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高泌乳素血症

由於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有多種,需區分功能、垂體腫瘤及其他腫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 1.若發現PRL輕度升高,則需要採集血樣重做,以明確結果。 2.MRL適用於PRL升高者,即使是輕微升高患者。

高泌乳素血症

各種原因導致血清泌乳激素(PRL)異常升高,大於1.14nmol/L(25up/L),稱為高泌乳素血症。

主訴

溢乳、閉經或不孕幾乎是所以患者的主訴,極少數患者出現月經量減少。

臨床特點

(一)主要症狀

1.月經失調 包括各種月經紊亂,從月經少、烯發到閉經,其中以閉經為多見。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表現為原發閉經,生育期後為續發性閉經。

2.不孕 異常升高的PRL抑制排卵,導致不孕,輕度升高的PRL 引起黃體功能不足,導致流產。

3.溢乳 通常表現為雙側乳房流出或可以擠出非血性、乳白或透明液體,量不多少不一。

(二)次要在

1.頭痛、眼花及視覺障礙 由於增大的垂體腺瘤致周圍的腦組織及視交叉受壓,以及腦脊液回流障礙導致頭痛、眼花及視覺障礙。

2.低雌激素狀態 由於卵巢功能受抑制,出現潮熱、出汗等血管舒縮症狀,乳房縮小、陰道乾燥、性功能低下等改變。

3.其他症狀 20%-30%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伴有多毛、座瘡,少數患者尚可有肥胖。

(三)體徵

1.溢乳。

2.頭痛、眼花及視物障礙。

3.多毛、座瘡。

4.肥胖。

(四)誤診分析

由於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有多種,需區分功能、垂體腫瘤及其他腫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應排除哺乳、應激、藥物、胸壁刺激、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腎上腺功能衰竭、異位分泌瘤、多囊卵巢綜合症等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若為垂體腫瘤,需明確是分泌PRL 的腫瘤還是其他腫瘤。

1.多囊卵巢綜合症 30%的PCOS伴有泌乳素升高,這是由於長期持續的雌激素刺激垂體而引起泌乳素細胞分泌PRL。部分PCOS 患者會出現月經稀發,甚至閉經,但幾乎無泌乳。盆腔超聲提示卵巢成多囊狀改變。內分泌化驗提示LH升高,雌激素升高,PRL 不高或輕度升高。高泌乳素血症時除了典型的臨床表現,PRL 明顯升高,FSH和LH被抑制。

2.長期服用以下藥物可能會引起泌乳 鎮靜藥物有氯丙嗪、吩噻嗪、奮乃靜。止吐劑甲氧氯普胺。胃動力藥多潘立酮。抗高血壓藥利血平甲基多巴、維拉帕米。另外古柯鹼、單胺氧化酶抑制、蛋白酶抑制劑均可引起高PRL 血症。

3.腎臟疾病 73%-90%患終末期腎病的女性發生高PRL血症,其原因是PRL清除下降及自主產生增多,溴隱亭可使PRL降低。

4.肝硬變 部分肝硬變PRL水平增高,50%的肝性腦病患者有高PRL血症,推測與下丘腦多巴胺產生不足有關。

5.甲狀腺功能不足 甲低時TRH產量增加,泌乳素細胞對TRH的刺激敏感,導致PRL水平升高。服用甲狀腺素片使PRL降至正常。

6.腎上腺功能不足 糖皮質激素對PRL基因轉錄及PRL釋放有抑制作用。很少部分患者出現高PRL血症,在糖皮質激素補充治療後PRL水平恢復正常。

7.神經源性刺激 乳房刺激和吸吮反射性引起PRL釋放已有報導,乳房切除術、乳頭穿刺術、胸廓切開術、慢性脊髓損傷可能發生類似的PRL持續升高。

8.異位PRL分泌 極其罕見,然而已有相關報導,PRL 來源於一例腎細胞,一例性腺細胞瘤、兩例有異位垂體組織的卵巢畸胎瘤。

9.下丘腦—垂體柄疾病 該類病變高PRL 血症是由於控制PRL分泌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失調引起的,與多巴胺去抑制有關。常見有顱咽管瘤。

10.特發性高PRL血症 當高PRL血症因未發現其他特殊原因時,被定義為特發性高PRL血症。在許多的這樣的病例中,可能包括了當前影像技術未能檢測的小PRL瘤。其他原因可能有下丘腦調節障礙。長期隨訪發現1/3的患者PRL恢復正常,10%-15%的患者PRL水平升高或超過血症患者2-6年的隨訪發現有23例發展為微腺瘤。

11.垂體其他腫瘤 當懷疑有垂體其他腫瘤時,需測定生長激素、皮質醇、FSH、LH、TSH等以排出分泌TSH及促性腺激素的腫瘤、肢端肥大症、庫欣綜合徵。

輔助檢查

(一)首要檢查

1.體格檢查 全身檢查注意視力情況,指端有無異常,是否肥胖,有無高血壓、多毛及胸壁病變。盆腔檢查注意生殖器發育,有無萎縮或盆腔包塊。乳房檢查注意有無溢乳,溢乳是一側還是雙側,乳汁性狀及泌乳量。採取的乳汁在低倍鏡下可見脂肪滴為乳汁。

2.血PRL水平測定 採血時間最好在上午9-11時,安靜狀態下進行。PRL大於25up/L,為高PRL 血症。若PRL值大於50ug/L垂體微腺瘤發生率約25%,當PRL大於250up/L時,垂體大腺瘤的可能性大。

3.影像血檢查 通過增強的磁共振成像及增強的計算機體層掃描可以發現垂體微小腺瘤。

(二)次要檢查

1.視野檢查 由於垂體瘤可侵犯或壓迫視交叉導致視野缺損。視野缺損的表現可從經典的、完全性雙顳側偏盲到小的部分的象限缺損或暗點。

2.婦科超聲 觀察子宮形態、大小及卵巢是否異常。

(三)檢查注意事項

1.若發現PRL輕度升高,則需要採集血樣重做,以明確結果。

2.MRL適用於PRL升高者,即使是輕微升高患者。

3.由於MEL能幫助早期作出診斷,視野檢查不必作為常規。

4.如乳汁為血性,應轉入乳腺科就診。

引發因素

1、神經刺激:專家介紹說,某些部位特別是胸部的皮膚受到刺激,包括四周神經的損傷引起的劇痛,都可通過神經傳遞到下丘腦而引起泌乳素的增高。

2、垂體障礙:專家說,垂體障礙主要是指垂體部位的各種腫瘤,此外,部分空泡蝶鞍綜合徵、垂體功能亢進等,也可引起溢乳、閉經。
3、藥物因素:專家說,高泌乳素的分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劇烈的體力活動、一些藥物、創傷等急性情況都可以引起泌乳素的分泌增多。
4、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是引起泌乳素高的原因之一,專家說,甲狀腺功能減退時,甲狀腺分泌不足的信息反饋地傳入下丘腦,使下丘腦產生大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開釋因子,這種因子在刺激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的同時,也能刺激垂體泌乳素的過量分泌而造成溢乳現象。
5、下丘腦性障礙:造成泌乳素高的原因有哪些呢?專家說,女性的下丘腦及鄰近部位的疾病,都能造成下丘腦產生的泌乳素抑制因子減少,或者泌乳素開釋因子及促甲狀腺激素開釋因子增加。

治療要點

(一)腫塊原則

治療原則為高泌乳素血症確診後應及時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輔以手術及放射治療。

(二)具體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1)溴隱亭:從1.25mg/d的小劑量開始,3日增大藥量,7-10日逐漸加至每次2.5mg,每日2次,與餐同服,1-2個月測定PRL。除非對腫瘤非常大的患者,一般最大量7.5mg,可長期服用,一旦病情得到最大控制,逐漸將溴隱亭降至小劑量,有患者對長達10年的溴隱亭治療耐受很好。溴隱亭陰道給藥可明顯減少胃腸道反應,劑量與口服方法相同。

(2)甲磺酸硫丙麥角林:單次給藥50-150ug/d,然後根據需要逐漸加量。該藥與溴隱亭作用相似。

(3)八氫苄喹林(諾果寧):對於PRL抑制作用比溴隱亭強,不良反應相對少而輕,最初3日,25ug/d,以後50ug/d,第7日起75ug/d,然後根據需要逐漸加量,維持量一般在75-150ug/d,少數患者可增至1mg/d,每日給藥1次,睡前頓服。服用期限與溴隱亭相似,但該藥在美國未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高PRL。

(4)卡麥角林:多巴胺(DA)激動劑,半衰期非常長,只需每周給藥1-2次,每次0.5-2mg。降PRL作用較溴隱亭強,不良反應小。也可輕陰道給藥。

(5)維生素B6:300-600mg/d,分3次口服,通過中樞抑制PRL分泌。

2.手術治療 適用於:①垂體腫瘤產生明顯壓迫症狀時;②藥物治療無效時。其目的是縮小非常大的腫瘤體積,而不是治癒。術前短期服用溴隱亭是瘤體縮小,有利於手術。

3.放射治療 作為一種補充療法,使用與藥物治療效果不滿意或經手術治療後PRL不能降至正常有殘留的在、瘤組織時,或因其他原因不宜手術或拒絕手術的患者。放療後PRL水平的正常化多在放療後5-15年。放療的主要不良反應是垂體功能減退,發生率93%;其他併發症包括續發性惡變、腦血管意外、放射性腦損傷等。

(三)治療注意事項

1.溴隱亭的不良反應有噁心,有時伴有嘔吐;治療初期有直立性低血壓;少數患者有幻聽、妄想和情緒改變。

2.相同劑型的溴隱亭陰道給藥可明顯減少胃腸道反應,降低PRL水平的作用於口服方法相同。

3.服用溴隱亭期間妊娠後,建議與孕3個月停藥,也要逐漸減量。如果症狀復發可考慮重新用藥。

4.多巴胺(DA)激動劑的一、停藥應格外謹慎,通常做法是:根據PRL水平逐漸減量,當瘤體縮小到最大程度,或PRL水平沒有升高時,方可完全停藥。

5.多巴胺激動劑治療過程中,腫瘤先縮小後增多,通常是沒有依從治療所致,如果此時傾向於立即恢復全量用藥,而不是逐漸加量,將會惡化病情,且導致不良反應加重,進一步降低依從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