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鄉

1949年以前歸宛平縣六區,1949年後先後歸北京市二十八區、京西礦區、大台小區管轄,1958年歸大台人民公社。1962年成立妙峰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建鄉,因鄉域北部的妙峰山得名。地處淺山區,位於九龍山、妙峰山之間,永定河自王平地區東石古岩入境,流經丁家灘、隴家莊、陳家莊,入軍莊鎮境。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無霜期200天左右。鄉域面積65平方公里。共有居民3 087戶,8 80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 16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0人,居民除少數為滿族外均為漢族。鄉轄11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耕地面積1 930.8畝。1997年糧食總產17.1萬公斤,乾鮮果品94.2萬公斤,產玫瑰花6萬公斤,總收入11 938萬元,農民人均2 805元。妙峰山鄉利用當地豐富的石灰石資源,開辦以採石為主及石灰石加工業為主的鄉鎮企業40餘家,其中妙峰山鄉化工總廠以生產漂白粉起家,逐漸開發出氯乙酸、三氯化鋁等新產品,成為門頭溝區鄉鎮十佳企業之一。丁家灘村辦新峰機具製造廠以加工生產旋耕機犁刀起家,現已成為擁有1 800萬元資產的企業,生產各式犁刀、刀軸等配套農機具系列產品。到1997年底,共有鄉鎮企業66家,從業人員1 140人,總收入8 600萬元,成為全鄉經濟的主要支柱。設有中學1所、國小8所、敬老院1所、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所15所,有鄉村醫生20名。境內交通方便,豐沙鐵路經鄉域南部,109國道穿境而過。妙峰山鄉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尤以金頂妙峰山娘娘廟最負盛名。除此之外,仰山寺、滴水岩、丹臻墓、莊士敦別墅、京西古道等,也都是重要的名勝古蹟。下葦甸村皮影戲歷史悠久,是北京西路皮影戲的發源地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