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穀[山東]

太陽穀[山東]
太陽穀[山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陽穀,充滿神秘,充滿幻想,充滿誘惑,充滿遐想,充滿陽光,充滿希望,香格里拉旅遊精品線上的一顆寶石,一個尋夢圓夢的地方。

概述

中國西部有這樣一個神奇而鮮為人知的地方,在四川省西南隅川滇交界處。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過度帶,橫斷山脈北段她像一個楔子,深深嵌入雲南省和中甸和德欽之間,屬康巴藏區。它叫"得榮",藏語譯音,意為峽谷之地,因為乾旱河谷陽光充足,當地藏民篤信佛教且崇拜太陽,故有"扎西尼明龍瑪"(吉祥太陽穀)之稱。

得榮太陽穀是美麗的,這塊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布著金沙江定曲河崗曲河瑪依河眾多河流,和占全縣面積96%以上的極高極深的大峽谷,海拔高度從最高5499m直落到1990m。獨特的地理條件造就了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觀。"莫木"高山峽谷奇險幽深,"下擁"生態自然區秀麗迷人,"翁甲"神山神聖古樸,藏家田園風光淳樸厚重。在這裡,雪山峽谷草地森林藍天太陽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絕妙的集"雄、奇、險、秀"為一體的大自然畫卷。

由來

相傳很久以前,普賢菩薩的坐騎白象在峨眉山思鄉心切,一日竟偷偷離開峨眉山向南方的故鄉飛去,不料途中因雲霧遮擋迷失了方向。忽然,一道穿雲破霧的金光擋住了去路,撥開雲頭一看,只見下面一片鬱鬱蔥蔥的山谷中陽光普照,一派祥和。白象心中大喜,逐降入谷中,忘掉了寂寞和煩惱,不覺在此一住千年……信奉佛教且崇拜太陽的康巴人,習慣將這個令白象樂不思歸、陽光普照、四季如春的地方叫做“扎西尼明龍巴”——吉祥的太陽穀。

成因

由於特殊而複雜的地質結構,太陽穀境內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江河縱橫,而低緯度、高海拔、大落差的地理環境,又使其呈現出多樣性的氣候特點。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僅使太陽穀具備了從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生態群落和生物資源,也構成了它獨特的自然景觀。就自然景觀的雄、奇、險、秀、幽、曠、野等特徵而言,太陽穀不但兼而有之,且近乎達到一種極至。

文化

太陽穀人信奉佛教,崇尚自然,其居住建築、服裝服飾、生活習俗、民間工藝、餐食飲料、歌聲舞姿、宗教信仰無不取之自然,歸依自然,構成太陽穀獨特而濃郁的人文景觀,尤以歌舞與服飾最具特色。

太陽穀太陽穀

子庚學羌舞是當年的得榮藝人為歡迎文成公主進藏而編創的,並在長期的完善過程中發展成為了民間自娛性歌舞,舞步剛勁有力而古樸大方。學羌舞與民眾的民俗活動是緊密相連的,凡節日、集會、村村寨寨男女老幼歡聚一堂,跳起學羌以示和睦、吉祥。每年的秋收之夜,人們都要點燃熊熊的篝火,相聚在其周圍,還要加進“跳火堆”的遊戲。九步鍋莊原為得榮縣曲雅貢鄉的特色歌舞,屬以小九步為一節,綜匯為大九節的舞步,動作古樸沉雄,給人以強烈的節奏感和動態感。歌舞時,男女眾人手拉手圍為一圈,以周而復始的圓圈隊表演,如同受到了某種向心力的吸引,代表吉祥和昌盛。起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在廣泛流行於康巴地區。

太陽穀服飾除傳統藏袍及其佩飾之外,主要以百摺裙和融合了藏族特色的納西服飾最具特色。百摺裙是子庚鄉的特色服飾,以白、黑、紅三色為主,豎折繁多,裙擺寬大,站如弱柳扶風,行若鳳凰起舞,為女性同胞的節日盛裝。納西服飾為得榮縣白松鄉獨有,是長期吸納了藏族與納西兩個民族的文化精髓之後的產物,給人體態豐盈、雍容華貴之感。

特產

由於太陽穀氣候乾燥,光照充足,特殊的自然環境與氣候條件孕育出了豐富且獨有的物種。

樹椒是太陽穀特有的一種野生木本植物。顧名思義,即樹上所生的辣椒。經四川省有關專業部門鑑定表明,樹椒不同於一般辣椒,其富含硫胺素、核黃素、維c、維b以及鈣、硒、磷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遠遠高過一般辣椒,並且含有益於人體的胺基酸10餘種,具有提高身體免疫力,抗癌、抗衰老、養胃,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降壓等作用。

蜂蜜也是太陽穀的特產之一,以古學、徐龍、曲雅貢三鄉為主。主要分岩蜂和家蜂兩種,顏色以白、黃、黑三種。家蜂一般用木頭做成蜂桶,放在房屋周圍。岩蜂采自海拔三千餘米高的懸崖峭壁上的野生岩蜂蜜巢,是山種珍品。而且富含果糖、葡萄糖、酶類以及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止咳、潤肺、護膚美容,養胃以及治療便泌等多種功能,屬純天然綠色食品。

苦蕎是太陽穀特有的一種雜糧作物,生長在太陽穀高山峽谷地帶,海拔2800—2900米。氣候垂直明顯,光照充足,較耐貧瘠,適應性強。全縣平均畝產250斤,總產量130噸左右。苦蕎富含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不僅營養豐富獨特,食療降血脂,降血糖,效果明顯,還含有大量的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並能控制血糖、尿糖、血脂,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

主要景觀

◆翁甲神山

太陽穀太陽穀
翁甲神山位於得榮縣東北方向處15公里處,它的周圍方圓30多平方公里以內,有幾座緊緊相連的山峰,當地統稱為翁甲聖地。其中有白雪覆蓋的最高海拔4769米,站在峰巔,東可眺白茫雪山。西可望廣闊的頂共草原和嘎金雪山,北面是坦蕩無限貢卡大草場,東邊的瑪伊河象一條玉帶環繞群山。翁甲神山之所以有名,除了它迷人的自然風光之外,更主要的是相傳這裡有開啟藏區108處聖地門戶的金鑰匙,人們只有先到這裡取到金鑰匙之後,再到其它佛教聖地去朝拜祈願方才靈驗。因而來此地轉山朝聖絡繹不絕。每年12月的“古朵節”以及每逢豬年(相傳此聖地創建於豬年),遠及印度西藏、近及雲南、川西南地區,成千上萬的轉山朝聖者從四面八方湧來,盛況空前。
說到佛教,就少不了寺廟,而這裡的“翁甲寺”則與天下寺廟有別,它是建築在半山腰一個天然溶洞中,依洞而建,出於洞而又藏於洞,渾然天成。主經堂藏於溶洞中,高21米,寬29米,深36米,面積1044平方米,可容納近千人。洞內有鐘乳石天然形成的形態各異的飛禽走獸、佛像桌、凳、洞頂鴿巢燕窩密布。洞中有一清泉噴涌,清澈透明,四季不枯,被信徒們視為聖水,紛紛飲之濯之祈求吉祥。石壁上有數百個天然形成的佛經中六字真言的首字“嗡”。據說該寺是此地修成道者所建,從山下遠望,寺廟凸出來的部分就像懸掛在崖壁上。
下擁自然保護區
下擁自然生態保護區位於縣城以南約33公里的古學、子庚兩鄉境內,景區總面積314平方公里,海拔最低的下擁
太陽穀太陽穀
村為2300米,海拔最高的山峰仙嘎宗金頂為5545米,年平均氣溫3-15℃。下擁自然生態保護區融高山峽谷、雪山草甸高山湖泊、原始森林、珍禽異獸為一體,是太陽穀的主要旅遊景區之一,更是旅遊、探險、登山、度假的理想聖地。走進下擁自然保護區,您可在幾分鐘以內領略到蒙太奇般的景象:黑藍相間的峽谷聖光、七仙女沐浴的澤加措、富有日本風情的尼翁同牧場,天水一色的姊妹海,消失數萬年的古冰川遺址、萬年神瀑,西部瘦敦煌--色拉溶洞與似火紅葉……
茨巫峽谷
茨巫峽谷位於城北58公里處,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更是一個桃園仙境。古樸典雅的田園風光讓人留連,而作為“小龍女”化身的聖魚池更是流淌至今也傳頌至今。當您穿過入口的黑色和分不清天地的崢嶸怪石,閃現在您眼前的便是秋色的金光燦爛和夏日的白雲藍天——綠油油的麥浪、紅艷艷時花海:一座座白色的藏房,一群群美麗的姑娘正等待著您的點擊。
金沙江第一灣
金沙江第一灣位於川滇藏三省區結合部的得榮縣子庚鄉境內。由北向南縱貫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後接納了瑪伊河和碩曲河之後,攜三江之水投入了金沙江的懷抱,在江水匯合處,形成“三壁夾兩江”的奇景。穿山越谷而來的金沙江,由此水勢更加浩蕩,峽谷逐漸開闊,在即將衝出這川滇要塞之時,它似乎想先舒緩一下長途奔波的疲勞,於是放慢腳步,圍繞著金字塔般的日錐峰瀟灑地畫了一個“Ω”字形的大拐彎。孰料這不經意的即興之作,竟成就了一處奇觀,這就是國內四十大景觀之一的“金沙江第一彎”。從山頂俯瞰全景,使人在心曠神怡、盪氣迴腸之際,不能不驚嘆自然造化的神奇!
◆嘎金雪山
嘎金雪山位於縣城西北42公里處,是“嘎金藏崗”山脈的主峰,海拔4921米,是太陽穀境內的第二高峰,嘎金是藏語“潔白而高大”的意思。它無論是在白雪皚皚的冬天,還是積雪溶盡,青石裸露的盛夏,都猶如擎天玉柱,巍峨壯觀而又清純脫谷,雲霧橫繞山腰,似一條潔白的哈達,籠罩著整個山頭。嘎金雪山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被當地民眾尊為神的守護者,據說福緣厚的人會不期而遇。
山上灌木林、闊葉林、針葉林交錯生長,冷杉、雲杉、櫟樹、落葉松、馬尾松、大杜鵑成林成片,還有景色如畫的林間草場鑲嵌其間。這裡冬至白雪皚皚,夏季綠草茵茵,春臨繁花似錦,秋天萬木爭輝。登高望遠,還能清晰地看到延綿數十公里的白茫雪山山脈,猶如橫空出世的巨龍遨遊在天邊,那磅礴的氣勢、壯觀的場面,足以撼人心魄,令人嘆為觀止。
莫木溝
莫木溝位於得榮縣奔都鄉境內,距離縣城12公里。與金沙江、定曲河、碩曲河兩岸粗獷雄渾的荒漠化景觀相比,瑪伊河峽谷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顯得秀美俊逸。這裡不通公路,騾馬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幽深曲折的峽谷里草木葳蕤,濃蔭蔽日,清溪山泉流韻淙淙,碧潭飛瀑跌宕多姿。滿目的青山綠水,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穿行其中竟有夢裡不知身在何處之感。別處還有一條瑪伊河的支流,當地人稱莫木溝。它最吸引人之處在於融峽谷地形與喀斯特地貌為一體,在自然景觀中實屬罕見,堪稱一絕。在這條30多公里長的峽谷內,不知什麼時候大河變成了小溪,乾涸的河床上鋪滿了歷經沖刷曝曬的白色鵝卵石,放眼望去,似一條銀色的蛟龍蜿蜒在谷底,峽谷兩邊長長的原始林帶和蒼翠欲滴的叢叢修竹,連成了一道綠色的走廊,再往高處則是奇峰兀立、怪石嶙峋的灰色裸岩。整個峽谷就像一個大型的天然盆景,山、水、石、木剛柔相濟,動靜皆宜,一切分明是天意,卻又是那么的匠心獨具,如無言的詩、無墨的畫,神韻天賜,令人回味。深入谷中,“一線天”,“羚跳峽”之類的景觀隨處可見,而且峽中有峽,溝又連溝,在峰迴路轉、撲朔迷離中,把你帶入更加奇妙神秘的所在。
◆瑪伊河峽谷
同樣位於得榮縣奔都鄉境內。與金沙江、定曲河、碩曲河兩岸粗獷雄偉的荒漠化景觀相比,瑪伊河峽谷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顯得秀美俊逸。這裡不通公路,騾馬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幽深曲折的峽谷里草木 ,濃蔭蔽日,清溪山泉流韻 ,碧潭飛瀑跌 多姿,滿目的青山綠水,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穿行其中竟有夢裡不知身在何處之感。另外還有一條瑪伊河的交流,當地人稱莫木溝。它最吸引人之處在於隔峽谷地形與喀斯特地貌為一體,在自然景觀中實屬罕見,堪稱一絕。在這條30多公里長的峽谷內,不知什麼時候大河變成了小溪,乾涸的河床上鋪滿了歷經沖刷暴曬得白色鵝卵石,放眼望去,似一條銀色的蛟龍蜿蜒在谷底,峽谷兩邊長長的原始森林帶和蒼翠欲滴的叢叢修竹,連成了一道綠色的走廊,再往高處則是奇峰兀立、怪石嶙峋的灰色裸岩。整個峽谷就像一個大型的天然盆景,山、水、石、木剛柔相濟,動靜皆宜,一切分明是天意,卻又是那么的匠心獨具,如無言的詩,無墨的畫,神韻天賜,令人回味,深入谷中,“一線天”,“羚跳峽”之類的景觀隨處可見,而且峽中有峽,溝又連溝,在峰迴路轉,樸素迷離中,把你帶入更加奇妙神秘的所在。
龍絨寺
龍絨寺原名卡格寺,占地百餘畝,現有僧侶近500人。該寺為五世達賴創建,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龍絨寺屬黃教,是康區黃教十三大寺廟之一,在康南地區有較大的影響,屬康南六大寺廟之一,在西藏三大寺廟占有席位,直屬西藏“嘎登”大寺的普空喇嘛寺,寺等上光彩燦爛的金頂,有1500斤重。大殿中,這三尊精美別致、栩栩如生的佛像是黃教創始人洛絨扎巴三師徒的塑像,那古色、古香的經書除多為佛教經文外,還有許多經典,如《大藏經》,此書分為《甘珠爾》和《丹珠爾》,是一部集藏民族文學、宗教、哲學、天文、曆法、文學為一體的古典名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