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育學大系:語文學科教育學

學科教育學大系:語文學科教育學

《學科教育學大系:語文學科教育學》的框架是在培養本科生、研究生過程中逐漸成形的。其重點為:(1)現代普通教育的沿革、課程體系的變遷與語文學科產生、發展;(2)語言的發展、語言研究的深化與語文學科教育的關係;(3)文化的變遷、文化研究的拓展與語文學科教育的關係;(4)作縱向、橫向考察,以探求語文學科的本質;(5)除闡述教學系統中諸要素及其相互關係外,探討課內外的溝通及學科間的聯繫;(6)語文學科單元教學模式與課型;(7)從語文學科教育功能的綜合性看語文智育與語文德育、美育的關係,兼及語文教育衛生;(8)語文教育理論的幾個問題;(9)農村語文學科教學改革;(10)從新時期語文學科教育研究談語文學科教育研究方法。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學科教育學大系:語文學科教育學》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饒傑騰,1937年生於廣東潮洲。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語文教育學教研室主任;現為首都師大教授、碩士生導師。論著有:《語文教學系統方法論綱》、《中學語文單元教學模式》、《初、高中語文課本文言詞語表》、《常用文言詞典》等。主編;《中學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講座》、《國中語文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踐》、《中學語文教育文革》(2冊)、《中學語文教參新編》(6冊)、《基礎教育語文工具書系列》(7冊)等。

圖書目錄

題詞

叢書前言
前言
導語
0.1語文學科教育學的研究對象、範圍
0.2我國現代普通教育制度的沿革
0.3我國現代普通教育課程結構的變革
0.4我國師範教育學科教育課程的改革
0.5語文學科教育學的創建
0.6語文學科教育學的暫擬體系
1民族語言與語文教育
1.1語言生活的三次飛躍
1.2語言研究的三次轉變
1.3言文·語文學·語文教育
1.4官話·切音字·文字(文學)教育
1.5白話·語言學·國語教育
1.6語文·語言學·語文教育
1.7語文·言語學·語文教育
1.8新興語言學科的興起與語文教育的發展
2民族文化與語文教育
2.1民族文化與民族語文
2.2民族文化與民族語文教育
2.3漢民族文化與漢民族語文教育
3語文學科的性質
3.1概說
3.2語文學科性質觀的發展軌跡
3.3當今語文學科性質的論爭
3.4語文學科既是工具學科,又是人文學科
3.5語文學科的性質與目標
4語文學科教學系統
4.1概說
4.2語文學科教學系統中的教師和學生
4.3語文學科教學系統中的教材
4.4語文學科教學系統中的課內與課外
4.5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繫
5語文學科教學過程
5.1教學系統與教學過程
5.2語文學科教學過程
5.3語文學科教學階段的過渡與銜接
5.4語文學科單元教學
5.5語文學科單元教學課型
6語文學科智育
6.1概說
6.2語文基礎知識教學
6.3語文學科能力訓練
6.4語文學科“雙基”教學與智力發展
7語文學科德育
7.1概說
7.2語文學科的德育功能
7.3語文學科的德育目標
7.4語文學科的德育因素
7.5語文學科的德育對象
7.6語文學科的德育原則
7.7語文學科的德育方法
7.8語文教師與語文學科德育
8語文學科美育
8.1概說
8.2語文學科美育功能
8.3語文學科美育目標
8.4語文學科美育因素
8.5語文學科美育對象
8.6語文學科美育原則
8.7語文學科美育方法
8.8語文教師與語文學科美育
9語文學科教學衛生
9.1概說
9.2大腦皮層機能活動的規律
9.3語文學科教學衛生
10新時期語文教育理論研究
10.1我國語文教育的歷史性轉變
10.2“科學主義”與語文教學科學化
10.3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客體
10.4語文教學活動與情境
10.5語文教學系統與非系統
10.6語文學科檢測
11農村語文教學改革
11.1農村語文教學改革的極端重要性
11.2農村語文教學改革的走向
11.3農村語文教學改革的內容
11.4農村語文教學改革的關鍵——教師
12語文學科教育的研究方法
12.1新時期語文學科教育研究
12.2語文學科教育研究的層次
12.3語文學科教育研究的方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