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梅克皮斯•薩克雷

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家。 1847年以後開始創作長篇連載小說《名利場》,1851 他成為英國19世紀小說發展高峰時期的重要作家。

威廉·梅克皮斯·薩克雷
William·Makepeace·Thackeray(1811-1864)
英國現實主義小說家。1811 年7月18日生於印度加爾各答附近的阿里帕,1863 年12月24日卒於倫敦 。 父親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官員。4歲喪父,母親改嫁,繼父為富商 ,薩克雷得以在英國查特豪斯公學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接受系統教育,出入上流社會,並赴歐洲大陸遊學。離開大學後,曾嘗試辦報,並在巴黎學習繪畫。1833年以後,所得遺產揮霍殆盡,先後任《弗雷澤雜誌》和《笨拙》雜誌專欄作者,撰寫了大量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散文、遊記、書評。1847年以後開始創作長篇連載小說《名利場》,1851 ~ 1853 年在本國及美國舉辦文學講座 ,其講稿發表的有《 18世紀的英國幽默作家 》。1859~1862年任《康希爾雜誌》主編。因積勞成疾,52歲便患心臟病逝世。
薩克雷是處於發展階段的英國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嚴峻法官。其作品對英國社會的種種勢利風尚、投機冒險和金錢關係進行了極深刻的揭露。他著有多部小說、詩歌、散文、小品,以特寫集《勢利人臉譜》(1847)和代表作和成名作長篇小說《名利場》(1848)最為有名。小說主要描寫窮畫家女兒蓓基·夏潑,在受盡歧視後,靠色情和機智,不擇手段向上爬的故事。通過夏潑的沉浮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的腐朽墮落,生動地塑造了以斯丹恩勳爵為首的一系列厚顏無恥、荒淫奸詐的貴族資產階級形象。為此,馬克思曾讚譽他跟狄更斯等是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它以辛辣諷刺的手法,真實描繪了 1810 ~1820 年攝政王時期英國上流社會沒落貴族和資產階級暴發戶等各色人物的醜惡嘴臉和弱肉強食 、 爾虞我詐的人際關係 。 這部小說篇幅宏大,場面壯觀,情節複雜,心理刻畫深入,其尖銳潑辣的諷刺風格更為精彩。薩克雷因《名利場》叱吒文壇,與狄更斯齊名。
薩克雷還創作有長篇小說《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紐克姆一家》、《維吉尼亞人》,中篇小說《巴利·林頓的遭遇》 ,短篇小說集《 勢利眼集》等。其中以《亨利·埃斯蒙德》和《紐克姆一家》最為出色。薩克雷以英國有教養的紳士所特有的機智幽默甚至玩世不恭的態度無情地展示生活的真實,是對英國18世紀由斯威夫特、菲爾丁、斯特恩等人開創的諷刺小說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他成為英國19世紀小說發展高峰時期的重要作家。
薩克雷擅長描寫英國資產階級的風俗人情,尤其擅長揭露英國上流社會的黑暗面,馬克思曾予以肯定。

相關詞條

人物,英國,作家,小說家,現實主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