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進化史總綱

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前5000年文明史主要是創造社會物質文化財富。 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後5000年文明史主要是創造社會精神文化財富。 物質未來如何進化?

宇宙進化史總綱是一本介紹宇宙誕生200億年以來在宇宙各個階段各個層次各個系統中進化的主要成果和具體進化規律的專題書,也是一本主要介紹宇宙正向進化(無序到有序負熵遞增)歷史的總路線圖的專題書。宇宙反向進化(有序到無序熵遞增)歷史的總路線圖是另一本書的研究專題。

目錄:

1.前言

2.200億年宇宙史

3.20億年進化史

4.300萬年人類史

5.前5000年文明史

6.後5000年文明史

7.後序

宇宙進化史總綱——前言

宇宙進化史總綱——200億年宇宙史

200億年宇宙史是指宇宙自身大爆炸創造我們這個世界萬事萬物的歷史。宇宙不是上帝神靈創造的,相反宇宙恰恰是祂自身創造了祂本身。宇宙是物質的,物質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是宇宙萬物和宇宙萬物運動的唯一根本屬性。這裡的物質概念是哲學範疇的物質概念,不是物理學範疇的物質概念。

哲學範疇的物質概念是指在人們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哲學範疇的物質概念是與時俱進的,不是僵化不變的,並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以及人類認識能力的發展而無限深刻無限豐富無限發展。列寧指出:“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著無限多樣的形態,無窮的變化發展,但歸根結底都是客觀實在,都是物質。幾個相關推論:
意識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的物質世界自身高度發展的產物。
運動不是孤立的而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時間和空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各種不同表現形態。
物質既不能被無緣無故憑空創造也不能被無緣無故憑空消滅。
世界上各種事物的存與亡,只是物質具體形態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範疇是對世界上一切現象(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不能把這同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理論相混淆。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展,對自然物質的特殊屬性、結構和具體形態的認識會不斷改變和深化。而哲學的物質範疇,則是永遠不會陳舊和被推翻的,只會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地得到證實和豐富。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可以認識的,物質是一切屬性的承擔者,是多樣性統一的基礎;物質是按其自身固有的辯證規律發展的,物質自身包含著運動和發展的源泉,必須用辯證法研究物質世界及物質範疇的含義等等。馬克思主義哲學無需在物質概念之外再加一個實體範疇。通常所說的本體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也就是物質論。

物理學範疇的物質概念是指宇宙中不可分割的最小實體。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試驗,對於物質本身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已經能給我們一個比較完善的答案。由於不斷的分析……普通物質……原質……分子……原子……電子……夸克……科學家已能夠把原子分解,而產生極強烈的原子能來。原子分解的結果所得到的是能力,而不是什麼再小的東西。所以根據科學最近發明。我可以說能力凝聚的結果產生原子,再由原子凝聚產生分子,再到原生質,再到普通物質。實體就是物理學範疇的物質概念。古希臘哲學以探討萬物本原為開端的。本原即某種獨立存在的東西,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構成,最初都從其中產生,最後又復歸於它。它包含著實體範疇的萌芽。從泰利斯到巴門尼德,人們對本原的認識經歷了從感性的具體上升到抽象的過程,開始是把水當作萬物的本原,最後得出一個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存在”。亞里士多德總結前人的成就,在《範疇篇》中,將“存在”分成作為“這個”的存在,以及作為數量、性質、關係、狀況、時間、地點等的存在,共10類。作為“這個”的存在名之為“實體”。它是其他幾類存在的基礎,其他幾類都只是它的“屬性”。這樣,從亞里士多德起,“實體”開始作為哲學範疇被使用。

宇宙進化史總綱——20億年進化史

20億年進化史是指地球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又到有機生物界再到生物人類界最後到社會網路虛擬界的進化歷史。

宇宙進化史總綱——300萬年人類史
300萬年人類史是指類人猿通過自然選擇和集群勞動創造人本身的歷史。恩格斯《私有制、家庭和國家起源》一書精闢闡述了類人猿是如何通過社會勞動、社會語言和人手創造人本身的進化歷史。

宇宙進化史總綱——前5000年文明史

前5000年文明史是指人類和人類社會從蒙昧狀態逐漸進入文明狀態的歷史。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前5000年文明史主要是創造社會物質文化財富。社會形態主要是遊牧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質決定精神”的社會。物質是財富基礎,精神是上層建築。

宇宙進化史總綱——後5000年文明史

後5000年文明史是指人類和人類社會從文明狀態逐漸進入超文明狀態(聖人狀態)的歷史。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後5000年文明史主要是創造社會精神文化財富。社會形態主要是信息社會、知識社會、精神社會。。“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反決定物質”的社會。物質是低端財富基礎,精神是高端財富基礎和高級上層建築。

宇宙進化史總綱——後序

宇宙未來如何進化?人類和人類社會未來如何進化?物質未來如何進化?軀體未來如何進化?精神未來如何進化?意識未來如何進化?人腦未來如何進化?電腦未來如何進化?實體未來如何進化?虛擬網路未來如何進化?等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