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行無住分

妙行無住分是《金剛經》第四部分,講不執著的道理。

基本信息

妙行無住分為《金剛經》中的第四品(第四部分),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每一品為一分,冠名一個小標題使讀者更加快速的了解標題下面的內容。《金剛經》並非只有昭明太子三十二品這一種分法,但是這種分法是最被世人認可的分法。

正文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基本釋義

“無住”:就是不要執著。菩薩對一切事物都應該無所執著,這種原則運用到布施上,就是“不住相布施”。不執著於相的布施才是“妙行”,才具有不可想像和度量的福德。
南懷瑾先生注的第四品偈頌:
形役心勞塵役人,浮生碌碌一心身。
繁華過眼春風歇,來往雙丸無住輪。
人都做了身體的奴役,成為外境物質世界的奴隸,為了這個身體,為了一個思想、一點念頭在忙碌,自己騙自己。這些繁華景象,眨眼就過,最後什麼都不屬於自己。一個太陽,一個月亮永遠在轉,宇宙並不因為我們的死就不存在了。太陽、月亮,它永遠不斷地在轉,因為它無住,不停留!

注釋

①複次:這是連線前後文的關聯詞,表示“接著說”。
②無所住:心不執著。
③布施:梵文“檀那”,意譯“布者,普也;施者,散也”,以自己的財物、福利施於別人。
④色、聲、香、味、觸、法:這是佛教所謂“六塵”,也是“八識”中的前“六識”,即人的主觀認識功能和作用的六個方面,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產生。
⑤四維:指四隅、四角,即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裡說“四維、上下”,連上前面所說的東、南、西、北四方,就是佛教所謂“十方虛空”,概指全部宇宙。
⑥如所教住:照我說的去“住”——降伏己心而修行。

譯文

其次,須菩提,菩薩既然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於行住坐臥,起心動念時,應當無所住。比如行布施的時候,應當無所住而行布施,也就是說,不住色相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時候,看到一朵美麗的花,頓時心生貪愛,心住在花朵上,而失去了無上正等正覺心,這叫做住色行布施;如果看到美麗的花朵,花朵固然看到了,卻不因此而失去無上正等正覺心,就叫做不住色行布施。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時候,耳朵聽到扣人心弦的音樂;鼻子聞到令人垂涎的香氣;舌頭嘗到可口的滋味;身體碰觸柔細的東西;心裡想到可歌可泣的往事,導致迷失了無上正等正覺心,就叫作住聲、香、味、觸、法行布施。如果行布施的時候,音樂固然聽到了;香氣固然嗅到了;滋味固然嘗到了;柔細的感覺固然碰觸到了;心事固然在思量中,但不因此而迷失無上正等正覺心,就叫作不住聲、香、味、觸、法行布施。須菩提,菩薩應當像這樣行布施,不住於相,比如你正在行布施的時候,以為做了一件令人讚嘆的善行,滿心歡喜,所要布施的對象實在令人同情,大發憐憫之心,而所要布施他人的東西,心裡卻一時割捨不下,導致你迷失了無上正等正覺心,這叫作住相行布施;如果你以為做了一件善行心裡固然歡喜,所要布施的對象固然令人憐憫,而所要布施他人的色、聲、香、味、觸、法等財施或是法施或是無畏施,心裡固然盤算著,但不因此染著貪愛不捨,而失去本來如如不動的無上正等正覺心,就叫作不住相行布施。為什麼呢?比如你在夢中,拿七寶或身命來布施他人,而實際上那是夢幻,你根本沒有在做布施,沒有他人接受你的布施,也沒有七寶或你自己的身命。如果菩薩於施者、受者、所施物,念念都趣入空,不住相行布施,無上正等正覺心現前,他的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樣?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它的大小嗎?不可以,世尊。須菩提,南方、西方、北方,四方上下的虛空,可以思量它的大小嗎?不可以,世尊。須菩提,菩薩不住相行布施,他的福德也是這樣,不可以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我所教授的心要,安住無上正等正覺心。

評析

本章是講不執著的道理,而妙行,即無住——不滯。布施而無布施心,達到這種境界,才有無量福德,才是“無住”的“妙行”和真佛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