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樓村[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大義鎮下轄村]

孔樓村[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大義鎮下轄村]
孔樓村[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大義鎮下轄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孔樓村是山東省巨野縣大義鎮下轄鄉村之一,位於巨野城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孔樓村有5000多人的大村,因雜技而聞名,雜技項目有100多種,演出的《雙層頂桿》、《鋼絲騎高車》、《鞦韆飛人》等節目榮獲一、二等獎。2004年7月,大義鎮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山東省民間雜技藝術之鄉”稱號。“

基本信息

鄉村沿革

孔樓村孔樓村
孔樓村因雜技而聞名,雜技項目有100多種,主要絕活有“空中飛人”、“高台定車”、“軟鋼絲”、“蹬技”、“車技”、“扛梯”等。
孔樓村有5000多人的大村,武術、雜技底蘊深厚。抗日戰爭時期,忠貞尚武的孔樓村民曾令日本鬼子聞風喪膽。據考,孔樓村雜技歷史可追溯到明代萬曆年間。1959年,在山東省舉辦的雜技、馬術觀摩演出大會上,該村演出的“雙層頂桿”、“鋼絲騎高車”、“鞦韆飛人”等節目榮獲一、二等獎。七八百人練雜技,現在出國到日本、美國、韓國、新加坡的人就有100多個。
1972年,高棉西哈努克親王訪問山東時,孔樓村演員為其表演了“雙爬桿”等節目,並與西哈努克合影留念。
1985年春,孔瑞麗等7人代表國家遠赴古巴、西班牙加拿大美國等國演出。2004年7月,山東省文化廳命名巨野縣大義鎮為“民間雜技藝術之鄉”。盛開在巨野大地上的這株百花園中的鮮花,將更加爭芳鬥豔,光彩奪目。
2016年,隨著孔樓村知名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文藝、體育團體來孔樓挑選演員。每年都會接到大把的“訂單”,全國各地雜技團幾乎都有孔樓人的身影。孔樓雜技已經成為巨野、菏澤乃至山東一張響噹噹的文化名片。

地理位置

孔樓村北鄰曲阜機場路,東依德州至商丘公路幹道,交通方便,做大雜技產業有地理優勢。

鄉村榮譽

孔樓雜技孔樓雜技
1959年,在山東省舉辦的雜技、馬術觀摩演出大會上,該村演出的《雙層頂桿》、《鋼絲騎高車》、《鞦韆飛人》等節目榮獲一、二等獎。
村里出過很多雜技精英。有的曾跟隨周恩來總理到亞洲國際貿易會上為國際友人表演;有的曾代表國家赴朝鮮慶賀金日成八十壽辰演出,受到金日成主席的接見。1985年春,孔瑞麗等7人代表國家遠赴古巴、西班牙、加拿大、美國等國演出。

孔樓雜技

孔樓雜技孔樓雜技
孔樓雜技是一種漢族民間雜技。雜技藝術在巨野的興起,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明萬曆年間河北滄州兩位藝人,來此收徒傳藝。大義鎮孔樓村的孔廣梅首先拜師。

孔樓雜技注重技巧間相互銜接,綜合運用,形成了以“高、精、難、奇、巧、險”著稱的獨特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演員中演藝高超的二十多人,節目有馬術、魔術、車技、蹬技、爬桿、飛人、飛刀、舞獅、走鋼絲等近百個驚險奇巧的節目。自上世六十年代孔樓建立了雜技學校,教學中既重視傳統技藝,又大膽標新立異,本著高、精、尖、難、奇、巧、險、新的“八字”方針教學演練。四十多年來培養出許多優秀演員,先後向外地輸送五千多人。許多演員,不但名揚國內藝壇,且享譽國外,多次獲國際大獎。

在孔樓村田間地頭、灶台庭院都是村民錘練技藝的舞台。一把鐵杴、一個掃帚、一把椅子都能被他們舞得風生水起。孔樓村人愛雜技,這份愛是鑲嵌到骨子裡的深沉。從兩三歲的孩子到滿頭白髮的老人,他們都能給你比劃上一段,這是村裡的傳統,也是村裡的財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