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號

奧林匹克號

奧林匹克號郵輪(R.M.S.Olympic)(1911—1934),隸屬於英國白星航運公司。奧林匹克號是白星公司奧林匹克級郵輪中的首艦,也是鐵達尼號的姐妹艦,無論外觀與裝飾均與鐵達尼號一模一樣。長269.68米,寬28.19米,載客2764人。一戰時被改造成戰艦服役,1934年奧林匹克號拆毀後,船上的豪華裝飾出售給英國的一家旅館。在英格蘭阿爾尼克的“白天鵝旅館”,人們還可以看到昔日奧林匹克上面的一些東西——頭等艙的沙發,雕花的鉛玻璃窗子、銅柱大床、窗簾和帷幔等等。

郵輪簡介

奧林匹克號奧林匹克號

1901年白星公司被美國財閥朱利厄斯·皮爾龐特·摩根的IMM國際海運公司收購之後,他的目標是卡納德公司。

奧林匹克號奧林匹克號

而財政狀況窘迫的卡納德公司則被迫向英國政府尋求幫助。1907年,兩艘空前規模的快船--首次使用大型蒸汽輪機的盧西塔尼亞號和茅利塔尼亞號加入了卡納德公司龐大的郵船隊。白星公司在競賽中被甩到了後面。有IMM做後盾,白星公司決定迎頭趕上。 1908年的一天晚上,哈蘭·沃爾夫船廠老闆皮爾里勳爵和白星公司主席布魯斯·伊斯梅,在皮爾里勳爵位於倫敦貝爾格萊維亞區的大宅中共進晚餐。貝爾法斯特的哈蘭·沃爾夫船廠(Harland & Wolff,HW)從1871年起就是白星公司的忠誠合作夥伴。他們談到了卡納德公司的兩艘新船。伊斯梅提出在HW船廠建造兩艘空前規模的巨輪,每艘有三座煙囪,噸位要超出卡納德公司兩艘新船15000噸左右。隨著兩人在皮爾里的書房裡,兩艘船變成了三艘,三個煙囪變成了四個煙囪。這三艘史無前例的巨船,將成為無可爭議的大西洋航線霸主,不光是在噸位上,而且在速度和豪華程度上。新船將擁有高度跨三層甲板的頭等餐廳,甚至三等艙的裝潢也將遠比其它的郵船要舒適高級。新船要達到26至27節的高速。白星公司準備在新船上安裝三副螺鏇槳。為了試驗這種新配置的可靠性,白星公司於1909年從"自治領海運公司"購買了兩艘15000噸級的客船--雙螺鏇槳的梅甘尼克號和三螺鏇槳的勞倫鐵克號,作對比試驗。三個螺鏇槳被證明可以給郵船帶來速度上的優勢。

奧林匹克級郵船中的第一艘在1908年12月16日在哈蘭·沃爾夫船廠開工。與其他公司新船下水前名字保密的做法不同,白星公司很快公布了三艘船的名字--奧林匹克號(RMS Olympic)、鐵達尼號(RMS Titanic)和巨人號(RMS Gigantic,鐵達尼號海難後改名不列顛尼克號,RMS。

建造概況

奧林匹克號模型奧林匹克號模型

(RMS Britannic)。由於船體尺寸太大——長達880英尺,哈倫·沃爾夫船廠的造船台顯然不能同時開工三條船。他們決定先建造1號(奧林匹克號)和2號船(鐵達尼號)等1號船下水之後再開工建造3號船(巨人號,即不列顛尼克號){此處編號為三艘船在奧林匹克級內的序號,奧林匹克號的建設編號是400,鐵達尼號是401,不列顛尼克號為402}。奧林匹克級的船體將分為16個水密艙,安裝29台鍋爐。其蒸汽輪機可以輸出50000馬力,驅動輪船達到至少21節的平均速度。

奧林匹克號奧林匹克號

1910年10月20日上午11點,在皮爾里爵士、伊斯梅、以及愛爾蘭總督大人閣下的出席下,奧林匹克號的船體緩緩滑下船台。為保證下水順利,滑道上塗抹了23噸的豬油、鯨油和肥皂。船上掛起了“Success”的旗語。20600噸重的船體在62秒內就飛快地下了水。 下水之後,船體兩側安裝了巨型龍門吊,把船上的29台鍋爐安放到船體內。隨著4座25米高的大煙囪安裝成功,舾裝工作很快就結束了。然後白星公司又訂購了兩艘乘客運送船,用於在法國的瑟堡港——中途停泊的重要港口——擺渡乘客上下船。它們分別是運送頭等、二等艙乘客的遊牧號擺渡船(Nomadic)和運送三等艙乘客的交通號(Traffic)。1910年5月29日,這兩艘船伴隨著完成舾裝的奧林匹克號從船廠駛入貝爾法斯特港。 在同一天,奧林匹克號準備海上試航。3000噸優質的威爾斯煤運上了船。新機器運轉正常,試航非常成功。隨後,奧林匹克號前往它的船籍註冊港——白星公司總部所在地利物浦港,做一些最後的調整。新船的到來成為利物浦市民趨之若鶩 的盛事。尤其是,這是一艘被《造船學家》雜誌稱為“永不沉沒”的超級郵船。它的16個全自動水密艙成了海運界最熱門的話題和賣點。即使有兩個、甚至四個水密艙進水,奧林匹克級郵船也仍然會漂浮在海上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像鐵達尼號那樣奇特的碰撞方式,按機率計算實在是太低了)。

服役生涯

奧林匹克號奧林匹克號

首航的激動日子很快被普通商業航行的平淡所取代。同年9月20日,奧林匹克號離開南安普敦的海洋碼頭,開往紐約。船長仍然是老史密斯。在懷特島東北海域,與皇家海軍的霍克號巡洋艦相遇。霍克號也在高速航行,兩艘船很快靠攏到一起高速並行,忽然霍克號向左拐過去,好像奧林匹克號是一塊巨大的磁鐵一樣,7350噸的霍克號和45000噸級的奧林匹克號撞到一起,霍克號的艦首戳進奧林匹克號的船尾。兩船都嚴重受傷。奧林匹克號上的1300名乘客被送回了岸上。在南安普敦草草修補之後,返回貝爾法斯特進行大修。英國的海事法庭宣布,發生碰撞的主要責任在奧林匹克號一方。

奧林匹克號奧林匹克號

1912年2月24日,在東航途中奧林匹克號又丟了一個螺鏇槳葉片。不得不再次返回貝爾法斯特進行修理。根據白星公司指令,史密斯船長被派到鐵達尼號。4月10日,鐵達尼號從南安普敦的海洋碼頭啟程。13日,奧林匹克號從紐約啟程。15日午夜,奧林匹克號接到鐵達尼號的電報,“我船同冰山相撞”。奧林匹克號船長赫伯特·詹姆斯·阿道克發出電報:“貴船是否正在往回行駛?是否需要我船與貴船會合?”,史密斯船長則發電報回答:“我船正將婦女送上救生艇”。阿道克船長立刻下令所有的鍋爐生火,全速駛往鐵達尼號的出事地點——離他們還有一天的航程!除了鐵達尼號不遠處那艘船長和電報員正在睡大覺的加利福尼亞人號之外,卡納德公司的客船卡帕西亞號是離它最近的一艘船。打撈起凍得半死的乘客之後,奧林匹克號讓卡帕西亞號號把一部分乘客轉移到它上面來。卡帕西亞號的船長拒絕了,因為奧林匹克號與鐵達尼號的外觀和內部裝潢幾乎一模一樣,他不想讓飽受刺激的乘客再次看到仿佛鐵達尼號鬼魂從海中浮出的場面。

4月21日,奧林匹克號回到了舉國震驚的英格蘭。奧林匹克號的下一次航程計畫4月24日出發。但是奉命延遲。鐵達尼號海難後,制訂了新的海上安全法則。40艘可摺疊的救生艇被裝上了船。但是奧林匹克號的很多船員拒絕登船,除非這些摺疊的救生艇被換成真正的木製救生艇。白星公司迅速召集了另外一批船員。但是那些仍然留在奧林匹克號上的老船員也罷工了,他們拒絕和這些被稱為“朴次茅斯渣滓”的新同僚合作。僵持了三個星期之後,奧林匹克號在1912年之內的船期被取消,開往貝爾法斯特進行大修。在大修中,裝上了64艘救生艇(以前僅16艘),整個改造工作花費為25萬英鎊。奧林匹克號的航運任務交給了海洋號、亞得里亞海號和莊嚴號三艘郵船。大修之後,它的噸位達到了46359噸,超過鐵達尼號成為世界最大的郵船。1913年3月22日,奧林匹克號開始了大修後第一次航程。但是同年6月,德國漢堡-美洲公司(HAPAG)52000噸的皇帝號奪走了世界最大郵船的桂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