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

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

《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是2011年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作者是榮新江。該書詳細的介紹了傳統古籍、石刻史料和考古發現等是中國古代史研究領域的學子入門書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副標題: 中國古代史研究入門 作者: 榮新江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1-4

頁數: 261

定價: 30.00元

裝幀: 平裝

叢書: 歷史學研究入門叢書

ISBN: 9787301186657

內容簡介

對於渴望進入中國古代史研究領域的學子來說,本書幾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門的途徑。舉凡古籍、石刻、簡帛、文書、圖像以及今人論著、刊物都有它們的翻檢之道,而對版本與校勘的把握、考古新發現的追蹤,則有利於學識的積累和更新。更進一步的學術論文寫作也有它的一定之規,容不得半點虛假和取巧。學術素養就是在這樣持之以恆的訓練中養成的。

目錄

前言/1

第一講 傳統古籍的翻閱/

一、 史志目錄/

二、 叢書和叢書目錄/

三、 佛教道教藏經和目錄/

四、 類書/

五、 小結/

第二講 石刻史料的收集/

一、 傳統的石刻文獻/

二、 新出土的石刻史料/

三、 石刻資料目錄/

四、 小結/

第三講 簡牘帛書的檢索/

一、 戰國簡牘/

二、 秦代簡牘/

三、 漢代簡帛/

四、 曹魏、孫吳、西晉簡牘/

第四講 敦煌吐魯番文書的瀏覽/

一、 “敦煌吐魯番文書”釋義/

二、 敦煌吐魯番文書目錄/

三、 敦煌吐魯番文書圖錄/

四、 敦煌吐魯番文書錄文集/

第五講 版本與校勘的常識/

一、 版本的基本知識/

二、 古籍版本目錄和提要/

三、 標點本古籍的價值和問題/

四、 電子文本的優劣/

五、 校勘學的基本方法/

六、 小結/

第六講 考古新發現的追蹤/

一、 最新考古資料的追蹤/

二、 期刊雜誌的定期翻檢/

三、 港台與外文雜誌/

四、 考古報告/

五、 文物圖錄和展覽圖錄/

第七講 圖像材料的積累/

一、 圖像材料提供給我們的想像空間/

二、 著錄古代書畫的資料/

三、 現存的書畫目錄/

四、 現存的書畫圖錄/

五、 畫家詞典和索引/

第八講 今人論著的查閱/

一、 今人論著目錄索引/

二、 研究綜述和動態/

三、 博碩士論文/

四、 電子文本的檢索/

第九講 刊物的定期翻檢/

第十講 論文的寫作(上):標題、結構與學術史/

一、 標題/

二、 篇章結構/

三、 學術史/

第十一講 論文的寫作(下):不同類型的論文/

一、 碩士論文/

二、 博士論文/

三、 期刊論文/

四、 會議論文/

五、 貢獻給祝壽或紀念文集的文章/

第十二講 書評與札記/

一、 書評制度/

二、 書評種類/

三、 哪些書值得評/

四、 書評內容/

五、 書評里的稱呼/

六、 要注意的問題/

七、 札記/

第十三講 寫作規範/

一、 正文部分/

二、 繁簡體字的問題/

第十四講 注釋體例與參考文獻/

一、 注釋體例/

二、 參考文獻的編纂體例/

第十五講 專業中英文的翻譯/

一、 英譯漢的問題/

二、 漢譯英的問題/

後記

作者簡介

榮新江,1960年生,河北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現為北大歷史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隋唐史、西域史、中外關係史、敦煌學研究,著有《歸義軍史研究》、《敦煌學十八講》、《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中國中古史研究十論》、《于闐史叢考(增訂本)》(合著)、《隋唐長安:性別、記憶及其他》、《辨偽與存真——敦煌學論集》及有關敦煌吐魯番學、中外關係史、西域史、隋唐史論文多篇;主編《唐研究》(1-16卷)、《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中外關係史:新史料與新問題》(合編)、《從撒馬爾乾到長安——粟特人在中國的文化遺蹟》(合編)、《粟特人在中國——歷史、考古、語言的新探索》(合編)、《吐魯番文書總目(歐美收藏卷)》、《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向達先生敦煌遺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