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國際公寓

簡介

中浙·太陽國際公寓,位於杭州錢塘江南岸濱江新區,北面直接臨江,西至之江二號路,東南與國信嘉園接壤。距離建設中的錢江四橋很近,距離錢江一橋更近。太陽國際公寓占地50000餘,總建築面積180000平方米,由兩幢板式弧型高層公寓和一幢點式高層公寓共同組成,板式公寓建築高度100米,跨度150米,其中南北兩樓間距達115-145米,風格現代、簡潔,具有強烈的金屬氣息。
中浙·太陽國際公寓,杭州難得的直接沿江住宅區,把山水、城市、建築融為一體,六和塔、玉皇山與您遙首相望。山與水,江與景,使太陽國際公寓在城市中化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太陽國際公寓太陽國際公寓
‍
獨特的規劃手法,善待自然與生活
太陽國際公寓以反弧狀的板式建築形成社區空間。這樣的布置方式使江景資源得以最大限度地融入社區生活,並在社區內實現了景觀空間的最大化。這是一個平等與開放的社區,每一戶住宅都儘可能均等地享受社區的景觀資源是太陽國際公寓社區規劃的重要準則之一。所以在社區的規劃中設定了三個開敞的庭園空間,每個都擁有全面開放的一面,較好地避免了高層住宅社區中"坐井觀天"的壓抑感。
太陽國際公寓社區的規劃設計是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下進行的。小區的住戶在進入入口大廳以後,通過半封閉的空中連廊,到達各個區域。而小區的入口大堂內設有電梯,通過電梯可輕鬆進入空中連郎。同向江岸平台的通道亦是採用半封閉式設計。商業設施放在小區活動平台的下層,與道路平層,既保證了經營的便利,亦避免了對居住的干擾。
12.6超低建築密度,55%的超高綠化率--一個開闊宜人的生活場所
作為一個以現代板式高層建築為主的住宅區,中浙·太陽國際公寓的規劃方案很好的解決了人口高密度區域的居住問題。首先在建築密度上,由於板式高層建築想上拓展居住空間的特點,同時其造型亦決定了建築占地的最小面積,因此在中浙·太陽國際公寓的規劃方案中,建築密度僅為12.6%。
建築密度的大幅度降低,為綠化環境獲得了較大空間,在中浙·太陽國際公寓80畝的基地條件中,綠化率達到了55%以上。更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建築密度的降低,使一號樓、二號樓之間的樓間距大大地拉開了,一號樓、二號樓之間最小間距也達到了115米以上,而最大間距則在145米以上,這樣的社區環境在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區域內是非常難得的。
太陽國際公寓太陽國際公寓
‍‍
合理的布局,為了更舒適地生活
太陽國際公寓社區的規劃中兼顧了本地的居住習慣和對地塊江景資源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升戶內與戶外的居住品質。併合理地彌補了基地與江堤之間的高差,設計24000平方米的車庫,實現真正人車分流,通過低密度的建築布局,營造了近40000平方米的戶外綠色空間。並架空底層,創造了南北通透的交流空間,成功地解決了高層住宅對人的壓迫感。
太陽國際公寓在規劃設計中,也為錢塘江北岸與南岸創造了一處獨特而富有標誌性的建築景觀,在規劃上突破了傳統高層住宅的布局方式,在解決內部居住空間合理的前提下,營造了一處富於公建特質的居住園區。
依江會所:臨江會所,層層花海,不同季節的植物,花開花落,萬般變化的色彩創造了富有情趣的環境。
光彩地下車庫:地下車庫局部自然採光,園林的綠和陽光直泄車庫。空中走廊:社區入口由空中連廊串起了步行空間,您回家的路溫柔、有趣、別樣。
全通透一層空間:建築全部設計底層架空空間,並在通過玻璃分隔的功能區域中安裝中央空調,社區的視野通透明快。
方便的社區交通設定
太陽國際公寓的主入口位於社區南端的道路上,廣場上布置了生活必需的配套商業。半地下車庫與路面的標高只相差1米多,所以進入地下車庫,不會產生一些因為坡度過大而帶來的不安全感。
小區的入行入口放在西側的之江二路路上,這裡有通往生態雕塑園的小徑,也有豪華的住客大堂直上室外平台。這條路上還設有一個輔助車庫出入口。另一個車庫入口設於東側道路上,車行交通組織在5米至6.5米標高層上完成。
人行的交通在11米標高的平台上組織。室外高高低低的平台為步行增添了很多樂趣。空中廊道將每一幢住宅串接起來。交通在豎向上方便地貫通,在橫向亦是暢通無阻。建築形態
交響
直面錢塘江的太陽國際公寓,有著恢弘的江景視野,沿江一號樓更是有著一百米的高度、一百五十米的弧狀跨度,沿著江岸伸展開來,更是流淌如交響樂般的華彩樂章。
奏鳴
如果說,錢塘江是一條東西向的水平中軸線,那么,直面幾萬平方米中心庭院的二號樓便是下弦,在沿江一號樓的100%可觀江景的上弦視野下,二號樓仍有70%以上的戶型可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余者也可以對著自成天地的、幾萬平方米的中心庭院,享受庭院深深的感覺,再聽上一首巴赫的奏鳴曲,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協奏
在中心庭院東側,中軸線右側的橢圓狀的三號樓,點綴在上弦和下弦之間,單身公寓的精巧構造,線條流暢的外立面完全可以和著孟德爾頌協奏曲,協奏這一大篇流動的建築樂章。‍

周邊配套

中國小:杭州市第二中學、濱江區職業高級中學、杭州西興中學、西興共聯國小、西興實驗國小、西興鎮中心國小
幼稚園:杭州西興中興幼稚園、杭州楊家墩幼稚園、杭州浦沿鎮中心幼稚園

杭州市第二中學‍

杭州第二中學為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建立最早的現代中學。1951年8月,由其前身私立蕙蘭中學(1899)和國立浙江大學附屬中學(1940)合併而成。1953年,即被列為省重點中學。1963年,被定為省教育廳直屬實驗中學,1980年,被確定為省首批辦好的十八所重點中學之一。1995年,經省教委評估,被認定為省一級重點中學。
學校教學設施良好,師資實力雄厚。校內實現電腦聯網,圖書館藏書逾十一萬冊。有省功勳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10人,高級教師63人,省、市級教壇新秀30人。
杭州第二中學勇於開拓前進,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努力構建"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面發展、承認個體差異、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的"自主發展教育"體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課程結構改革方面,學校探索建立以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為內容,配以必修、選修、自修三種修業方式的課程體系,實行制度化課程管理。
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面,學校探索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多渠道、多形式、主動吸收信息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實行分層次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同時,還建立了以"目標達成度"、"學生參與度"、"時間利用率"等為必要條件的"理想化課堂教學模型",探索趨近"理想化效果"的最最佳化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在學校管理改革方面,學校重視思想工作,強化"過程管理",注意目標引導,強調自我約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杭州市第二中學杭州市第二中學
‍
‍濱江區職業高級中學

杭州市濱江區職業高級中學是1998年4月經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區直屬職校,是市安全文明示範學校和市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學校位於錢塘江一橋南岸濱江高教園區內,占地16.67畝,校舍建築面積4394平方米,環境優美,教學設施精良。學校現有150餘台計算機,3個計算機室、1個圖書室、1個閱覽室、3個培訓室,有市政專業學生實踐儀器設備7套,有電子電工專業實驗儀器設備 套,擁有圖書 余冊,並訂有報刊雜誌 種,學校配有校園網,教師與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輔助教學和學習。
學校自成立以來,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目前設有計算機及套用、市政工程和電子電器套用與維修三個專業。有全日制教學班11個,學生500餘名,其中計算機專業5個,市政專業3個,電子電工專業3個,配有文化課、專業課專職教師14名。近幾年,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勤奮、求真、團結、開拓”的校風,從嚴治校,教學秩序井然,學校以教研為先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全校教師積極地投身於教科研活動,認真撰寫論文,其中,有兩篇論文獲市二等獎,有四篇論文獲市三等獎,多篇論文獲區級獎。幾年來,學生參加市級各類競賽多次獲獎。學生參加杭州市職業高中文化課和專業課會考,合格率均超全市平均水平,部分專業課會考優秀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0—20。2002年、2003年畢業生參加各類高考成績更是顯著,上線率達到85.29。
目前,濱江職高正以“實踐優質教育,發展優秀個性”為指導思想,努力爭創具有現代化設施,科學化管理,優良辦學質量的一流職校。

杭州西興中學

浙江省杭州西興中學創辦於1966年,原址西興鎮鐵嶺關。1968年與國小分離,成立蕭山縣東方紅中學,後易名蕭山市西興鎮初級中學,1996年改現名。學校先後數次擴建,2000年8月遷入新址——杭州市西興路750—23。
學校占地50畝,建築面積達12000平方米,總投資2000餘萬元,綠化覆蓋率達36%。學校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學校擁有良好的教育教學設施。有多媒體教室24個、微機房2個、語音教室、課件室各1個;有符合省一類配備標準的科學實驗室6個、實驗器材室5個,電教、音樂、美術、勞技等專用教室各1個;有學校圖書室,師生閱覽室各1個。擁有300米環道、100米直道的塑膠田徑運動場1個;有1008平方米的風雨操場1個,還有籃球場、排球場6個。
學校擁有24個教學班的規模,可容納1200名學生就讀。目前,學校有教學班24個,學生999名,有教職工91名,其中公辦教職工79名。在這支隊伍中有中學高、中級教師51名,本科學歷的教師有54名。有市、區教壇新秀9人,市、區骨幹教師22人,曾獲省、市、區各類先進稱號有30餘人。其中,省“春蠶獎”獎得者1人,市優秀優教師7人。近兩年來,我校的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有120多人次在區級以上競賽中獲獎,有7人次在全國競賽中獲獎。學生中考升學率連年上升,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 2006年有5名體育特長學生被杭二中、浙大附中和長河高中錄取。學校多次在區田徑賽中獲得冠軍,在杭州市中小學生藝術節中取得好成績。學校已形成“勤奮、文明、求實、創新”的良好校風,正以優良的師資隊伍,出色的教學質量,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學校堅持依法治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辦學思想上,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全面發展,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意識,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先後被評為浙江省2007年度課外閱讀先進集體、第十五屆全國國中套用物理知識競賽團體優勝獎、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示範初、杭州市文明學校、杭州市綠化先進單位、杭州市國防教育先進學校、杭州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杭州市平安示範校園、杭州市優秀學生社團、2006年學校被為杭州市人民滿意學校、杭州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濱江區綠色學校、區治安先進單位、區新課程改革先進集體等榮譽,被省教育廳列為“高師教育實習基地”。 目前,學校遵循“讓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讓每一位教師成功、成才”的辦學理念,以“把學校辦成能讓全體師生充滿生機的健康成長的學校”為辦學目標,為“營造和諧文明校園,爭創西中教育品牌”的近期目標而努力奮鬥。力爭把學校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具有先進教育教學設施、高素質教師隊伍、科學化學校管理、一流教育教學質量的現代化標誌性省級示範國中、特色學校。

杭州西興中學杭州西興中學
‍
杭州市西興實驗國小,創辦於1907年,剛剛走過它的百年華誕慶典。一個世紀的風雨兼程,昔日的西國小子猶如璀璨的珍珠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為母校贏得了美譽。而如今的學校,經過歷代西小人的努力,不斷走向成熟與輝煌:現有教學班28個,在校學生1158人,在職教工77人,多元化、現代化的軟硬體設施設備,為學校教育教學的創新實踐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資源,使學校在教育、教學、科研等方面成績斐然,獲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西興實驗國小‍

學校傳承了初創時期的改良思想,樹立了“合格加特長”的培養方向,創立了“一流的設施,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質量”為辦學宗旨,以人為本,努力追求“原創性的實踐,創新性的積累,模仿中提升,規範中發展”的目標要求,務實、高效、大膽、創新,執著於“以師生的提升與發展來促進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辦學理念,走“艱苦建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隊伍強校”的辦學道路,深化和拓展新課程教育教學的內涵,以活動促活躍,真正進入學校發展“藝術與科普齊飛,創意共素質一色”的新境界!
幾年來,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示範學校、浙江省課程試教先進集體、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現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杭州市教科研先進學校、杭州市模範集體、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杭州市校本教研示範校、全國文明禮儀普及教育示範基地、杭州市人民滿意學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積極進行課題研究,開展“校本教研”,堅持“以研強校”,學校將科研與教學有機結合,做到科科有研究課題,人人有研究任務。學校先後參加了國家、省、市的課題研究,被教育部命名為“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教師中的教研論文、教案設計、課件製作、課題研究方案等有近百篇獲得省、市、區的各級獎勵。教師中,有浙江省春蠶獎獲得者、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省輔導員技能比武金獎獲得者、市教壇新秀、市優秀班主任、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等。
學校厲行“一切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深入開展素質教育,為學生搭建成長發展的舞台,促進學生快樂和諧的發展。

西興實驗國小西興實驗國小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