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守永

1941年夏,他組成30餘人的廬北游擊隊,任副隊長,積極投入抗日武裝鬥爭。 1943年6月,任中共盛橋區委委員,區游擊隊隊長。 1947年2月,任皖西支隊直屬大隊大隊長。

簡歷

從放牛娃到游擊大隊長
姚守永,1911年生於廬江縣南閘鄉姚灣村。他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母是個忠厚老實的農民,常受族長、豪紳的壓榨。他自幼就受到了人世間欺凌之苦,萌發了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因家境窘迫,11歲就給人家放牛、看稻場;後又經歷了捕魚、狩獵生活的艱辛,深受階級壓迫,更加激起他對土豪劣紳們的仇恨。他脾氣倔強,不畏強暴,機智勇敢,每遇欺壓,勇於反抗。
1928年9月,在中共廬北特支書記張守仁領導下,白山地區農民運動蓬勃發展。姚守永的家鄉是個水鄉澤國、偏僻貧窮的圩區,廣大勞苦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起來反抗地主、豪紳,紛紛參加農民協會、互濟會等組織,展開扒糧鬥爭。在轟轟烈烈的革命形勢下,深受教育的姚守永毅然走上革命道路,英勇奮戰,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他積極組織農民協會,並擔任廬北地方秘密交通員。
1941年夏,他組成30餘人的廬北游擊隊,任副隊長,積極投入抗日武裝鬥爭。1942年春,調任水上護商隊隊長。是年冬,任舒廬桐縣大隊短槍隊隊長。1943年6月,任中共盛橋區委委員,區游擊隊隊長。同年底,偵察獲悉盛家灣駐紮日偽軍1個排。他於一天早晨率10餘人主動出擊,並化裝成老百姓,棉衣里揣著手槍、手榴彈,乘趕集時機進入敵人碉堡,敵人措手不及,一個個舉手投降,未響一槍,繳獲長短槍20餘支和一些軍用物品。1944年春的一個早晨,他率領游擊隊10餘人,他自己化裝成賣荒草的老百姓,襲擊駐舒城南港國民黨縣常備隊1個排,速戰速決,繳獲長槍20餘支、機槍1挺。
1945年9月,新四軍七師北撤後,他隨軍撤至大別山,任短槍隊隊長,開展武裝鬥爭。1947年2月,任皖西支隊直屬大隊大隊長。5月,中共廬北工委書記、游擊大隊大隊長張家英犧牲,他被派回廬江任廬北工委委員、游擊大隊大隊長,一方面對敵人展開政治攻勢,發動民眾,大造革命輿論,貼布告,散傳單,廣泛進行宣傳活動,並疏通各種關係,採取合法的鬥爭,利用桂系軍隊與地方武裝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對方力量;一方面從軍事上不斷襲擊敵人,打擊頑固派,使國民黨廬江縣長鬍海愚驚恐萬狀。當國民黨軍隊孤注一擲,傾巢出動,向我游擊地區進犯時,他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晝伏夜出,避實就虛,分兵合擊,聲東擊西,神出鬼沒,消滅國民黨縣中隊2個,清鄉隊1個。同年8月,他率游擊大隊20餘人襲擊了羅家埠、鋪子崗2個國民黨鄉公所,繳獲長槍24支。此時,廬北大隊已發展到140人,長短槍百餘支。9月,他配合中原野戰軍八旅二十四團攻克廬江城。後又率隊分頭向盛家橋、白石山、羅家埠等地,追殲逃敵,繳獲一部分軍用物資。
1947年10月,姚守永任桐廬基幹團二營營長。是年12月,任湖西縣獨立團大隊大隊長,他密切配合獨立團李群珊、鄧英保粉碎國民黨保全團對大魏崗據點的進攻,聯合出擊國民黨谷勝、安鳳、金沈、盛橋等鄉公所聯防隊駐地,活捉盛家橋鄉公所秘書沈其華、安鳳鄉隊副夏日高等4人,繳獲長短槍40餘支、機槍1挺。1948年1月21日夜隨團部兩個連宿營戴家橋附汪莊(今冶父山鎮境內),遭國民黨“清剿”部隊重兵包圍,因兵力不足,戰鬥失利,姚守永在率領戰士突圍時,不幸犧牲,年僅3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