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數行

內容介紹

在中國的書法史上,能留下“好書數行”者真是屈指可數,正是這些大師們在各個時代登上書法藝術的至高點,開宗立派,創造了不朽的書法奇蹟,推動著中國書法事業的不斷向前發展。王鐸便是其中的傑出者之一。
歷史猶如舞台,舞台上的人物角色各不相同。正面角色受人推崇歌頌,反面角色遭人唾棄鄙視。作為個體的人,在成為正、反角色的選擇上,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和主客觀方面的諸多因素,又是無法由自己來決定的。一個人的內因雖說起決定作用,但在外因的反作用下,他的選擇走向了另一面,因此,歷史上人物角色的初衷時有被改變。對於王鐸來講,選擇“貳臣”這一反面角色未必是他內心所願。
王鐸以明朝禮部尚書之職於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降清後,在次年正月被授以禮部尚書管弘文院學士,充《明史》副總裁,順治六年晉太子太保,順治九年三月病逝河南孟津鄉里,諡文安。乾隆年問監修《四庫全書》中《清史·列傳》時,王鐸被列為“貳臣”,入《清史·列傳》乙編。在中國封建倫理道德的禁錮下,一臣若投二主,一婦若嫁二夫,便是“大節有虧,實不齒於人類”。一個“貳臣”已將王鐸的政治貞節釘在了恥辱的柱子上,使其永世不得翻身,但站在不應以人廢書的立場上講,評價王鐸的書法及他對清代以後書法的影響,我們應該持以藝術的、科學的、客觀的評價方法來認識王鐸,給王鐸及其書藝一個公正、真實的評定。王鐸作為我國書法史上的傑出書家,是可以大書特書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