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帆船中心

奧林匹克帆船中心

第29屆奧運會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浮山灣畔,原北海船廠的廠區。總用地面積45公頃,奧帆賽賽時用地面積約30公頃。整個工程項目包括陸域工程和水工工程兩部分。

奧林匹克帆船中心文字

名稱: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
英文名:
所在地:青島市浮山灣畔
面積:45公頃
容納觀眾數:
比賽項目:帆船

場館概述

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奧林匹克帆船中心
瞰奧帆場館中部海濤輕拂新碼頭奧運設施分布圖

第29屆奧運會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浮山灣畔,原北海船廠的廠區。總用地面積45公頃,奧帆賽賽時用地面積約30公頃。

整個工程項目包括陸域工程和水工工程兩部分,陸域工程主要包括行政與比賽管理中心、運動員公寓、運動員中心、媒體中心、後勤保障與功能中心五個建築單體以及環境等配套工程,水域工程包括主防波堤,次防波堤,突堤碼頭,奧運紀念牆碼頭,護岸改造等水工工程。其中,奧運紀念牆碼頭、次防波堤、突堤碼頭圍合的港區面積約15.5公頃,主防波堤與突堤碼頭圍合的港池面積約7.5公頃。此外,在賽時還要增設一些臨時性的建築及設施,以更好的滿足奧帆賽的需求,如突堤碼頭上將建臨時性的測量大棚,奧運紀念牆碼頭西側將建一個浮碼頭供觀眾停船區使用。

場館歷史

 

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奧林匹克帆船中心

2008年1月13日,中國山東青島,2008北京奧運會青島賽區——國際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即將全面建成。2008年1月底,奧帆賽籌備最後一項大型工程--備受關注的青島奧運村將於2008年1月底交工。

重要地位

 在此處添加文本內容

比賽項目介紹

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奧林匹克帆船中心
1896年,第1屆奧運會就把帆船列為正式競賽項目,但由於天氣情況惡劣,第1屆奧運會的帆船比賽未能舉行。1900年第2屆奧運會法國巴黎舉行,帆船運動共進行7個級別的比賽。除在美國聖路易斯舉行的第3屆奧運會沒有帆船比賽,其餘的奧運會都有。

1908年第4屆奧運會起改為以艇身長度分級,1928年第9屆奧運會以前以重量或長度分型,如0.5噸以下級、0.5~1噸以下級、12米型、8米型等等,早期奧運會比賽船型不固定。而現在的比賽已經按照級別嚴格區分,重量和尺寸都相似的船隻歸入同一比賽級別。

隨著比賽級別不斷變化,船艇不斷改進。玻璃鋼問世使船艇的造價降低,工藝水平提高,輕巧而小型的帆船逐漸替代老式帆船。在奧運會規定的比賽級別里,小型帆船也就逐步取代大型帆船。1976年,在第21屆奧運會上,6個級別比賽全部改成船體較輕小的帆船。1992年,在第25屆巴塞隆納奧運會上,比賽級別達到男女共10個級別。

目前奧運會帆船比賽都採用奧林匹克梯形航線或是迎、尾風航線進行比賽。帆船原為男女混合項目,從1988年奧運會起男女分開設項。1988年漢城奧運會設立了女子470級的比賽。2004年索林級從奧運會男子項目中被刪去,取而代之亮相的是女子鷹鈴級的比賽。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設男子米斯特拉級帆板、女子米斯特拉級帆板、芬蘭人級、雷射級、男子470級、女子470級、49人級、托納多級、星級、歐洲級、鷹鈴級11個項目,共有40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每個協會每個項目最多1條船參加。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的帆船比賽一共有11個小項,其中男子4個項目,女子4個項目,另外3個項目是“公開”的,即男女運動員可以同時參加比賽。 帆板運動的迅速發展引起國際體育組織的高度重視。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列入一個帆板項目,1992年第25屆奧運會列入男、女帆板兩個項目。從第23屆奧運會開始,帆板項目已經四易級別。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RS:X將作為新的帆板級別,分別有男子和女子2個項目。

帆船項目比賽規則

名次計算

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奧林匹克帆船中心

奧運會、世界帆船錦標賽中國帆船錦標賽通常都採用奧林匹克梯形航線。奧運會運動員限額為400名,參賽船隻為270條。每個國家每個項目只允許一條船參賽。

帆船競賽共進行11輪(49人級16輪),前10輪(49人級前15輪)選其中最好的9輪(49人級14輪)成績來計算每條帆船的名次。每一輪名次的得分為:第一名得1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3分,第四名得4分,以此類推。前10名的船進入決賽。每條帆船在每一輪比賽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就是該船的總成績。總成績得分越少者名次越前。

競賽

國際帆船比賽規則規定,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可以自帶船和帆,只要經過丈量委員會按級別規定丈量合格者,均可參加比賽。

奧林匹克梯形航線有兩種繞標方式,一種是外繞,一種是內繞。外繞的競賽航線順序是:起航-1-2-3-2-3-終點;內繞的競賽航線順序是:起航-1-4-1-2-3-終點。

帆船比賽根據比賽時的氣象水文情況確定賽場的大小。不同級別的比賽用時不同,一般在45~90分鐘之間。

帆船比賽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為集體出發的“船隊比賽”,另一種為兩條船之間一對一的“對抗賽”。奧運會帆船比賽都是採用“船隊比賽”的方式。

起航信號發出後,賽船的船體、船員或裝備的任何部分在通向第一標的航向時,觸及起航線,即算“起航”。起航信號發出前,賽船的船體、裝備或船員身體的任何部分觸及起航線或其延長線,均為“搶航”。搶航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規則規定的方式返回到起航準備區重新起航。

參賽帆船的船體、裝備或運動員身體的任何部分,在按照規定的比賽航程上繞過了所有規定的標誌並觸及終點線時,該船即為結束比賽。

信號與避讓

帆船比賽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展示“信號”,包括視覺信號(國際航海通用代碼旗)和聽覺信號(音響)兩種,而且以視覺信號為主要依據。

帆船競賽規則規定了比賽進行中的各種信號和避讓辦法,以免碰撞和發生事故,競賽的帆船必須共同遵守。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公平航行”,必須以高超的技術和最大的速度去贏得勝利,不允許試圖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勝。

在競賽航行細則中還規定航程和繞標的方向,所有帆船必須按規定的一側繞標,否則以未完成比賽處理。如果帆船在競賽中犯規,則要按“競賽規則”,“航行細則”等規定接受懲罰,然後繼續比賽。

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奧林匹克帆船中心

裁判船是在帆船比賽中用於組織和指揮的設施。所有的“信號”都是在裁判船上展示的。在起點船信號旗桿上升起某一個級別旗時,表示準備出發,為該級別的預告信號,離起航還有5分鐘;升起“P”旗(或者I、Z和黑旗),表示離起航還有4分鐘;降下“P”旗(或者I、Z和黑旗),表示離起航還有1分鐘;降下級別旗並伴隨一聲音響信號表示起航。

在打開起航線之前,帆船搶先通過起航線者,為搶航,個別召回重新起航。如果有較多的帆船搶航,裁判員無法辨明搶航帆船時,則全部召回該級別所有帆船,重新起航。帆船從5分鐘準備信號開始,必須遵守競賽航線規則和航行細則。

注意事項

帆船比賽在海上進行,而海上情況比較複雜,因此,運動員必須會游泳,並能游較長的距離。此外,運動員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以適應長時間海上風浪的考驗。

國際帆船比賽,經常在強風中進行,風速每秒10~15米,既要保持航向和把握航速,又要避免翻船,這就需要運動員盡力去控制帆和船,保持船的平衡。同時又要以清醒的頭腦去掌握周圍的環境、水的流速、流向和氣流變化。

在參賽船隻較多的情況下,運動員必須熟悉競賽規則、避免犯規。此外,運動員還必須懂得檢查、整理船上的裝備,尤其是調整帆具,以獲得最大的動力.

帆船項目比賽器材

帆船正式比賽要求在開闊的海面上進行,距海岸應有0.5~2公里,奧運會的帆船比賽通常採用奧林匹克梯形航線和迎、尾風航線。

起航線由起點船上的標誌旗桿與其左側船或浮標的標誌旗桿之間的虛擬線構成。終點線也是虛擬線。終點船、標誌旗桿與其左側船或浮標的標誌旗桿之間的虛擬連線為終點線,其寬度一般為50~60米,以便裁判員能清楚地觀察每條帆船(板)通過終點的情況。

由於風向、風速、氣象、水文等條件的不斷變化,競賽場地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在規定的區域(這個區域的海圖位置,賽前要通告參賽者)里按照氣象水文情況進行布設。場地的布設一般在距比賽起航半小時至5分鐘前完成。每個級別的帆船(板)同時起航。 由於水面開闊,風浪聲響較大,起航和終點信號是在起點船上升起信號旗,同時發出較強的音響信號(如信號彈、鑼聲等)。帆船(板)航行的線路如前圖所示。

從起點到1標為頂風航段,帆船(板)不能頂風前進,需走“之”字形,航向由運動員掌握,判斷哪種航向受風為佳,就靠運動員的經驗和技術。 奧運會帆船比賽每個級別要進行11輪比賽(49人級進行16輪),前10輪(49人級前15輪)成績最好的10條船進入到最後一輪的決賽。有時因天氣情況,可減少輪次。由於場地條件不完全一致(風速、流速不等),帆船(板)比賽沒有絕對紀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