飛船倫理”是從“宇宙飛船地球號”而來的。“宇宙飛船地球號”這一表述是K. F.鮑爾丁(K. E. Roulding)作為“宇宙飛船地球號經濟學”而使用的。他把過去那種認為地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無限的倉序”、稱“生產與消費是美德”的經濟學叫做“牛仔經濟學”。與此同時,他認為必須要在自覺意識到容量是有限的、未來是封閉的地球上,建立循環生產系統,提倡“宇宙人經濟”。鮑爾丁使用“宇宙飛船地球號”這一用語是在1996年,隨著地球資源與地球生產能力的有限性,或者說地球環境問題受到關注,這一概念也開始作為比喻得到廣泛流行。這一概念包含兩個意思,即地球作為相對封閉的系統是一隻有限的“宇宙飛船”以及與地球共命運的人類是“宇宙飛船的乘務員”。“宇宙飛船倫理”也就是在這一思路上被提出的。它與承認人是自然的支配者那種“開拓(牛仔)倫理”相時立。此外,按夫列捷特的介紹,除了“宇宙飛船倫理”,“救生艇倫理”也與“開拓(牛仔)倫理”相時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