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田

1950年轉業,先後任中共川北區黨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 1954年調北京,先後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共中央華北局宣傳部文藝處長。 1954年調中國戲劇家協會,先後任《劇本》月刊編輯部副主任、劇協副秘書長、黨組副書記。

孫福田 1918年出生,河北省滿城縣大賽村人。
1938年2月參加抗日部隊八路軍,先後在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完縣和唐縣游擊隊任戰士、文書、指導員,後合編為第二支隊完縣游擊隊。1939年2月至1945年10月在晉察冀三分區衝鋒劇社任社員、指導員。1945年11月至1948年2月在晉察冀四縱隊前衛劇社任指導員、社長。1948年11月任華北野戰軍十八兵團政治部宣傳部幹事、兵團文工團協理員。1950年轉業,先後任中共川北區黨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1954年調北京,先後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共中央華北局宣傳部文藝處長。1954年調中國戲劇家協會,先後任《劇本》月刊編輯部副主任、劇協副秘書長、黨組副書記。1963年調華北局宣傳部文藝處處長。1973年調天津市革委會文教組任副組長,1977年調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任副部長。1982年離休。離休後仍堅持致力於文藝事業,同年當選為第二屆天津市文聯副主席。並曾任天津市解放區文學研究會會長,天津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長,及天津市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宣傳部副部長。

文藝創作方面

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其參寫的報告文學、電影《狼牙山五壯士》。
主要作品有:河北梆子小戲《李國良回家》、河北梆子多場戲《母親》、小歌劇《劉二姐勸夫》(與晨耕合作作曲,席水林編劇)、小歌劇《軍民團結一家人》(王楠編劇)、河北梆子多幕劇《無人區》(配曲、作曲,邢野編劇),話劇《兒童團》及電影劇本《兒童團長》(與邢野、和谷岩合作)、電影劇本《狼牙山五壯士》和同一題材中篇小說(與邢野、和谷岩合作)。歌曲《我們需要共產黨》(陳隴詞)、《青紗帳》(陳隴詞)、《炮樓兒高又高》(王昆琪詞)、《平溝大合唱》(集體創作)、《我們是投彈組》(陳同和詞)、《晚霞,你就要離去》(曾獻瑞詞)、《年輕人的迪斯科》(金彭育詞)、《士兵之歌》(陳辛火詞)、兒童歌曲《輕輕!輕輕!》(皮卓青詞)、《十四歲的心弦》(李連碧詞)等數十首。

書法創作方面

此外,為天津市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撰寫對聯(竹刻)一副並陳列於該館;為狼煙山五壯士壯舉60周年題詩一首(書法),送易縣狼牙山五壯士紀念館館藏;為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及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題詞(書法),收入《紅色中國》一書,並被評為特別金獎。

四川音樂學院教授孫福田

個人履歷

孫福田:1942年生,山東昌邑人,音樂家,戲劇家。
1967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在綿陽地區文工團,綿陽市歌舞團從事演員、編導30餘年,歷任聲樂隊長、副團長、藝委會主任、藝術總監,指導等。
四川音樂家協會會員,四川戲劇家協會會員,綿陽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藝術經歷

曾主演《西安事變》飾張學良,歌劇《貨郎與小姐》飾阿斯克爾,舞劇《白毛女》飾趙大叔等大型目數十台及上百場歌舞晚會的獨唱、領唱。
導演歌舞劇《新娘鳥》,歌劇《草原之歌》、話劇《ok股票》等近20餘部。
大型專題文藝晚會《烽火頌》、《西南六十一市長聯誼文藝晚會》、《紫荊花開慶香港回歸晚會》中任總導演。
創作劇本《兇手》、《天邊有一顆星》(合作)及《情之歌》、《遺產》、《添丁》等小戲小品十餘個。
論文有《掌握好美聲唱法的金鑰匙對cAESARI關於“提升”論述的體會與淺見》、《對傳統戲劇結構的管窺》、《二度創作中關於“二個進擊”的淺議》等數篇。

成就及榮譽

為高等藝術院校培養聲樂人才十餘人。曾獲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辭條輯入《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音樂界名人大辭典》及《四川音樂家名錄》、《四川戲劇家名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