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電影]

太行山上[電影]

《太行山上》是一部抗戰題材的國產電影,由韋廉、沈東、陳健執導,王伍福、宗利群、李樹生等主演。《太行山上》為2005年的一部中國電影,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獻禮電影之一。導演為韋廉,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電影集中表現了自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期間,從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到擊斃日酋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幾次重大戰役,正面歌頌了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表現了八路軍與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成功的塑造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形象。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太行山上》是一部抗戰題材的國產電影,由韋廉、沈東、陳健執導。故事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

簡介: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後,華北危急。國共合作的背景下,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在總司令朱德(王伍福 飾)率領下東渡黃河奔赴前線抗戰。山西實權人物閻錫山面對"國、共、日"三股力量頗為頭疼,提出"守土抗戰"口號,在民族大義的影響下,於形式上支持八路軍抗日。朱德籌劃於日軍進犯山西的必經險地平型關截擊,115師師長林彪臨戰指揮出色,成功擊敗板垣師團,史稱"平型關大捷"。同時八路軍用靈活的戰術亦減輕了國軍戰場的壓力。不久日軍以優勢兵力、裝備圍攻太原一線,蔣、閻戰略判斷失誤,正面戰場接連失敗,八路軍轉入敵後根據地建設,自此拉開了軍民抗擊日寇的偉大事業。

劇情簡介

太行山上海報太行山上海報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日寇發動了侵華戰爭,華北地區因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成為日軍的主要突破口。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奉黨中央命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129師、120和115師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開闢太行山革命根據地。朱德見到閻錫山,表明我軍抗日決心,要在平型關打一仗,殲滅日軍一部,並要求友軍配合。只想“抗戰守土”的閻錫山,表面上答應配合卻遲遲沒有行動。兵力單薄、裝備較差的八路軍將士憑藉赤子之心和頑強的鬥志,在朱德總司令的部署和林彪、聶榮臻的指揮下,115師主力在平型關伏擊日軍精銳坂垣師團,打退日寇十一次突圍攻勢,將平型關十里大峽口變成了侵略者的大墳場!平型關大捷,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極大的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熱情,八路軍得到山西人民的熱烈擁護。

《太行山上》海報《太行山上》海報

隨後,朱德總司令派遣涉縣129師先遣團夜襲日軍陽明堡機場,摧毀日本戰機24架,極大削弱了日軍的空軍優勢;同時調動120師伏擊雁門關,切斷了日軍的補給線,國民黨政府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和被動防禦方針,曾經大戰蔣介石的閻錫山,又與蔣聯合反共,死守太原;這一切都給共產黨建立革命根據地設定了重重阻礙。忻口會戰,國民黨軍隊據守的娘子關失守,國民黨愛國將領郝夢齡以身殉職!八路軍獨臂

團長賀炳炎殺的渾身是血,雁門關依舊告急!閻錫山落淚了!傅作義痛悔:“還不如按朱德的戰法”日軍占領太原城。

已經取得良好開端的抗日形勢發生了逆轉!八路軍奉中央之命向南轉移,八路軍放手發動民眾,建立敵後根據地,主力部隊跳到外線打擊敵人。朱德、彭德懷、左權等只帶少數警衛連隊與敵周旋,處境十分險惡,幾次與敵遭遇,但都化險為夷。在敵人後方,一間普通的教室內。東路軍將領會議成功召開。衣著反差鮮明、戰略意識也不同的國共將領,由交手而未見面變為見面而不交手,共商抗日大計。朱德總司令的幽默和深刻,不時博得雙方將領的掌聲,連滿懷敵意的朱懷冰也不得已而為之,寒冷冬夜,朱德替剛入伍的小戰士站崗,望著漫天飛雪,心中想到蜀中父老,吟下著名詩篇:“佇馬太行側,十月雪飛白。戰士仍衣單,夜夜殺倭賊!”

太行山上[電影]太行山上[電影]

塞外張家口,“塞櫻閣御料理”內正在舉行歡迎酒會。不甘失敗的日本侵略者將希望寄託于山地戰專家——剛剛躍升中將的“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寺內壽一大將舉杯:“阿部中將及諸君此次出師,一定會連戰連勝,馬到成功”!身負重任、氣焰囂張的阿

部規秀,掘墓焚屍;不僅殘殺捕獲的抗日游擊隊戰士,還向被八路軍釋放的同胞舉起屠刀!歸隊的被俘日軍二等兵三木仰天大吼:“天皇殿下!八路軍不殺我們,皇軍卻要殺死我,這是為什麼?!”隨即縱身跳入火海。河北黃土嶺。八路軍與阿部規秀率領的日軍激戰正酣。阿部規秀這棵大日本帝國的“名將之花”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在太行山腹地,我軍與日軍的激烈炮戰中,被我軍密集炮火擊斃。噩耗傳來,日軍朝野震驚,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多田峻哀嘆道:“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勝利後的八路軍,在太行山區站穩腳跟,建立起鞏固的革命根據地,使這塊戰略要地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脊背。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備註
朱德 王伍福 徐濤 八路軍總司令
彭德懷 宗利群 ---- 八路軍副總司令
閻錫山 徐光明 ----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
左權 李樹生 ---- 八路軍副參謀長
任弼時 張琳 ---- 八路軍政治部主任
西村大佐 三浦研一 ---- 日軍板垣師團參謀長
朱懷冰 李幼斌 ---- ----
郝夢玲 劉德凱 ---- ----
呂正操 侯勇 ---- ----
鄧小平 盧奇 ---- ----
劉伯承 張再新 ---- ----
賀龍 黃雷 ---- ----
聶榮臻 陳姍姍 ---- ----
林彪 姜峰 ---- ----
陳賡 許毛毛 ---- ----
苫米地四樓 星夜晃 ---- ----
三木兵太郎 博隆 ---- ----
寺內壽一 波多江青 ---- ----
阿部規秀 工藤俊作 ---- ----
板垣征四郎 前原美 ---- ----
崔二蛋 范雷 ---- ----
廖漢生 丁海峰 ---- ----
高桂滋 劉峰 ---- ----
衛立煌 顏世魁 ---- ----
葉成煥 金池 ---- ----
楊得志 宋運成 ---- ----
孫楚 徐濤 ---- ----
楊成武 脫一然 ---- ----
賀炳炎 梁家輝 ---- ----
傅作義 楊樹泉 ---- ----
陳錫聯 吳越 ---- ----
郭參謀 張世東 ---- ----
薄一波 丁寧 ---- ----
羅榮桓 孫繼堂 ---- ----
史沫特萊 安娜 ---- ----
李天佑 王韋智 ---- ----
陳正湘 趙凱 ---- ----
上一頁 | 1 | 2 | 3 |默認顯示 | 全部顯示

職員表

出品人 明振江
監製 陳全勝、李平分、許開明、吳文謹
導演 韋廉、沈東、陳健
編劇 陸柱國
攝影 姜力軍、汪洋、楊燕娣、張熒
剪輯 耿冀、嚴小秋
美術設計 霍廷霄、張春和、汪德龍
錄音 張磊、李安磊

角色介紹

影片中朱德的扮演者王伍福,在近24年時間裡已50次扮演了朱德。當問及這個"朱德"與以往的形象有什麼不同時,王伍福說:"這次出演朱德不再強調外形,著重在'神似'上下功夫,細緻描述了他性格的多個側面。也就是說,這次的朱德不再是那個總是叉腰作報告的朱老總。"

慣以紳士形象出現在銀幕上的香港演員梁家輝,這次卻以一個獨臂英雄的形象屹立在太行山上。這個八路軍將領賀炳炎的角色,是梁家輝以不拿一分錢片酬為條件"爭取"來的。拍攝中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由梁家輝主演的賀炳炎應該是失去右臂,劇組後來卻拍成了失去左臂。怎么辦?梁家輝建議把膠片反過來掃描。果然掃描後再經數位技術的"處理",賀炳炎將軍左手揮刀奮勇殺敵的場面,在影片中毫無破綻地再現出來。

台灣演員劉德凱則出演英勇抗日、以身殉國的國民黨軍長郝夢齡,這也是他首次出演內地的主旋律影片。他說,作為一個中國人,能演這樣的角色感到熱血沸騰。在片中,他與2000名軍人一同演戰爭戲,傾情塑造了另一個感人至深的抗日軍人形象。

獲獎記錄

該片獲得第12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夏衍劇本文學獎。

該片獲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特等獎

2005年電影《太行山上》獲得第二十五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

2005年電影《太行山上》獲得第二十五屆金雞獎最佳錄音:張磊、李安磊

2005年電影《太行山上》獲得第二十五屆金雞獎最佳音樂:葉小綱

2006年電影《太行山上》獲得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獎

2006年該片獲得第8屆長春國際電影節最佳語故事片金鹿杯獎

2006年該片獲得第8屆長春國際電影節技術創新獎

幕後製作

太行山上[電影]太行山上[電影]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大慶,投資4000多萬元打造的戰爭史詩

巨片《太行山上》,被中共中央有關檔案指定為全國唯一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影片、以及“紀念中國電影百年活動”“二戰經典戰爭巨片選映”的主打影片。

這部抗日巨片濃墨重彩的表現了1937年至1940年期間的中國軍民浴血奮戰,第一次出現八路軍所有將領的形象,也是第一次在電影裡集中表現了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擊斃日酋“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等大型抗日戰役以及日軍的“鐵壁合圍”等.

為體現更有質感的戰爭場面,影片動用了60餘噸炸藥,直升機50餘次,更是前所未有過的動用了武行人員138人,並成為最多數字特技戰爭場面的國產戰爭大片,誓要將《太行山上》媲美美國戰爭巨片《珍珠港》。比如電影裡有坦克正面壓過日本鬼子的全過程鏡頭,也有良心發現的日軍高喊“皇軍必敗!”,縱身跳下焚屍坑,被火焚身的場面,慘烈而逼真。

戰爭對峙場面也是《太行山上》賣點之一,除了常規與超常規的戰爭場面外,《太行山上》更注重真實感與震撼感處理,比如戰役中日軍衝到我方戰壕,而八路軍已彈盡糧絕,唯有用大刀拚死相抗堅守陣地。此時日寇見狀也齊刷刷的換上刺刀,紅著眼與八路軍拚死一戰,場面非常震撼。

林彪林彪

值得一提是,劇組開拍本片時,本來構思是日本軍官全部請日本演員扮演,國民黨軍官則請台灣演員扮演。結果香港影帝梁家輝卻一再要求一定要演八路軍將領,而且以不計一分片酬為條件。記者探班採訪時見到滿身硝煙的梁影帝,問他是否在片中跑龍套,梁家輝自豪的說,我演的是八路軍團長!梁影帝出演的八路軍獨臂團長賀炳炎,日軍攻入雁門關,賀炳炎獨臂揮刀,殺入敵群,一臂當關,萬寇莫敵,陣地失手時眼噙淚花仰天長嘆:“為什麼!!!”悲壯之情足以感動所有觀眾,是片中的一個最大賣點之一。

而劉德凱則出演國民黨軍長郝夢齡,忻口會戰陣地落入敵手,郝夢齡一句“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身先士卒,率領敢死隊對日軍占領的1003高地發起決死衝鋒,最終以身殉國,也是片中另一個感人至深的軍人形象。劉德凱與2000軍人一同演戰爭戲,被火藥炸傷眼睛後,依然全力投入拼搏到盡,令其他演員為之欽佩。

內地演員王伍福扮演的朱德總司令大智大勇,大仁大義,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率領八路軍主力部隊開赴抗日前線,是一位成功感人的老一輩革命家光輝銀幕形象。

特殊意義:除為2005年的重大紀念之外,本片也是眾多革命歷史電影中首部以朱德同志為主角的作品,因此在中國電影故事片人物長廊中具有補白的作用。

動感視覺:本片大量運用運動鏡頭表現場面的動盪,數碼科技呈現出千軍萬馬、土石流等宏大場面,更有肩扛攝影機增強戰火紛飛的真實感。足具動感的戰爭影象為觀眾打造出一流的視覺享受。

全新角度:本片以濃墨重彩的筆觸刻畫了林彪、閻錫山、郝夢齡、阿部規秀、板垣征四郎等眾多歷史人物鮮明的形象,客觀地描寫了喜烽口、平型關等眾多著名戰役。

明星:除特型演員外,本片還請到了梁家輝、劉德凱等著名港台演員的加盟。因此可宣傳為:三地明星齊聚太行,碧血丹心共喚和平。在影片中,梁家輝首次以八路軍指揮員形象出現。他扮演的獨臂團長極富造型感。戰敗之時,眼噙淚花,悲壯之情足以感動所有觀眾。由劉德凱扮演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郝夢齡是抗戰之中,國民黨犧牲最高的軍官。他的表演將帶給觀眾“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的感動。影片中日軍將領阿部規秀選用了日本一線實力派演員工藤俊作,他是日本電影觀眾通過網上投票的方式選出來的。雖相貌端正、氣宇軒昂,但掩蓋不了兇狠、狡詐的日本軍國主義的兇殘本質。

·本片是“全國第一朱德特型”王伍福24年裡第50次扮演朱德,第一次出演主角,王伍福感動地說:“等了20多年,終於有一部可以反映朱老總一生業績的精品力作了!我會盡最大努力給朱老總一個交代,給觀眾一個交代。”

·王伍福認為自己跟朱德的區別是:“我的臉上除了它(眉毛)是假的,其它的都是真的。”他表示,以前出演的朱德以形象為標準,這次卻不再強調外形而追求神似,“這個朱德首先是一個常人,他有喜怒哀樂。”

·本片是梁家輝第一次扮演中國軍人的形象,“我9年前訪問八一廠時就提出想和八一廠合作一個軍人角色,卻一直因為檔期問題沒有機會。”

該片總導演、曾因《大決戰》等片獲金雞獎的導演韋廉表示,到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不止是硝煙瀰漫,更多的應該是爆破性鏡頭中的細節,無論是震撼的畫面,還是唯美的畫面,都會給觀眾一個驚喜。同時,《太行山上》開創了戰爭片起用武術指導的先例,利用市場上一切有利於增加視聽衝擊力的手段和大量運動鏡頭來表現戰爭的細節和爆破場面。該片的美術指導、擔綱《英雄》和《十面埋伏》美術大師霍庭宵也用苛刻的眼光為影片“著色”。

幕後花絮

幾個數字可以看出《太行山上》的大手筆:100多噸炸藥、近2萬個炸點、8000餘支槍械、800餘輛戰車、50餘架次直升機、10萬部隊官兵,加上航拍等手法的運用,充分展現了千軍萬馬的戰爭全景;多達1800個、平均每4秒一個的鏡頭數量、200多人的動畫設計隊伍、140多個數碼科技製作的場景,大量運用的運動鏡頭、肩扛攝影,增強了影片戰火紛飛的質感。影片在細節上也力圖還原當年的戰爭氛圍。例如為了使衣物的磨損和破舊看上去真實可信,劇組人員將衣服用高錳酸鉀腐蝕,用醬油、茶水、墨汁、漂白粉加工,還用噴燈燒糊,鐵銼銼舊,砂紙打磨出衣褲的毛邊。正是這樣的“大小兼顧”,使抗戰史詩片《太行山上》具有了歷史的厚重感。

電視劇

中文名:太行山上

其它譯名:劉鄧和他們的戰友

出品時間:2013年9月

出品公司:燕趙眾合文化傳媒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赤岸村

首播時間:2015年8月4日

導 演:李偉

編 劇:王朝柱

主 演:唐國強,劉勁,王伍福,馬曉偉,張再新,楊勇俊

集 數:32

類 型:戰爭、軍事

上映時間:2015年8月4日

製片人:黃金城、李西平

首播平台: CCTV-1

出品人:宋雙江/申曉義/王合章

策 劃:宋金星/孫雷/王亞飛/張海英

接 檔:東北抗日聯軍

被接檔:黃河在咆哮

電視劇太行山上電視劇太行山上

劇情介紹

抗日戰爭打響,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劉伯承出任129師師長,並伺機炸毀了日軍飛機24架,緩解了正面戰場壓力,從此聲威大震。1938年,鄧小平就任129師政委,與劉伯承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劉鄧指揮藝術,並依託太行山河北省邯鄲涉縣建立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一方面在敵後開展游擊戰,一方面發展經濟,並組織涉縣民眾開展抗旱、滅蝗、生產自救的人民戰爭,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敵人對涉縣根據地的封鎖,並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我黨領導下的最大抗日根據地。

電視劇《太行山上》,也是一部強調戰友情、兵民情的作品。與以往的革命題材電視劇,以樹立領袖人物高大形象為主不同,這部劇將大量筆墨放在普通人物身上。在陽明堡戰鬥中,769團營長趙崇德積極請戰,安排突擊隊從東西兩側秘密進入機場,但是,在接近飛機約30米時被敵哨兵發覺,趙崇德當機立斷,命令發起攻擊,由於時間緊迫,他和戰友們用生命的代價將手榴彈投向敵人,炸毀敵人機場,堵斷了敵人的支援贏得了最終的勝利。此外,還有三戰三捷、粉碎“九路圍攻”、上黨戰役、邯鄲戰役等場面;頌揚了戰士們與人民民眾在抗戰中的頑強奮鬥和勇於犧牲精神。全劇始終貫穿著軍民團結抗日、共同奮鬥,建立起相濡以沫、患難與共的血肉聯繫和魚水深情。生動刻畫了129師將士們在戰火中熔煉出的歷久彌堅的戰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