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范今自選集:新學術視野中的反思與重構

7532923568條形碼: 9787532923564尺寸: 15.6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山東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平裝: 50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32923568
條形碼: 9787532923564
尺寸: 22.6 x 15.6 x 2.4 cm
重量: 662 g

作者簡介

孔范今,1942年生,山東曲阜人,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柳青創作論》、《悖論與選擇》、《走出歷史的峽谷》、《新學術視野中的反思與重構——孔范今自選集》等。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孔子文化大典》、《讀中國》、《百年大潮汐——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思想解放文錄》、《全唐五代詞釋注》、《中國現代另類人文文學書系》、《新時期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等大型學術著作。曾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文章多篇。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認同求異與中國化過程中的新文化綜合——由魯迅找到俄羅斯文學說起、歷史價值範疇里的符號選擇——魯迅批孔新識、論中國現代小說發展中的後期現代派、對中國現代都市通俗小說的再評價等。

目錄

前言
第一輯
《中國現代文學補遺書系》總序
《魯迅選集·小說散文卷》前言
認同求異與中國化過程中的新文化綜合
歷史價值範疇里的符號選擇
論中國現代小說發展中的後期現代派
對中國現代都市通俗小說的再評價
歷史的補償與當代意識的追尋
文學的自我調節與超越
兩度輪迴之後……
《悖論與選擇》自序
第二輯
走出歷史的峽谷
超越五四文化模式
“新文學”史斷代上限前延的依據和意義
經濟變革與20世紀中國文學
政治變革與20世紀中國文學
文化變革與20世紀中國文學
歷史結構的悖論性與文學的補償式調整和發展
20世紀中國文學史“概說”二則
中國近代四部著名小說的生成和價值內涵
由一個範本看魯迅後現代雜文的發展
並非經驗的總結
重新讀解孔子的智慧
一個通往文學新世紀不可逾越的話題
對當前文壇四個問題的省思
面對魯迅的姿態
走近茅盾
解讀老舍
《巴金選集》前言
第三輯
新時期文學的數度突圍與選擇
梁啓超與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
治史者的角色定位
九十年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兩次衝刺
歷史現代轉型中的文學潮湧
對視,並不是取其反
絕對化思維無助於文學史的科學建構
跨越了一個世界的啟示
跨越了一個世紀的啟示
論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與文學史重構
五四啟蒙運動與文學變革關係新論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