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成[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

孫立成,男,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曾先後在內蒙古畜牧學院,山東龍口油泵油嘴有限公司從事產品開發工作,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習和工作,2006年在日本京都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人物經歷

1991.9-1994.7 內蒙古哲里木畜牧學院 農業機械化 專科。

1994.8-1999.8 山東龍口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員。

1999.9-200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核能科學與工程 碩士研究生。

2001.9-2005.3 哈爾濱工程大學 核能科學與工程 博士研究生。

2003.1-2014.4 哈爾濱工程大學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教師。

2006.10-2008.9 日本京都大學 反應堆研究所 博士後。

2014.5-至今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研究方向

一、兩相流動與沸騰傳熱

主要從事關內氣水兩相流動過程中的流動和傳熱特性研究,包括壓降計算、傳熱計算和兩相局部參數分布特性和測量技術等;另外,還從事特殊條件下的沸騰傳熱過程研究。

二、反應堆熱工

主要研究核電站的非能動餘熱排出技術,包括系統設計和關鍵技術。

三、強化傳熱技術

主要研究被動式的強化傳熱技術,包括各種肋管、多孔管等。

主講課程

1. 自然基金:微細化沸騰及其形成機制

氣泡微細化沸騰(MEB)是發生在過渡區的一類特殊現象,可以獲得比 CHF 點 更高的熱流密度,在高速電子晶片冷卻、小型冷卻系統、大功率半導體晶片和反應堆冷卻等 諸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套用前景。關於氣泡微細化沸騰的研究還比較零散,主要是日本的學者 進行過初步研究,沒有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 項目通過改進以往 MEB 試驗系統中加熱部的設計、解決大多數系統中經常發生隔熱套破裂 問題的基礎上,將對池沸騰和流動沸騰兩種情況下的 MEB 現象進行研究。除了研究過冷度和 流量等因素的影響外,著重對 MEB 發生條件和過程、噪聲特性、流動和傳熱特性進行研究; 在充分研究 MEB 現象基礎上,設計專門的系統,研究單個氣泡在超音波作用下的變化過程, 結合數值分析的計算結果,分析熱毛細波在氣泡微細化過程中的作用,闡明 MEB 產生機理和 具有極高傳熱能力的原因;給出 MEB 發生的判定方法和流動與傳熱計算方法,形成比較完整 的關於 MEB 的基礎理論體系。

2.人才支持計畫:氣液兩相流動局部參數光學測量技術

在前期自然基金研究成果基礎上,繼續開展光學測量技術在氣液兩相流動中局部參數獲取中的套用研究,包括系統集成、後期數據處理軟體等,特別是研究多探頭光學探針在流動沸騰過程中的套用研究,是研究中的重點。最終研究出套用方便、測量精度較高的光學測量系統。

3.人才支持計畫:氣液兩相流動界面輸運過程研究

兩流體模型是目前公認最為精確的描述兩相流動的數學模型,但是由於其關鍵參數—界面面積濃度,無法給出準確的計算方法,使得兩流體模型在套用過程中還存在先天的不足。擬在人才支持計畫和前期研究成果基礎上,繼續對氣液兩相流動過程中的界面輸運過程進行研究,建立更為完善的界面輸運方程,為兩流體模型的推廣套用奠定基礎。

主要貢獻

科研成果

十五期間,參與了強化傳熱性能研究項目的科研工作,主要負責強化沸騰傳熱的研究工作。還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搖擺對氣液兩相流流型的影響”、核電站固有安全性新方法等項目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餘篇。

近五年主要學術簡介

(1)小通道內流動沸騰摩擦阻力壓降和傳熱計算方法研究,提出了適用性和精度較高的壓降和傳熱計算方法。

(2)搖擺條件下窄通道內流動沸騰阻力及傳熱特性研究。主要進行了搖擺運動對於流動沸騰阻力特性和傳熱特性的影響的研究過程,在分析運動和系統參數影響的基礎上,給出了相應的計算準則和計算方法。

(3)氣液兩相流動過程中氣液界面輸運過程研究。為進一步完善兩流體模型,在開發出一套光學測量方法基礎上,對於氣液兩相流動過程中的局部界面參數分布特性進行了研究,獲取了局部界面分布參數實驗數據,為完善界面輸運方程提供支持,從而進一步完善兩流體模型,在國家自然基金支持下,已經完成了部分工作。

(4)微細化沸騰(MEB)現象研究。MEB具有極高換熱強度,在高發熱設備冷卻方面具有很大套用前景。已經獲得國家自然基金支持,對於MEB的形成機制、行為特徵、影響因素等展開研究。

(5)熔鹽堆脫氣系統研發:主要對脫氣系統中的兩個關鍵設備—氣泡發生器和分離器的工作原理和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發表論文

Chaoxing Yan, Changqi Yan, Licheng Sun, Qiwei Tian, Yang Wang Air–water two-phase flow in a rolling 3X3 rod bundle under stagnant condition,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55 (2014) 200–209。

Yang Wang,Changqi Yan,Licheng Sun, Chaoxing Yan, Qiwei Tian, Characteristics of slug flow in a narrow rectangular channel under inclined conditions, 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76 (2014) 24-35。

Yang Wang, Changqi Yan,Licheng Sun, Chaoxing Yan, Characteristics of slug flow in a vertical narrow rectangular channel,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53 (2014) 1-16。

Lu Sun, Licheng Sun, Changqi Yan, Dan Fa, Naxiu Wang, Conceptu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for a 10 MW molten salt reactor experiment, 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70 (2014) 149-158。

Guangyuan Jin, Changqi Yan, Licheng Sun, Dianchuan Xing, Effect of rolling motion on transient flow resistance of two-phase flow in a narrow rectangular duct, Annals of Nuclear Energy 64 (2014) 135–143。

Dianchuan Xing, Changqi Yan,Xinguang Ma, Licheng Sun, Effects of void fraction correlations on pressure gradient separationof airewater two-phase flow in vertical mini rectangular ducts, 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70 (2014) 84-90。

Chaoxing Yana, Changqi Yana, Yunhai Shenb, Licheng Sun,Evaluation analysis of correlations for predicting the void fraction and slug velocity of slugflow in an inclined narrow rectangular duct,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73 (2014) 155–164。

Baowei Cai, Jianjun Wang, Licheng Sun, Nana Zhang, Changqi Yan,Experimental study and numerical optimization on a vane-type separator for bubble separation in TMSR,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74 (2014) 1-13。

Dianchuan Xing, Changqi Yan,Licheng Sun,Flow fluctuation behaviors of single-phase forced circulation under rolling conditions,Ocean Engineering 82 (2014) 115–122。

Chaoxing Yan, Changqi Yan, Licheng Sun, Dianchuan Xing, Yang Wang, 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facial parameter distribution in a bubbly flow in a narrow rectangular channel under inclined and rolling conditions,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73 (2014) 64-74。

Daogui Tian, Changqi Yan, Licheng Sun,Guoqiang Liu,Local interfacial parameter distribution for two-phase flow under rolling conditions using a four-sensor optical probe,Annals of Nuclear Energy 66 (2014) 124–132。

Chaoxing Yan, Changqi Yan, Licheng Sun, Yang Wang, Xiaoning Zhang, Slug behavior and pressure drop of adiabatic slug flow in a narrow rectangular duct under inclined conditions,Annals of Nuclear Energy 64 (2014) 21–31。

Guangyuan Jin, Changqi Yan, Licheng Sun, Dianchuan Xing, Bao Zhou,Void fraction of dispersed bubbly flow in a narrow rectangular channel under rolling conditions,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70 (2014) 256-265。

劉國強,孫立成,田道貴,幸奠川,豎直圓管內空泡份額徑向分布特性形成機制,核動力工程,第35卷,第1期,2014年2月。

唐繼國,孫立成,朱光昱,微氣泡發射沸騰形成機理,航空動力學報,第29卷,第4期,2014年4月。

蔡報煒,王建軍,孫立成,張娜娜,閻昌琪,熔鹽堆旋葉式氣水分離器工作特性數值分析,核技術,第37卷,第4期,2014年4月。

朱光昱,孫立成,唐繼國,氣泡微細化沸騰的沸騰現象與沸騰音特性,核技術,第37卷,第2期,2014年2月

閆超星,閻昌琪,孫立成,幸奠川,劉國強傾斜通道內泡狀流空泡份額分布特性,第 65卷 第 3期 化工學報,第65卷第13期,2014年3月。

劉國強,孫立成,閻昌琪,田道貴,傾斜圓管內空泡份額徑向分布及形成機制,航空動力學報,第29卷,第6期,2014年6月。

王洋,閻昌琪,孫立成,金光遠,閆超星,豎直窄矩形通道內彈狀流中液膜特性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第48卷,第1期,2014年1月。

幸奠川,閻昌琪,孫立成,搖擺對單相強迫循環流量波動特性的影響機理,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第35卷,第6期,2014年6月。

高力,曹夏昕,孫中寧,孫立成,新型金屬纖維濾材的除濕性能,中國粉體技術,第20卷,第1期,2014年2月。

閆超星,閻昌琪,孫立成,王洋,基於漂移流模型的矩形通道內泡狀流-彈狀流轉變準則,原子能科學技術,第47卷,第01期,2013年10月。

幸奠川,閻昌琪,孫立成,閆超星,金光遠,簡諧搖擺運動下窄通道內空氣-水兩相流摩擦阻力,實驗流體力學,第27卷,第4期,2013年8月。

閆超星,閻昌琪,孫立成,幸奠川,王洋,矩形通道高寬比對兩相流動阻力和流型關係的影響,原子能科學技術,第47卷,第11期,2013年11月。

王洋,閻昌琪,孫立成,閆超星,幸奠川,矩形通道內泡狀流-彈狀流轉變判定準則研究,核動力工程,第34卷,第4期,2013年8月。

王洋,閻昌琪,孫立成,金光遠,閆超星,矩形通道內氣水兩相流摩擦阻力計算模型,原子能科學技術,第47卷,第10期,2013年10月。

田道貴,孫立成,閻昌琪,劉國強,兩相流動中搖擺引起的附加作用分析,核動力工程,第34卷,第6期,2013年12月。

王洋,閻昌琪,孫立成,閆超星,幸奠川,傾斜窄矩形通道中氣彈運動速度,化工學報,第64卷第11期,2013年11月。

孫波,孫立成,幸奠川,劉靖宇,田道貴,豎直大圓管內兩相流動界面輸運過程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第47卷,第9期,2013年9月。

王洋,閻昌琪,孫立成,幸奠川,閆超星,豎直窄矩形通道內空氣一水兩相流中氣彈運動速度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第47卷,第12期,2013年12月。

田道貴,閻昌琪,孫立成,四感測器光纖探針測量氣泡速度矢量模型,化工學報,第64卷第9期,2013年9月。

朱光昱,唐繼國,孫立成,微細化沸騰傳熱實驗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第47卷,第12期,2013年12月。

金光遠,閻昌琪,孫立成,幸奠川,劉磊,搖擺條件下窄矩形通道內兩相流動瞬態阻力特性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第47卷,第9期,2013年9月。

田道貴,孫立成,閻昌琪,劉國強,搖擺狀態下兩相流動局部參數光學探針測量實驗,核動力工程,第34卷,第4期,2013年8月。

肖友軍,孫立成,高璞珍,搖擺狀態下窄通道流動沸騰換熱特性研究,熱能動力工程,第28卷,第6期,2013年11月。

閆超星,閻昌琪,孫立成,周期性力場作用下氣泡徑向附加力分析,原子能科學技術,第47卷,第12期,2013年12月。

孫波,孫立成,田道貴,劉靖宇,金光遠,光纖探針方法測量界面面積濃度實驗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2013年3月,47(3):432-436;(EI)。

孫波,孫立成,田道貴等,豎直大圓管內界面面積濃度分布特性 化工學報 2012年6月,63(6):1810-1815;(EI)。

孫波,孫立成,田道貴等,豎直較大管徑內氣液兩相流截面含氣率實驗研究,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 2012年3月, 27(1):1-6。

孫波,孫立成,幸奠川等. 豎直大圓管內兩相流界面分布特性機理研究. 化工學報,2012年12月, 63(12): 3812-3817;(EI)。

孫波,孫立成,幸奠川,田道貴,劉靖宇. 漂移流模型在大管內氣液兩相流動的適用性研究, 實驗流體力學,2013年6月,27(3):56-59。

Jiguo Tang, Guangyu Zhu, Licheng Sun.Microbubble emission boiling in scbcooled pool boiling and the role of Marangoni convection in its formation,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Oct. 2013, 50:97-106(SCI,EI)。

Dianchuan Xing, Changqi Yan, Chang Wang, Licheng Sun.A theoretical analysis about the effect of aspect ratio on single-phase laminar flow in rectangular ducts, 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 May, 2013,(65)1-7(SCI,EI)。

Dianchuan Xing, Changqi Yan, Licheng Sun, Jingyu Liu, Bo Su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erfacial parameter distributions in upward bubbly flow under vertical and inclined conditions,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Volume 2013(47):117-125(SCI,EI)。

Dianchuan Xing, Changqi Yan, Licheng Sun, Effects of rolling on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phase water flow in narrow rectangular ducts,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12,Vol:247(6): 221-229(SCI,EI)。

Dianchuan Xing, Changqi Yan, Licheng Sun.Frictional resistance of adiabatic two-phase flow in narrow rectangular, Annals of Nuclear Energy, 2013(53):109-119(SCI,EI)。

Dianchuan Xing, Changqi Yan, Licheng Sun.Effect of rolling motion on single-phase laminar flow resistance of forced circulation with different pump head, Annals of Nuclear Energy, 2013(54):141-148(SCI,EI)。

Dianchuan Xing, Changqi Yan, Licheng Sun.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terfacial parameters distribution for upward bubbly flow in vertical and inclined tube.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2013, in press (SCI,EI)。

田道貴,孫立成,劉靖宇,孫波. 較大管徑中兩相流動漂移流模型研究. 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2,9,47(2):229-232(EI)。

田道貴,孫立成,高菲,劉靖宇,孫波. 光學探針在氣液兩相流動局部參數測量中的套用研究, 實驗流體力學,2012,12(6):91-94(EI)。

孫露,孫立成,閻昌琪. ORNL10MW熔鹽實驗堆(MSRE)排鹽罐冷卻系統熱工水力特性分析. 核技術,2012,10, 35(10):790-794頁。

李常偉,曹夏昕,孫立成,金光遠,搖擺對窄矩形通道內兩相流摩擦壓降特性影響,原子能科學技術,2013年3月,47(3):376-380頁;(EI)。

李常偉,曹夏昕,孫立成. 豎直窄矩形通道氣液兩相流流型識別研究. 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2,9,46(9):1055-1060頁(EI)。

金光遠,閻昌琪,孫立成,幸奠川,孫波,周期慣性力影響下矩形通道泡狀流阻力特性,化工學報,2013年4月, 64(4): 1198-1203頁;(EI)。

金光遠,閻昌琪,孫立成. 搖擺運動時窄矩形通道內兩相流動阻力特性,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13年2月,34(2):1-5頁(EI)。

金光遠,閻昌琪,孫立成.搖擺條件對矩形通道內泡狀流摩阻特性影響. 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2,9,46(S): 255-258頁(EI)。

幸奠川,閻昌琪,孫立成,金光遠,王廣飛. 矩形小通道內空氣-水兩相流動均相流模型研究, 核動力工程,2013年6月,33(3):82-86頁;(EI)。

幸奠川,閻昌琪,孫立成,侯大文. 傾斜對管內上升泡狀流局部界面參數分布的影響,化工學報,2013年7月,64(7):2411-2417。

幸奠川,閻昌琪,王暢,孫立成. 矩形通道高寬比對單相層流特性的影響,力學學報. 2013,5,45(3):331-336。。

幸奠川,閻昌琪,王暢,曹夏昕,孫立成,搖擺對單相強制循環層流阻力特性的影響,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3年4月,34(4):1-5(EI)。

幸奠川,閻昌琪,孫立成等. 周期性力場作用下窄通道內兩相流壓降特性, 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2,9,46(S): 271-276(EI)。

幸奠川,孫立成,閻昌琪等. 傾斜圓管內泡狀流空泡份額特性實驗研究, 核動力工程. 2012,8, 33(4):111-116(EI)。

幸奠川,孫立成,閻昌琪,田道貴. 豎直圓管內泡狀流空泡份額徑向分布實驗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2,9,47(2):233-237(EI)。

閆超星,閻昌琪,孫立成. 通道尺寸對豎直向上氣-水兩相流流型影響研究. 原子能科學技術, 2012,9,46(S): 211-215(EI)。

孫立成,閻昌琪,曹夏昕,豎直環形流道內流動沸騰傳熱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11,32(5):678-682頁;(EI)。

李勇,閻昌琪,孫立成,劉佳,多孔壁面管強化大容積沸騰傳熱特性研究,核動力工程,2011,32(2):63-69頁;(EI)。

李勇,閻昌琪,孫福榮,孫立成,非能動餘熱排出換熱器運行初始階段換熱特性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2011,45(8):931-936頁(EI)。

李勇,閻昌琪,李汶蔚,孫立成,豎直管內蒸汽完全冷凝換熱特性的理論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2012年1月,46(1):26-31頁;(EI)。

王廣飛,閻昌琪孫立成等,矩形通道內兩相流動壓降特性研究,原子能科學技術,2011年6月,45(6):677-681頁;(EI)。

王廣飛,閻昌琪,孫立成等,窄矩形通道內兩相流動壓降特性研究,2011,12月,原子能科學技術,45(12):1431-1436;(EI)。

劉傳成,閻昌琪,孫立成等,矩形窄通道內流動沸騰阻力實驗與計算方法研究,2012,5月,原子能科學技術,46(5):537-541;(EI)。

劉傳成,閻昌琪,孫立成等,搖擺運動下矩形窄通道內流動沸騰阻力特性研究, 2012,12月,原子能科學技術,46(12):1429-1433;(EI)。

Licheng Sun, Kaichiro Mishima,Evaluation analysis of prediction methods for two-phase flow pressure drop in mini-channe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Volume 35, Issue 1, January 2009, Pages 47-54;(EI,SCI)。

Licheng Sun, Kaichiro Mishima,An evaluation of prediction methods for saturated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mini-chann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Volume 52, Issues 23-24, November 2009, Pages 5323-5329;(EI,SCI)。

Haifeng Gu, Changqi Yan,Licheng Sun,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Fluid Stratification Mechanism in the Density Lock,International Joun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46, Issues 9, 2009, Pages 925-932;(EI,SCI)。

Liyong,Yan Changqi,Sun Furong, Sun Licheng,Pool boiling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on porous surface.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11,22(2):122-128(EI,SCI)。

孫立成,閻昌琪,孫中寧,小通道內兩相流摩擦壓降計算方法評價,核動力工程,2010年31卷4期,起止頁碼:36-40;(EI)。

於立章,孫立成,孫中寧,多孔介質通道內單相流阻力特性數值模擬,原子能科學技術,2010年44卷12期,起止頁碼:1141-1144;(EI)。

於立章,孫立成,孫中寧,骨架發熱多孔介質通道內單相流動阻力與換熱特性數值模擬,熱能動力工程,2010年25卷6期,起止頁碼614-616;(EI)。

於凱秋,孫立成,閻昌琪,“Chen”型沸騰傳熱計算方法用於小通道傳熱計算的適用性,核動力工程,2010年31卷S1期;(EI)。

於立章,孫立成,孫中寧,多孔介質通道中單相流動壓降預測模型,核動力工程,2010年31卷5期,起止頁碼:63-67頁;(EI)。

李勇,閻昌琪,孫立成,劉佳,自然循環條件下豎直管內層流凝結換熱特性研究,核動力工程,2010年31卷5期,起止頁碼:67-81頁;(EI)。

曹夏昕 閻昌琪 孫立成 孫中寧,搖擺狀態下豎直管內單相水阻力特性實驗研究,核動力工程,2007年 28卷 3期,起止頁碼:51-55;(EI)。

丁銘,閻昌琪,孫立成,整體針翅管流動阻力特性實驗研究,核動力工程,2007年 28卷 1期,起止頁碼:68-71;(EI)。

曹夏昕 閻昌琪 孫立成 孫中寧 黃渭堂,豎直管內彈狀流向攪混流轉變界限的判定,核動力工程,2006年 z1期,起止頁碼:68-72;(EI)。

孫立成 閻昌琪 孫中寧,豎直環形流道內欠熱沸騰時的氣泡行為研究,核動力工程,2006年 z1期,起止頁碼:73-76; (EI)。

曹夏昕 閻昌琪 孫立成 孫中寧,搖擺狀態下豎直管內單相水摩擦壓降特性分析,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6年 27卷 6期,起止頁碼:834-838;(EI)。

呂襄波 閻昌琪 孫立成,密度鎖在反應堆非能動安全中的作用分析,核動力工程,2005年 26卷 6期,起止頁碼:605-608;(EI)。

丁銘 閻昌琪 繆紅建 孫立成,整體針翅管強化傳熱實驗研究,核動力工程, 2005年 26卷 5期,起止頁碼:452-455,470;(EI)。

曹夏昕 閻昌琪 孫立成,向上傾斜管內氣-水兩相流流型轉變分析,核科學與工程2005年 25卷 1期,起止頁碼:45-49;(EI)。

孫立成 閻昌琪 孫中寧,窄環隙內水流動沸騰時阻力特性的實驗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5年 26卷 1期,起止頁碼:44-47;(EI)。

閻昌琪 呂襄波 孫立成,流動欠熱沸騰空泡份額的研究,核動力工程,2004年 25卷 5期, 起止頁碼:417-420,429;(EI)。

孫中寧 孫立成 閻昌琪 黃渭堂,窄縫環形流道單相摩擦阻力特性實驗研究,核動力工程,2004年 25卷 2期,起止頁碼:123-127;(EI)。

孫中寧 閻昌琪 談和平 孫立成 郭建強,窄環隙流道強迫對流換熱實驗研究,核動力工程,2003年 24卷 4期,起止頁碼:350-353;(EI)。

孫立成 閻昌琪 孫中寧,窄環隙內強迫流動阻力特性的實驗研究,核動力工程,2003年 24卷 4期,起止頁碼:359-362;(EI)。

孫中寧 曹夏昕 閻昌琪 談和平 孫立成,豎直窄環隙通道內的強迫對流換熱,工程熱物理學報,2003年 24卷 5期,起止頁碼:828-830;(EI)。

孫立成 閻昌琪 孫中寧,窄環隙內單相對流換熱的實驗研究,核科學與工程2002年 22卷 3期,起止頁碼:235-239。

Sun Li-cheng, Yan Chang-qi, Sun Zhong-ning. Flow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in narrow annulus during heat exchange.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3, 2(1):Pages:41-44。

孫中寧; 閻昌琪; 談和平; 郭建強; 孫立成,雙側加熱窄環隙流道強迫對流換熱,核動力工程,2002年 23卷 4期,起止頁碼:33-36;(EI)。

閻昌琪,孫中寧,孫立成,反應堆失水事故條件下熱管段內的兩相流逆向流動研究,核科學與工程2002年 21卷 3期,起止頁碼:223-227;(EI)。

高菲; 田源; 仝盼盼; 楊軍; 田道貴; 孫立成,光纖兩相流測試系統與實驗套用科技 2012,7。

Shaodan Li,Sichao Tan, Chao Xu, Puzhen Gao, Licheng Su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bubble sliding characteristics in narrow chann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Jan. 2013, 57(1):89-99(SCI,EI).。

會議論文(不完全統計)

劉靖宇,孫立成,孫波等, Verification of Drift-flux Model for Bubbly Flow in a Relatively Large Tube, CET-2011(EI)。

劉傳成,閻昌琪,孫立成等 Research on Pressure Drop Characteristic of Flow Boiling in Narrow Rectangular Channel under Rolling Motion,CET-2011(EI)。

幸奠川,孫立成,閻昌琪等, 搖擺對低含氣率氣液兩相流空泡份額的影響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多相流會議 2011年。

幸奠川,孫立成,閻昌琪, 傾斜、搖擺條件下泡狀流空泡份額特性研究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會議, 2011年10月5。

孫立成 閻昌琪 孫中寧,強化流動沸騰傳熱實驗研究, 2003 年10月,上海,中國核學會第八屆全國反應堆熱工流體會議。

孫立成 閻昌琪 孫中寧,豎直環形流道內欠熱沸騰時的氣泡行為研究,2005 年10月,西安,第九屆全國反應堆熱工流體會議。

孫忠寧 曹夏昕 閻昌琪 談和平 孫立成,豎直窄環隙通道內的強迫對流換熱,2002 年10月,上海,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學學術會議。

范廣銘 閻昌琪 曹夏昕 孫立成,豎直上升管中截面含氣率的實驗研究,2006年9月,重慶,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多相流學術會議,

曹夏昕 閻昌琪 孫立成 孫中寧 黃渭堂,豎直管內彈狀流向攪混流轉變界限的判定,2005 年10月,西安,第九屆全國反應堆熱工流體會議。

專利申請

1.光學探針法測量兩相流局部界面參數裝置(排名1)公開號:201220171388.8。

2.搖擺條件下兩相流界面參數分布特性實驗裝置(排名1)公開號:201210011811.2。

3.微細化沸騰傳熱實驗裝置的加熱器(排名1)公開號:201110304360.7。

4.一種定位格架支撐針翅管換熱器公開號:CN201110150651.5 (排名3)。

5.強內熱源多孔介質通道強迫對流換熱實驗裝置公開號CN201010559055.8 (排名3)。

6.一種非能動安全殼冷卻系統公開號:201210131314.6 (排名5)。

7.一種基於氫氣泡流動顯示技術的邊界層可視化試驗裝置公開號:201110279201.6 (排名5)。

8.一種漆包線機公開號:CN201210149431.5 (排名5)。

9.氣態甲基碘動態配送系統公開號:CN201210111771.9(排名5)。

10.微波浪管與直管混合排列自支撐式換熱器公開號:CN201310012832.0(排名6)。

11.波浪管折流柵式方形換熱器公開號:CN201310010994.0(排名6)。

12.一種通用型多支熱電偶貫穿裝置公開號:CN201210540284.4(排名7)。

13.含有多組分不凝性氣體的蒸汽冷凝換熱實驗裝置公開號:CN201210540382.8 (排名7)。

14.一種整體斜針翅管公開號:CN201310053441.3(排名7)軟體登記:雙感測器光學探針實驗數據處理軟體(排名2) 。

獲獎記錄

2008年10月,日本機械學會授予優秀演講獎(2008年5月國際核工程大會報告)。

2012.9 獲得2010-2012年度哈爾濱工程大學中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先進個人。

2010年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教學優秀2等獎。

2011年哈爾濱工程大學本科教學優秀2等獎。

2012年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教學優秀2等獎。

2013年哈爾濱工程大學優秀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2013,非能動餘熱排出技術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3等獎。

2012,XX熱工水力特性研究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3等獎。

2007,強化傳熱技術研究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3等獎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