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甜蕎1號

威甜蕎1號利用高原白花甜蕎地方品種的優良變異單株通過系統選育而成。

品種名稱:

威甜蕎1號(區試名稱:威甜2號)

審定編號:

黔審蕎2011003號

選育單位:

威寧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利用高原白花甜蕎地方品種的優良變異單株通過系統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

生育期76天,屬中熟品種。株型緊湊,株高86.1厘米,主莖節數8.4節,主莖分枝2.9個,單株粒數131.4粒,單株粒重3.7克,千粒重28.7克,籽粒棕色較飽滿。經貴州師範大學植物遺傳研究所品質測試:蛋白含量16.47%,黃酮(蘆丁)含量0.15%。不易落粒,抗旱性較強,抗倒伏性較強。

產量表現:

2009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92.5 公斤,比對照增產7.8%;2010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05.3公斤,比對照增產6.2%。省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為98.9公斤,比對照增產6.9%,11點次6增5減,增產點次達54.5%。

栽培技術要點:

播種期:海拔1800~3500米地區,以春播為主,為避免晚霜,一般在4月中旬~5月上旬播種;海拔1200~1800米地區,春、夏、秋季均可播種,但秋蕎一般在“立秋”前後10天播種;海拔1200米以下地區,以秋播為主,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種。播種量:每畝播種量為3公斤,每畝留苗7~10萬株,最多不超過11萬株。施肥:每畝施500公斤腐熟有機肥作底肥,同時用磷肥25公斤、複合肥15公斤加清糞水拌種勻播(當天拌種當天播完)。田間管理:及時勻苗定植,當幼苗長至2葉1心時,拔除多餘的弱苗;酌情追施提苗肥,每畝用5~7公斤尿素;及時中耕除草,防治害蟲。收穫:一般在田間有三分之二籽粒呈種子色時搶抓天氣及時收穫。

適宜種植區域:

貴州省除銅仁地區、黔西南州外的區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