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江書畫紙

夾江書畫紙,歷史悠久。夾江手工造紙始於唐,繼於宋,興於明,盛於清,康乾時期成為“貢紙”和“文闈捲紙”。

起源

夾江書畫紙,歷史悠久。夾江手工造紙始於唐,繼於宋,興於明,盛於清,康乾時期成為“貢紙”和“文闈捲紙”,抗戰時期達到頂峰,年產萬噸,產量之多,品種之繁,品質之佳,為全國之冠。
早在唐代,便有關於夾江紙的記錄,宋代夾江竹紙發展很快,在明、清時代夾江紙迎來興盛之期。明代中期,夾江紙已經廣泛地用於文化教育、經濟貿易,滲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諸多領域。清康乾時期,夾江手工紙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版《縣誌》具體記錄了那時“各區造紙之家” “因解文闈捲紙互相控訴”的事件,當時夾江紙被欽定為“貢紙”,成為宮廷用紙和“文闈捲紙”。
抗日戰爭時期,夾江成為大後方紙張供應的重要產地,產量居全川產紙縣第一位,年產量近萬噸。夾江成為當時全國手工造紙產量之冠。著名的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曾兩次來馬村鄉石堰村,同槽戶石國梁(著名槽戶石子清長子)等,共同研製書畫紙,提高了夾江書畫紙質量,製造出了著名的“大千書畫紙”,得到近現代中國著名書畫家們的高度評價。於是,夾江書畫紙便以“大千書畫紙”名之,與安徽宣紙同被譽為“中國有宣、夾二紙,堪稱二寶。”

特色

夾江書畫紙,具有“肌細、油嫩、鐵板(棉韌)、潔白、做手(整選)”五種特色,謂之“五皮齊”,浸潤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極佳。夾江書畫紙有三個“最”:傳統工藝最為完善,產量最大,品種最多。全縣國畫紙1998年產量達3690噸,居全國之冠,出口日本、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評為省二輕系統優秀產品,並列入《天府名產》一書。

製作過程 72道全手工工序展現絕活

夾江手工造紙工藝應天時地利而生,它的生產工藝與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工序完全相符,從原料竹子到一張完整的紙,整整需要15個環節、。前人概括為24個字“砍其麻、去其青、漬其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簾、刷以壁”。 即砍竹麻,�打,蒸煮,漂洗,漚料,搗料,漂白,抄紙,壓榨,刷紙。其中,造紙工具主要包括紙槽,紙簾,紙臼,紙刷,撕紙標,竹麻刀,紙槽鋤,竹麻錘,抓料耙,料刀,紙矛刀,切紙刀和割紙刀等。

早在上個世紀初,夾江宣紙就因其潔白綿密,被張大千將其與安徽宣紙一道並稱為“國之二寶”。夾江竹紙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昨日,該縣舉行了手工造紙72道工序展示活動。
在夾江縣馬村鄉,伴隨著極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態音樂――竹麻號子的“喲嗬”聲,當地9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手持竹棍、木棒,圍著一個約3米高的大鍋有節奏地用力舂著,他們所做的是造紙工序中最基本的蒸煮竹麻,當傳承了千年的古代工藝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時,在場的人無不驚嘆。
蜀紙之鄉”:手工造紙千年傳承
提起夾江縣造紙歷史不得不說說被縣裡評為“紙狀元”的楊占堯老人,他告訴記者說:“我們家族是從湖北孝感遷徙到夾江縣的,因為當地竹林茂密,便興起了造紙的想法,如今傳到我這裡已經是第13代了。”其實楊家並不是夾江縣第一個造紙的家族,據史料記載,在晉朝我國出現“新式竹紙”的時候,聰明的夾江人便開始了手工造竹紙的歷史。
夾江的環境適合竹類生長,當地在唐代即開始以“竹料手工造紙”,竹紙製作技藝興於明,盛於清。自唐代以來,夾江即享有“蜀紙之鄉”的美譽,夾江紙以質量佳、品種多、規模大、技術精著稱,曾被清康熙帝指定為貢紙。
關於夾江手工造紙工藝,據介紹,一張潔白的手工竹紙需要造紙工人歷時3個多月,經歷槌打、漿灰、蒸煮、浸泡、發酵、搗料、加漂、下槽、抄紙、榨紙、刷紙、整理切割等繁複工序才能造出來。在夾江古佛寺立於清代道光十九年的《蔡翁碑》對夾江的造紙技藝有更為精練的描述,上面鐫刻的“砍其麻、去其青、漬以灰、煮以火、洗以頭、舂以臼、抄以簾、刷以壁”二十四字,概括了夾江手工造紙的漚、蒸、搗、抄四個環節、72道工序的全過程。
72道工序:展示精湛技藝
隨著時代的變遷,因為造紙機器的出現,上世紀末在夾江縣已經很難再見到手工造紙作坊,夾江手工紙生產面臨危機,因為對原材料和造紙工序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許多手工作坊面臨困境。在手工造紙最繁榮的馬村鄉,許多造紙大戶也因為生產工序繁複、出產慢而放棄了手工造紙的技藝轉為用機器生產。因此夾江全縣雖存有一千多家造紙作坊,但嚴格意義上的傳統手工紙生產已不多見,嚴峻的形勢使得這項傳承了千年的技藝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據夾江縣有名的手工造紙人介紹,夾江所造的宣紙韌性好、吸水性強、易書易畫,從古代便有“立起來一照當鏡子,鋪起來一摸像綢子”的說法,這使得抄紙成為手工造紙裡面最具技術含量的工序。從紙槽里抄起紙漿時,全靠經驗來控制每張紙的厚薄,紙漿抄得不均勻,一張紙就會一邊厚一邊薄。
但手工造紙技藝一旦失傳,對我國的傳統文化來說,其損失也是無法估量的,所以十分有必要對夾江竹紙製作技藝這項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搶救、挖掘。
在樂山人的期盼中,夾江竹紙製作技藝成為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得知這一訊息後,夾江縣馬村鄉傳承最久的造紙世家楊占堯激動地說:“能夠把這種技藝傳承給後人,我作為一個紙鄉人感到很欣慰,也為自己能夠為這一傳統的繼承作出貢獻而感到自豪。”
日前在夾江縣馬村鄉金華村舉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夾江竹紙製作技藝72道工序展示活動則是夾江人不懈努力的證明。
保護開發:夾江書畫紙要東山再起
對於書畫紙的未來,夾江造紙人有著自己的構想。馬村鄉金華村的造紙大戶馬正華告訴記者:“為了續寫夾江書畫紙的輝煌,我們一方面將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合作,成立技術攻關小組,以市場為導向,不斷開發出各種規格和系列的竹紙產品。”除此之外,馬村鄉的造紙大戶們還打算聯合附近的一些小手工作坊組建加工企業,以此為龍頭,成立紙業和製漿合作社,聯合數以萬計的單戶紙農,走品牌發展之路;同時他們還打算將紙業發展與旅遊綜合開發緊密聯繫,以農家樂休閒、旅遊觀光等形式,帶動造紙業的興旺繁榮。
另外記者從夾江縣政府得知,該縣已設立專項基金並制定了相關保護政策,對與之相關的文化活動及文藝表演形式資料進行了整理和保護,建設“紙鄉風情旅遊區”等,確保夾江造紙技藝永不失傳。

工藝特點

夾江書畫紙具有“肌細、油嫩、鐵板(棉韌)、潔白、做手(整選)”等特色,這種以嫩竹為原料的手工紙有著其它紙張不可替代的品質,潔白綿密,浸潤保墨的特點,油嫩肌細,文人墨客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因此夾江書畫紙是充分體現了中國藝術風格的上等紙張。用嫩竹造紙,從砍竹子到生產出紙,傳統工藝需要七十多道工序,現代造紙是採用
快速蒸煮法,生產過程簡化。傳統手工紙的優點是保存期比較長,紙張存放的時間越長,它的價值就越高。比如,一般的紙張100元一刀,如果能放上十年就可以賣500元一刀,如果能保存20年,就值800到1000元。夾江紙傳統工藝最為完善,產量最大,品種最多,它的造紙作坊近三千個,年產各種紙二千餘種,聞名於國內外。2006年5月,夾江竹紙製作技藝被列為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得到保護。

夾江紙標準尺寸

夾江書畫紙分為:
大千書畫紙、國畫紙、加棉紙、白麻紙、白棉紙、龍鬚畫紙、熟紙等。
尺寸又分為:
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和八尺。

張大千與夾江紙

張大千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畫大師,於中國畫的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不涉獵,無一不精。他曾贊曰:“宣夾二紙,堪稱二寶”,把夾江紙與安徽宣紙相提並論,足見大師對夾江紙的喜愛。這中間有大師與夾江紙的一段特殊情緣。
抗戰時期,大千先生寓居成都。由於日軍的占領,作為宣紙主要生產地的安徽的許多宣紙作坊都被迫歇業,即使偶有生產,也難以運到後方。想著自己不久又要遠赴敦煌,更急需大量宣紙,張大千跑遍成都,無不失望而歸。某日,他忽然看到一則報刊啟事,啟事上聲稱:由於戰時紙張缺乏,報刊要用當地的土紙印刷。
所謂“土紙”,就是四川夾江生產的一種手工紙,也叫宣紙。張大千購買了一些土紙回家試用,發墨和運筆效果均不理想。他就想:能否對夾江宣紙加以改良,生產出一種宜書宜畫的宣紙呢?隨後,他找來自己的摯友晏濟元商量。晏濟元曾在日本學習過化工,也喜愛書畫。兩人討論後,認為可行,遂決定到夾江實地考察。
他們來到了造紙作坊最集中的馬村,了解夾江紙生產的歷史和現狀。他們向工匠們請教造紙的配方和工藝流程,找到原因後,張大千和晏濟元多次試驗,重新確定了紙漿中各種化學藥品的投放比例,並加入一些棉麻纖維,增加紙的抗拉力。張大千又根據作畫的需要,親自設計了抄紙的竹簾,設計出4×2尺和5×2.5尺的兩種。為了防止別人仿自己的畫,張大千還別出心裁地讓工匠們在紙簾的中央編上“蜀箋”、在兩端編上“大風堂造”字樣。用這種竹簾抄制出的宣紙,只要對著光亮,“蜀箋”、“大風堂造”印記便會顯現出來。為了使新工藝儘快進入生產階段,張大千又拿出一大筆資金,幫助造紙作坊添置設備。
在張大千的幫助和支持下,工匠們反覆實踐,終於批量生產出潔白無瑕、柔軟綿韌的新紙。張大千逢人便說:“徽、夾二宣,堪稱二寶。”從此,夾江宣紙的名聲不脛而走,銷路大增,供不應求。
張大千改進夾江宣紙,為我國古老的造紙工藝注入了新的活力,並使夾江成為我國書畫宣紙的重要生產基地。至今,夾江造紙博物館里還珍藏著張大千監製的宣紙原品。為了紀念張大千作出的貢獻,1983年11月,夾江縣人民政府把他和晏濟元所改良的宣紙命名為“大千書畫紙”。

大千紙坊

大千紙坊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馬村鄉石堰村一片幽僻的山林內。它四面環山,四周遍生竹林,鬱鬱蔥蔥,水源清澈,景色秀麗,是一座歷史悠久,有高度古文物價值的四合院建築。大千紙坊建造於20世紀40年代,用以銘記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為夾江紙業作出的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夾江成為大後方紙張供應的重要產地,產量居全川產紙縣第一位,年產量近萬噸。夾江成為當時全國手工造紙產量之冠。著名的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曾兩次來馬村鄉石堰村,同槽戶石國梁(著名槽戶石子清長子)等,共同研製書畫紙,提高了夾江書畫紙質量,製造出了著名的“大千書畫紙”,得到近現代中國著名書畫家們的高度評價。大千紙坊的建立就是為了紀念張大千先生以及他對夾江紙業作出的貢獻。據說,張大千曾經長期在此居住,紙坊里的許多字畫就是他當年居住時所作。現在,著名槽戶石子清長子的後人現在居住於此。
如今,大千紙坊內完整地保留了夾江紙製造所需要的器械,如鐮刀,石槽,篩子,刷紙牆等,甚至很多已經過時的工藝器材,大千紙坊依然有所保留。可以說,大千紙坊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工藝古法,是中華歷史文化的一項重要遺存。

夾江手工造紙博物館

四川夾江手工造紙博物館,坐落在樂山市夾江縣千佛岩風景區內,是全國第一家手工造紙博物館、全國十大專業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成立於1986年,1996年搬遷至千佛岩景區內佩玉泉旁。展館主要是利用縣內遷建的關帝廟、金龍寺大殿、二殿、蔡倫廟古建築修建而成。建有《功垂千古》、《作范後昆》、《古涇流風》、《蔡倫紀念館》等四個展館。整個展館面積800平方米。博館藏品有794件,上展線的有451件。其中紙質展品有366件。現場操作表演機具一套,造紙工具模型8件,傳統造紙工具43件,連環畫22張,照片12組。主要採用傳統陳列方式展出。2001年夾江造紙博物館被評為中國最具特色的百家博物館,成為中國最具魅力的百家博物館之一,2003年參加中國西部博覽會。

書畫紙與宣紙的區別

宣紙與書畫紙,雖有類似之處,但二者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差別。
一、原料成份的不同
宣紙的原料結構是青檀樹皮和燎草(青檀皮屬長纖維,稻草屬短纖維)。而書畫紙的原料不講究長短纖維的搭配,取的原料有龍鬚草、構樹皮、竹漿等等。
二、製作工藝的不同
宣紙的製作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原料製作和紙張製作。原料生產的特點在於:生產周期長,檀皮和稻草要用山泉水浸泡,經浸漬、蒸煮、揀選、攤曬等加上日曬雨淋露煉漂白等自然天成之功,利用自然之功剔除原料中的蛋白質、澱粉等有機成分,僅此一項就需8-10個月時間。可以說宣紙的獨特就在於它原料的獨特。第二階段是紙張的製作工藝。自人類有了植物纖維造紙以來,一直保持著竹簾過濾抄撈法進行撈紙;用火牆烘烤、人工揭貼的烘乾法曬紙,檢驗時逐張進行目測手檢。而書畫紙則簡單多了,首先是選料簡單,而後在製造時的時間表短,只有兩三天時間,其中的強化漂白使紙中仍含有大量的有機成分,經不起歲月的長期考驗。
三、使用效果的不同
宣紙的外觀很平常,但它具有豐富的內涵。具有潤墨性強、遇濕遇潮不變形、抗蛀性強、保存壽命長等特點;而書畫紙就很難達到這一效果。主要體現在無論是重寫還是輕描,宣紙都能顯示清晰的層次,幾筆相交,均留筆痕,筆痕交叉處,濃淡有致,能充分展示畫的意境,產生出作品的立體效果。不僅如此,宣紙在著墨後,由於自身的青檀皮纖維分布均勻,不含雜質,從而不變形、不起拱、不起翹,具有穩定性。宣紙的耐久性也是由自身的原料在加工過程中所決定的。青檀皮的堅韌纖維使得紙張堅固而耐久,現保存完好的歷代書畫藝術珍品、古籍、文獻、印譜,歷經千年而不腐,就是宣紙“紙壽千年”的最好驗證。書畫紙由於原料結構和製作差異,潤墨效果遠不如宣紙。
四、保存時間的不同
書畫紙因其工藝簡單並經過強化處理,雜細胞、雜物質含量較多,所以有的紙發脆。由於有的原料性質較柔軟,被製作槳板後,只要用水浸泡,會很快溶解。同樣,由槳板製成書畫紙,也只需幾天時間。至於書畫紙的潤墨性能,則完全在於其自身的易溶性。和宣紙相比,書畫紙潤墨形式表現為:不規則、不勻稱,表現不出層次,只是一味的滲透。初學書畫者用來練書法較多,如用來練習繪畫,就不夠理想,紙的特性限制了使用者的構思和想像力。最重要的一點,在紙的抗老化及耐久方面,同宣紙的“墨潤千秋”相比,書畫紙無法望其相背,它的保存壽命只數十年間,如果保管不當,甚至更短的時間就會褪色、蟲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