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女子花劍

奧運會女子花劍

奧運會女子花劍是奧運會的一個比賽項目。

女子花劍,是奧運會擊劍比賽的重要賽事之一。1924年在巴黎舉行的第8屆奧運會上,

奧運會女子花劍奧運會女子花劍
女子花劍正式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第29屆奧運會上,女子花劍分設個人賽和團體賽兩項。

花劍又稱輕劍。17世紀為配合當時的服裝,在去國宮廷出現一種短而輕的劍,即是花劍的前身。劍條用彈性鋼材製作,全長不超過110厘米,重至多500克。劍身與劍柄間有直徑12厘米的圓形護手盤。只準刺,不得劈打。有效部位為軀幹。1955年起使用電為裁判器。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896年列入)、團體(1904年列入),女子個人(1924年列入)、團體(1960年列入)4個比賽項目。

女子花劍變革

劍本是古代普遍使用的一種兵器,其形制在各國各地區都有所不同,並隨著歷史的發展不

奧運會女子花劍奧運會女子花劍
斷變化。擊劍運動所使用的劍源於歐洲,分花劍、重劍、佩劍3種。對擊劍比賽最早的描繪見於埃及盧克索附近馬迪納特•哈布神廟內的一件浮雕,該神廟為公元前1190年前後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所建。古羅馬你死我活的格鬥,以取悅奴隸主。歐洲中世紀時,劍是貴族、騎士隨身必備的武器,劍也從笨重變得輕靈。為了提高劍術,歐洲各國還出現許多傳授擊劍術的行會和學校。

到19世紀後期,擊劍成為一項競技性體育運動,1882年法國成立世界上第一個擊劍協會,1893年美國業餘擊劍協會成立。1896年首屆奧運會就有擊劍項目,並且是惟一允許職業選手參賽的項目。比賽在一個約2米寬、14米長,兩端各有2米延伸帶的擊劍墊上進行,墊上畫有中線、開始線、警戒線和端線,劍手只能前進或後退,不能向左右移動。劍手須穿戴覆蓋有效部位的金屬背心和面罩,當有效部位被刺中時,電動裁判器會自動顯示紅燈或綠燈,刺中無效部位則亮白燈。

女子擊劍運動進入奧運會的時間較晚。女子花劍是擊劍單項中的“老大姐”,早在1924年巴黎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68年後的巴塞隆納奧運會才將女子重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此外,作為新興項目的女子佩劍也將於2004年正式進入雅典奧運會。國際劍聯經過不懈的努力,在21世紀初總算實現了擊劍6個劍種的大團圓。然而,根據國際奧委會的“瘦身計畫”,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將削減女子佩劍女子花劍團體,屆時擊劍單項參賽總數仍維持10個。

長期以來,世界擊劍運動的中心在歐洲,總體優勢始終集中在義大利、德國、前蘇聯、俄羅斯、法國、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等少數傳統強國,無論運動員人數、教練水平及科研力量,還是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等重大比賽的成績,這些列強基本占據世界劍壇的統治地位,並在現代擊劍運動發展的歷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奧運會女子花劍奧運會女子花劍
在不同的時期始終領導著世界擊劍運動發展的新潮流。

花劍最早進入現代奧運會,特別在電動花劍問世後,其技術動作戰術打法得以迅速發展。20世紀50年代末,法國和義大利優勢明顯,前者打法冷靜沉著,有的放矢,以技巧取勝,後者敢於緊逼,擅長控劍,以果斷著稱。60年代初,前蘇聯異軍突起,體能出色,善於抓時機強攻打第二意圖戰術。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聯邦德國後來居上,打法自由,首開甩劍刺、點刺和大角度刺的先例。90年代古巴開始崛起,交鋒中的速度和爆發力占絕對的優勢,以頻繁的攻防轉換、極強的對抗能力稱雄。90年代至今,韓國和中國也充分施展亞洲人的靈巧機智,在國際大賽中屢有上佳表現。

花劍技戰術正朝著“技術全面,特長突出;強制緊逼,以攻為主,加強防反;超前抑制,積極阻截,主動轉換,快速反擊”的趨勢發展。

奧運會競賽規則

花劍:花劍是完全的刺擊武器。只有劍尖刺中才有效,劍身橫擊無效。有效擊中部位是除去四肢和頭部的軀幹部分。花劍的擊中有效部位由金屬衣裹覆,這樣,裁判器便可以分出有效或無效擊中。花劍比賽講究擊中優先權,先發動攻擊而且擊中者得分。被攻擊者須先做出有效防禦動作後再進攻擊中才有效。雙方同時發起進攻相互擊中均不得分,對於擊中有效部位,裁判器一側顯示紅色信號,另一側顯示綠色信號。當擊中無效部位時,兩側信號均為白色。當運動員劍的不絕緣部分接觸到導電背心的時候,裁判器顯示黃色信號。
賽制:比賽分為個人賽、團體賽。個人賽採用小組循環制和直接淘汰制,團體賽直接採用單敗淘汰賽制。

直接淘汰賽的每一場比賽方法採用每盤擊中15劍,比賽時間為9分鐘。每盤分為3局,每局3分鐘,局間休息1分鐘。一名運動員擊中15劍或者9分鐘規定時間全部用完,擊中劍數多的運動員獲勝。若在規定時間結束時出現平分,則需加賽1分鐘。加賽中,擊中第一劍的運動員獲勝。加賽前,運動員必須進行抽籤,若平分情況持續至加時賽結束,則抽中優勝權的運動員獲勝。

團體賽每隊4名隊員,3人參加團體對抗,一名隊員作為替補。每場3分鐘打5劍,共9場。先得45分的隊獲勝。如果有的運動員在規定的3分鐘內沒有刺中對方5劍,這一隊的下一名運動員接著比賽往下打,可以打到他那場應該打到的分數,即:第一場到5分,第二場到10分,第三場到15分……一直打到取得45分,結束比賽

犯規與處罰:特殊情況下的直接得分。當某一運動員超出劍道的邊線時裁判員叫停。如果出界運動員是在連續交鋒中被擊中,這一擊中有效。當一名運動員的雙腳完全超出劍道的端線,將被罰擊中一劍。

奧運會女子花劍奧運會女子花劍

擊劍比賽的判罰分為:黃牌警告、紅牌處罰一劍、黑牌開除比賽三種。相對應的處罰的類型也分為四類:第一類:黃牌警告;第二類:紅牌被罰劍;第三類:初犯被罰紅牌,同時在同一場比賽中又犯了同類型的錯誤將被罰黑牌(開除出分項賽);第四類:直接被罰黑牌(可根據情況開除出分項比賽或整個比賽大會,並被停止參加兩次比賽)。

黃牌警告後,重犯同一錯誤,也會被罰擊中一劍。像在佩劍中的衝撞、花劍中故意做身體接觸、重劍中推擠對手也屬於故意身體接觸行為,都會被罰擊中一劍。轉身背向對手、劍尖在場地上非法拖劃或者用不持劍手遮蓋有效部位避免被擊中都是犯規行為。第一次給以黃牌警告,如果再犯,將出示紅牌判罰被對方擊中一劍。對那些更為嚴重的犯規,比如報復與粗暴衝撞以及與對手串通舞弊,將會直接出示黑牌驅逐出場。

比賽器材

1)花劍:花劍擊劍運動器械之一。中國曾稱“輕劍”,1973年改現名。由劍柄、劍身和護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10厘

奧運會女子花劍比賽器材
米,重量不超過500克。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90厘米,橫截面為長方形。劍柄長度不超過20厘米。護手為圓形,裝於劍身與劍柄之間,直徑不超過12厘米,禁止偏心。有電動花劍和普通花劍之分。前者劍身前端包有15厘米的絕緣物,劍柄與劍身、護手|盤絕緣;後者劍頭直徑在5.5—7毫米之間,長約1.5厘米。擊劍裝備

1.面罩運動員在比賽中必須戴由金屬網製成的面罩,網眼長度不超過2毫米,並能承受160公斤重的衝擊力,布質的護頸要下伸到鎖骨,以保證運動員頭頸部的安全。

2.比賽服 花劍金屬衣比賽服有保護作用,由質地結實的面料製成。它可以抗80公斤的衝擊力,其強度足以抵擋劍的刺劈。運動員還要穿上防保內衣,女子在上衣內還要穿一件由金屬或其它硬質材料製成的護胸。短擊劍褲必須長及膝蓋以下,並被緊緊固定,而且還要穿一雙長襪。此外,花劍和佩劍運動員最外層還要穿一件為有效部位的金屬衣。

3.裁判器、連線、拖線盤比賽時,雙方運動員比賽服內有手線並與拖線盤內的電線和裁判器相連,並形成一環行電路。當一方擊中有效部位,並且劍尖達到有效壓力時,裁判器的燈就會顯示擊中信號。

北京奧運會參賽資格體系

女子佩劍團體
資格體系細則1). 有團體及個人的劍種選拔方法

奧運會女子花劍奧運會女子花劍

a). 團體賽的選拔每個團體由3名運動員組成,即每個劍種8個隊共24人,再加上主辦國代表隊(如有)。選拔辦法如下:國際劍聯團體正式排名表前四名(不考慮所在洲)。如果排名前四的其中一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棄權,則由排名第五的隊替代,接著是排名第六的隊,以此類推。國際劍聯調整後的團體正式排名表中每個洲排名最高的隊。如果一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棄權,則由國際劍聯調整後的團體正式排名中該洲排名第二的國家取代。如果一個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參賽,或者僅有一個國家參賽,而參賽隊又不被其本國奧委會許可其參賽,則所有大洲中積分排名最高的隊獲得資格參賽。

b). 個人賽選拔每個劍種,獲得團體賽參加資格的24名運動員自動獲得資格。國際劍聯調整後個人正式排名中前3名運動員,每個國家只能有一名。 根據國際劍聯調整後的個人正式排名,選出7名各大洲排名最靠前的運動員(歐洲2名,亞大地區2名,美洲2名,非洲1名),每個國家只能有一名。 選出5名洲際資格賽中排名靠前的運動員(歐洲2個,亞大1個,美洲1個,非洲1個),每個國家只能有一名。在任何情況下,每個國家每個劍種的獲選隊員不能超過3人,通過國際劍聯調整後的個人正式排名和各大洲個人正式排名而選拔的隊員只限於那些不能參加團體賽的國家。 洲際選拔賽只向那些即未獲得團體資格也未通過國際劍聯個人賽調整後的正式排名獲得資格的國家開放(每國1人)。 調整後國際劍聯正式排名是國際劍聯按照以下方法修改後的排名: 對於有團體項目的劍種,被選拔出來的相關劍種的隊伍的運動員的名字將被刪除,對於其他國家,我們只保留每個國家每個劍種排名最好的運動員。 有團體項目的劍種個人賽總人數為:24+15=39
2). 沒有團體賽項目的劍種個人賽選拔辦法

奧運會女子花劍奧運會女子花劍
奧運會女子花劍
每個劍種有24名參賽人員,分配方法如下: 國際劍聯正式排名表前8名,每個國家最多兩名; 根據國際劍聯調整後的個人正式排名,選出8名各大洲排名最靠前的運動員,每個國家1名(歐洲3名、亞大2名、美洲2名、非洲1名);選出8名洲際資格賽中排名靠前的運動員,每個國家每個劍種1名選手,只限於在相關劍種上未通過前2項選拔的國家參加。(歐洲3名、亞大2名、美洲 2名、非洲名)。 在任何情況下,每個國家每個劍種的選手不能超過兩名。
調整後國際劍聯正式排名是國際劍聯按照以下方法修改後的排名:對於沒有團體項目的劍種,我們只保留每個國家各個劍種排名最好的兩名運動員,其他運動員的名字將被全部刪除。主辦國運動員的資格 主辦國有權派8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可以分配到他們認為合適的團體和個人項目中:可以參加團體比賽或不參加團體比賽而只將名額分配給個人項目。三方委員會的邀請名額 各國家和地區奧委會提交申請邀請的截止日期為2007年11月15日。邀請名額的分配將由書面的方式在2008年4月到7月期間通知各國家和地區奧委會。但,然而,整體擊劍項目的運動員配額里並沒有預留給三方委員會邀請的名額。只是在留給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辦國的名額未使用,才將由三方委員會來分配(國際奧委會,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國際劍聯)。經國際劍聯和國際奧委會同意,將會把主辦國未使用的名額分配給申請國奧委會,日期待定。

觀賽禮儀

擊劍比賽和任何體育競賽一樣,都是需要運動員與觀眾進行互動的競賽項目。觀眾良好的行為舉止,不但

奧運會女子花劍奧運會女子花劍
有利於順暢奧運會女子花劍地觀看比賽,而且有助於運動員在場上保持良好的比賽情緒。

(1)觀眾進入和退出場地時要有序,一般要提前到達場地,這是對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最起碼的尊重。
(2)玻璃瓶、易拉罐飲料都是不允許帶進場地的,只允許帶軟包裝飲料進入場館。退場時,垃圾要用方便袋或者紙袋自行帶出。
(3)比賽場內禁止吸菸。
(4)在比賽開始時,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吃東西或互相聊天、大聲喧譁。
(5)不能在擊劍場館內使用閃光燈。
(6)手機要關機或設定在振動或靜音狀態。
(7)運動員發揮得好,觀眾要鼓掌;發揮得不好,也要給予運動員支持和鼓勵,不能喝倒彩。裁判員不僅是場上的執法官,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比賽進行的節奏和氣氛。當雙方運動員交鋒結束,裁判員下達“停”的口令時,觀眾應保持安靜,傾聽裁判員的判罰之後,觀眾可為雙方運動員鼓掌加油。當裁判員下達實戰開始口令時觀眾應保持安靜,使運動員能聽清裁判員下達的每一個口令,以免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
(8)比賽結束後,為優勝者頒發獎牌同時演奏其國歌,這時觀眾應全體起立並肅靜。

歷史名人

原中國女子花劍第一人 加拿大國家隊教練:欒菊傑

奧運會女子花劍奧運會女子花劍

欒菊傑(LuanJujie)(1958-) 女。加拿大國家隊女子花劍總教練。原中國國家擊劍隊隊員。 江蘇南京人。1973年入南京業餘體校進行擊劍訓練。1976年進國家擊劍隊。1989年1月退役。2月赴加拿大阿爾伯達大學留學,學習體育理論與管理,同時在一家擊劍俱樂部兼任教練。先後擔任埃德蒙頓市擊劍俱樂部教練、阿爾伯達省擊劍協會技術部主任、加拿大國家隊女子花劍總教練。1978年3月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第29屆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中,獲女子花劍亞軍。1978年獲第8屆亞運會女子花劍冠軍。1983年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舉行的第6屆國際女子花劍比賽中獲冠軍。1984年獲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女子個人花劍比賽冠軍,成為第一個在奧運會上獲擊劍冠軍的亞洲人。

2004年雅典奧運會比賽成績表

年份小項獎牌國家/地區姓名
2004年雅典女子花劍金牌義大利維扎利
2004年雅典女子花劍銀牌義大利特里利尼
2004年雅典女子花劍銅牌波蘭格魯查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