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德玥

明年此夕又如何 不知還有幾春秋 一年春事去匆匆

奚德玥(1817-1888)清朝鹹豐平越衛人(今福泉市人), 樹勛次子。字耀川,號瑞亭,庠名玥,郡廩生。幼聰敏,年十九食
廩餼,秋闈屢薦不售,鹹豐乙卯(1855)之亂,與兄德瑛知時事將變,集眾練團,以備不虞,未幾苗教兩匪果同時肇亂,地方
不保,公督眾固守者六年。年未四十鬢髯皆白嗣,以糧盡援絕城卒不守,先以功保藍翎六品銜訓導,城陷後旅寓省垣,此親友
從賊中逃出者極力周給。亂後歸來,又以童試苦於進取,倡辦黌儀卒底於,成其他建廟宇,置義倉施棺舍藥,凡諸利人事有見
必為,年七十有二而卒。郡守楊公兆麒親詣吊書額以贈文曰:“先生之風”,前洄州牧賀公褚蕃為立傳。
德玥詩集
贖回先王父原寓築垣舊宅喜而有作
兒時嬉戲憶從前
屈指光陰七十年
芸案有書隨父讀
花磚問字待兄研
幾番寄跡悲萍梗
不盡傷心感播遷
幸得門楣歸舊主
為尋好友話良緣
絕句二章
匹馬一鞭夕照斜
征衣掩映路旁花
不知何處堪投宿
人說前村賣酒家
漫言七十老蹉跎
祇為胸中傀儡多
幾個人生能滿百
莫將千歲計如何
新春感懷
萍蹤歷遍路漫漫
大地山河放眼觀
駒隙光陰流水逝
蟲沙事業劫灰寒
學知為己非容易
善欲求人畢竟難
堪羨一生逢履險
每邀天眷保平安
其二
天涯浪走事茫茫
倏忽七旬老自傷
漫謂逃名甘屈蠖
須知失路等亡羊
鶯來燕去情千縷
虎鬥龍爭夢一場
幸有兒孫歡繞膝
半耕半讀度年光
其三
桑梓當時費運籌
焦勞畢竟付東流
廿年身世嗟匏繫
千里關河紀浪遊
雨復雲翻新眼角
衣和食稅鎖眉頭
窮通有數皆前定
從此無須作馬牛
其四
株守蓬廬幾度春
相逢何啻再生人
紅羊煽遍災黎苦
青鳥傳來竹報頻
和議敢言維國計
邊防尤冀息煙塵
杞憂自問殊堪笑
莫遣營營負此身
贈勞鞠思(炳章)太守祈晴喜應
良吏純儒祈此身
休戚默默自相因
牛刀惜屈彈丸邑
騶跡欣安此屋民
一念精誠消瘴雨
萬家歡喜徹城闉
於今水火更衽席
拭目峩山氣象新
公是蒼生屬望身
此邦榮任悟前因
心香久炷誠通帝
玉燭時調澤在民
笠影觀風歡父老
棠陰指日覆城闉
者番不讓中牟異
學校農桑又一新
祈禱華壇啟
田禾萎復生
日光懸皎
山色現分明
何幸人皆喜
都由雨乍晴
天心原可格
不負使君誠
乙丑荔邑中秋望月紀懷七律四首七絕四首
坐擁殘書當百城
良宵偏切故鄉情
青氈暫住秋將老
粉本剛題月轉明
各有真愁千里系
遙知別淚幾人傾
案無琴瑟樽無酒
辜負蟾圓到五更
一年好景紀中秋
況復蟾圓在上頭
銀漢無塵消萬慮
碧天似水豁雙眸
仙遊漫擬追羅杖
韻事爭傳醉庾樓
堪嘆良宵能有幾
莫將愁緒鎖扁舟
浮生莫遣度蹉跎
著月誰人得月多
秋氣萬千清玉宇
夜涼三五淡銀河
愁心異地應同照
樂事今宵肯獨過
在手酒杯聊對飲
明年此夕又如何
最難心事寫愁中
無那良宵迥不同
把盞幾回邀素月
乘槎何處遇長風
光凝地白鴉棲穩
冷徹松高鶴夢融
萬籟更深真寂寂
莫教人靜聽絲桐
月沉吟得句遲
鳴蛩唧唧又催詩
不應離緒愁中寫
恐負良宵此一時
三五平分此夜秋
月華耿耿正當頭
人間一樣清如許
何事羅仙作杖游
瓊宵萬里靜無聲
天上人間分外明
可是瑤池開不夜
月單到處十分清
依稀北斗碧天斜
愛月人爭玩月華
十二樓中絲管動
不知吹笛是誰家
伏波將軍懷古
大器從來撲晚成
征蠻韜略重耆英
界標銅柱分榆塞
鞍據花驄羨柳營
載苡冤沉群小計
還書誼篤比兒情
是翁矍鑠留佳話
何事雲台更問名
落落英姿顧盼雄
邊績著運籌中
江山布局圖窺米
夷虜傾心界鑄銅
馬革功名悲烈士
鴟張讒謗老元戎
最難遇合終思寵
憑弔芳徽感慨同
癸亥九月立冬日夜雪即景
秋盡冬初候甫遷
雪兼雨點灑庭前
響繁攪破三更夢
寒重催添九月綿
冷艷原隨長至近
瓊花忽占小陽先
敢雲運際非常變
時序而今別有天
其二
雪應初冬候己遷
漫言時序異從前
枕添急響難成夢
衣御濃寒卻喜綿
粉本倏妝三界遍
晴光微漏五更先
要知玉屑霏如許
為報陽春十月天
甲子夏六月荔波楊奉里途次得閱荔城兵焚即事七律原限戈何波柯歌為韻續四章仍步原韻
其一
黔陽以擬靖干戈
人事蹉跎喚奈何
蹙蹙幾時歸梓里
滔滔逐處走風波
請纓願切偏無路
假斧情殷未有柯
漫言杞憂渾不管
生靈塗炭系悲歌
其二
待旦英雄夜枕戈
眼前時勢竟云何
蒼蒼未厭如麻亂
滾滾難回下水波
蠶食寇深千里地
鴻哀身寄八年柯
自慚不解安危策
旅次無聊且縱歌
其三
休羨前徒盡倒戈
空言粉飾太平何
驛無籌筆師丞相
柱孰標銅仿伏波
卜象應同龍戰野
瞻鳥每念鳥辭柯
濁醪若解愁千丈
好向樽前發哨歌
其四
文無投筆武投戈
此事未知如願何
但得王師敷雨澤
應教逆寇息風波
鶴驚差兔聞千里
鳥止誰煩借一柯
若果天心今悔禍
黔疆好聽凱鏇歌
陽月撤兵平月偕同事回省途中感懷
故園方幸計歸耕
鏇又匆匆促旅程
寇患潛深催北伐
軍客暫徒緩南征
幾聞野哭悲離別
誰向途窮問死生
世上最難如意事
莫言桑梓不關情
移軍百里走貔貅
霜滿碧天月滿頭
馬度前村人尚夢
鴻飛遠塞我逾愁
同來多伴驚雲散
大事垂成付水流
欲問家山重到日
不知還有幾春秋
旅中除夕書懷
比鄰爆竹扶欄桿
當酒清茶餞歲
客路年華愁里過
家山景物夢中看
浮名有命終非易
佳節無錢畢竟難
觀我觀人都一樣
明朝春到不知寒
殘臘今宵盡一年
明朝又是早春先
歲華不覺催蓬鬢
人事何堪任仔肩
屈指親年垂八十
愴懷客路記三十
焚香敬卜還家日
甲子從頭數上元
辛酉季秋隨征平越得見故此有感
鄉關一別兩經年
何幸言歸快著鞭
到眼山河仍是舊
傷心廬墓幾曾全
鳴咽只有溪流水
斷續惟餘蔓草煙
認得當年諸父老
痴情猶與話團圓
快著歸鞭那計程
家園甫到淚盈盈
無邊野草經秋老
幾點虛煙破曉橫
偶逐行蹤尋廢宅
頻臨絕頂認荒城
伏戎恨煞猶於莽
危坐天明聽角聲
節旄南指奮龍驤
小鬼居然肆跳梁
積雨兼旬挽運(時雨連旬糧運頗艱)
屯雲附郭(時九座連營駐城外)掃欃槍
幾時稍拯瘡痍患
無計力爭要隘防
記取昔年鏖戰日
黎莪山下陣堂堂(前守平月我團大小百餘戰)
五載邊陲費運籌
焦勞畢竟付東流(自乙卯防堵至辛酉春平月失守我團方去)
馳防忍棄生靈命(失守以疏忽敵)
玩寇終虞豎子謀
戶僅寥寥延旦夕
城還寂寂換春秋
維桑念切今來此
鼓角聲催又白頭
游中寺留題
凝眸景物怯爭研
覽勝登臨最上頂
古塔磨風高百尺
長松蔽日老千年
時光荏苒催蓬鬢
世事浮沉負仔肩
安得驚人謝公白
攜來搔首問青天
寂寂禪關淨俗氣
置身高處接層雲
尋仙藥向丹邱采
禮佛香從寶剎焚
天下名山能幾到
我生舊事不堪聞
萬緣來此都教靜
莫羨當前塞上勛
自平越避難出客中送春有感
祖道東郊酌酒頻
匆匆為送一年春
時光代謝憐終古
歲月消磨剩此身
啼烏落花都有恨
疎風冷雨總傷神
更嗟老大無長策
贏得頭顱白似銀
綠暗紅稀風雨摧
關心景物幾低徊
鶯花有恨難為別
詩酒多情且暫陪
彈指光陰成幻夢
抗懷天地老雄才
應知春去春還在
辜負年華不再來
一年春事去匆匆
景物依稀漸不同
芳草有情經宿雨
落花無語怨東風
韶華彈指三更夢
歲月催人兩鬢蓬
今日郵亭聊餞別
客心猶戀夕陽紅
九十春歸序忽更
流連物候覺心驚
年年好景頻來去
歲歲芳辰一送迎
腸斷離亭輪酒債
魂銷驛路寄詩情
東風若興人間便
寒暑都忘伴此生
居停許園植各種名花尤勝臨春嘗題
老乾參差傍短牆
枝枝葉葉色蒼蒼
繞經暖日烘奇蕊
又逐春風吐異香
高格最宜佳士賞
好花多為美人妝
年年幸藉東皇力
絕勝榮華邁眾
名園雅愛綠參差
淡白深紅放幾枝
美擅龍團標異品
香縈蝶夢紛芳姿
樹經隔歲依然好
花到臨春分外奇
不學牧丹爭富貴
驕人還有媚人時
春日偕友人登山寄興
僑居旅館半年間
布棉青鞋未到山
舊雨來邀因偶出
層雲直上竟忘還
畫屏羅列峰千仞
襟帶瀠洄水一灣
無限青蒼齊入眼
昂頭天外快躋攀
指點峰巒大小齊
無邊碧色草萋萋
重關拓地層層險
萬木乾天處處低
戰伐幾經悲鹿逐
登臨何忍聽猿啼
者番惆悵斜陽晚
記取來時路不迷
旅中聞伯兄被難獨山城輓詩
一別鄉關不再逢
兄南弟北異萍蹤
脊鴒夢杳家千里
孤雁雲橫嶺萬重
翻悔從前拋骨肉
劇憐此後邈音容
無多聚首嗟長逝
慚愧平時少敬恭
鼓擊烽火逼城隈
玉石驚焚最可哀
千里人教經刼難
一靈天使付塵埃
文章氣骨歸何處
手足恩情結再來
哭罷聲咽腸寸斷
欄桿月上獨徘徊
窘況逼人愧守株
自慚患難未相扶
情聯手足三生幸
禍到眉頭一事無
見面空悲尋舊夢
招魂好記認荒蕪
思君迫切君知否
午夜何堪聽鷓鵒
虎入檻兮鳥入樊
無情風浪幾回翻
天留雁去沈孤影
人跨鯨來返九原
競爽難言輝棣萼
克家何事慰椿萱
生前未遂平蠻志
結草應知報國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