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壬

孔壬

孔壬,祝融子,共工氏,辰字輩。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亦作“ 孔任 ”。堯時大奸佞,曾任共工之官。

詞語解釋

kǒng rén ㄎㄨㄙˇ ㄖㄣˊ 孔壬

亦作“ 孔任 ”。堯時大奸佞,曾任共工之官。《·皋陶謨》:“能哲而惠,何憂乎 驩兜 ,何遷乎 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孔 傳:“ 禹 言 有苗 驩兜 之徒甚佞如此。” 孔穎達 疏:“巧言令色為甚佞之人。”《後漢書·郅惲傳》:“昔 虞舜 輔 堯 ,四罪鹹服,讒言弗庸,孔任不行,故能作股肱,帝用有歌。” 李賢 註:“孔,甚也;任,佞也。” 唐元稹《桐花》詩:“奸聲不入耳,巧言寧孔壬。”

詞語故事

共工,名孔壬,祝融子,共工氏,辰字輩。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

黃帝的後裔顓頊接管統治權後,不僅不顧惜人類,而且強權壓制其他派系,以至於怨聲鼎沸。共工見時機成熟,暗地裡約集心懷不滿的諸侯,歃血而盟,決心推翻帝顓頊的統治,奪取帝位。反叛的諸侯推選共工為盟主,組建成一支軍隊,輕騎短刃,突襲京都。帝顓頊一麵點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諸侯疾速支援;一麵點齊護衛京畿的兵馬,親自掛帥,前去迎戰。兩股人馬展開了廝殺,幾個來回後,顓頊的部眾越殺越多,共工的部眾越殺越少。輾轉殺到不周山(泰山)下,共工身邊僅剩一十三騎。他舉目望去,見不周山奇崛突兀,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身後喊殺聲接連傳來。絕望中共工發出了憤怒的吶喊:“不自由,毋寧死!”他一頭朝不周山撞去,自盡於不周山下。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歷史是勝利者撰寫的,炎黃兩部落是在不斷磨合中得到發展。但最初炎帝部族是失敗者,所以神話中共工被描述為一個惡神,其撞斷一根撐天的巨柱——不周山,造成了大地東陷,洪水泛濫,多虧了勝利者的黃帝部族之神——女媧鍊石補天。

共工雖敗猶榮。天柱既經折斷,西北的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拴系在天頂的太陽、月亮和星星,身不由己地掙脫束縛,朝西天滑去,成為今天我們所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線路,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晝永是白晝,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東南大地塌陷下去,成為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一代偉人毛澤東說:“諸說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訓》,共工是勝利的英雄。”一九三一年春《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中,一句“不周山下紅旗亂”歌頌了不死的“共工”取得的勝利。 共工的兒子術器生有異相;另一個兒子勾龍,乃土地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