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業

學生作業

暑假是一年中時間最長的一假期,是學告訴舊學年的新學年的交接期,在讓孩子們玩好的前提下,適當地給他們布置些作業,無疑是鞏固舊知識的最好方法,同時是為學習新的知識作好充分準備的有力手段。但,重要的問題在於安排適當,它包括兩個方面;

一、規定適當的作業時間

過去常有這樣的情況;老師把作業布置好,家長在家督促做,不管什麼時間,只要做好,開學齡前作業可交就算了事。以致有的學生放假猛玩,直到開學前兩天才夜以繼日趕作業;還有的昨天剛放假。今天就挑燈夜戰,一個假期的作業兩三天就寫完,然後一直玩到開學;也有的學生邊看電視邊做作業。

這種效果可想而知,是起不到鞏固學習的目的的,相反,還會養成孩子馬虎,潦草等不良習慣。

心理學研究表明,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加上暑假天氣炎熱,電視,廣播等為孩子們安排的文藝節目也多,為全面考慮孩子們的娛樂,把作業的時間規定在每次作業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半小時最為適宜。

更詳細地說;鞏固知識的作業應集中假期的前段時間。預習性作業在假期後段期間。複習性作業在前兩三次出現時,同類型題周期稍短一些,後一兩次出現時,周期逐漸拉長,這樣安排是針對遺忘規律而採取的事半功倍的方法。同時列出詳細水長流作業時間表,女強人學生,帶給家長(或作為給家長的信發到學生家長)以便家長配合老師在假期督促執行。

二、作業內容要適當

1、難易程度適宜

作業難度太大,學生做不出來會泄氣,難度太小,學生感到容易,會覺得沒趣味。應在原來程度 的基礎上較多地安排一些綜合,歸納,系統化的作業,讓學生在歸納總結的過程中,系統地複習鞏固知識,培養自學能力。避免那種把某某課文重抄幾遍的作業方法。例如,一年級學生數學學過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以及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可以設計一些這樣的作業;(1)23+8= 23+30= 20+33= (2)33+40= 26+47= 學生做過上面三種題型的一些作業後,緊接著出口算下面各題;24+36 35+47----這樣不生就會在前面做題材的基礎上,總結出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法。又如二年級語文剛學過茂密,彩霞,外婆,建設,幸福等詞,(帶點的為生字)就可以設計一些這樣的作業,(1)先抄寫這些詞語,帶拼音兩遍,(2)用上面詞語造句(一段)意思連貫的話,(4)你還能寫幾句夏天裡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事,物嗎?請寫下來,並選取一段你認為描寫夏天景物較好的話背下來。這樣學生就會在有趣的作業過程中鞏固學過的知識,培養學生讀,說,寫等能力

2、類型方式多樣

無論那一門學科,都要求理論聯繫實際,在實際運用中掌握。而暑假是學生接觸社會生活實際的佳期,所以,教師要多設計一些聯繫生活實際的作業。如“我幫媽媽買空賣空東西”複習鞏固元,角,分的計算,化聚。“我某某家的變化”讓學生寫出近幾年農村,工廠,礦山的新邈等到。總之要讓學生在玩,走親串朋中觀察,在實際生活中動腦。另外在題材型 設計上,要有鞏固 性的,加強性的,智力性的,趣味性的等等,只有做到了題材型多樣,方式多變,結合實際,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有趣,主動學習。

3、各科合理搭配,分量多少要適中

在作業時間表的制訂時,可在上午的作業時間中安排一些動腦,智力性作業,如數學,語文;下午 安排一些趣味,操作性等等,把這些作業交叉搭配 ,合理分配時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