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太岳烈士陵園

太行太岳烈士陵園

太行太岳烈士陵園,位於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市區梅輝坡,1951年落成。太行太岳烈士陵園是為紀念抗日戰爭中在太行、太岳兩根據地犧牲的烈士而建的公墓。太行太岳烈士陵園是根據1946年3月晉冀魯豫邊區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會議的決議而建立。太行太岳烈士陵園占地總面積為9460萬平方米。

基本信息

陵園概況

太行太岳烈士陵園位於長治市區梅輝坡,是為紀念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太行?太岳的優秀兒女,經1946年3月晉冀魯豫邊區第一屆參議會第二次會議作出決定後於1949年設計,1952年建成竣工的。太行太岳烈士陵園是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最早建立的一處具有革命意義的建築,1986年10月,被國家民政部公布為國家重點陵園保護單位。

此處原為古皇城遺址,明嘉靖年間,這裡修築有城門、城牆,建有府第,頗具規模。時至今日,只留下皇城西北一部分土城牆。

陵園介紹

陵園坐北向南,四周灰磚砌築,總面積9萬餘平方米。陵園開南、東兩個門,南門為正門陵園正門兩側是八路軍老戰士戎子和親筆題寫的的楹聯“英雄功勞換來民族幸福,烈士血汗奠定國家安全”,進入園內,青松鬱郁,鮮花遍地,顯得十分莊嚴肅穆。

太行太岳烈士紀念碑

陵園的中心聳立著太行太岳烈士紀念碑,碑高23米,是陵園內最突出的建築物。碑身內部全是大青石,表面貼5厘米厚的白色大理石。通身潔白的紀念碑象徵著先烈們純潔無形的高尚品質。碑的正面是晉冀魯豫邊區人民政府主席程子華題寫的“太行太岳烈士紀念碑”九個丹漆大字。背面是鄧小平同志的題詞:“人民水遠紀念著你們”。碑的底部四面分別德刻著劉伯承、徐向前、楊秀峰、李達、、戎子和、裴麗生、王新亭、王鶴鋒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以及薄一波同志撰寫的碑文。這些題詞和碑文在四周照明燈的映射下,熔餾生輝。

烈士紀念堂

紀念碑北面的正中央,是一座十分壯觀的“品”字型烈士紀念堂。紀念堂正中央懸接著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巨幅畫像。四周懸接著33位烈士的遺像,安放著烈士們的骨灰盒。其中,有我軍著名的高級指揮員、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等五位將軍,還有長征時強渡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的周平烈士和活捉侵華日軍駐山西總顧問鈴木川山郎少將的太行一等殺敵英雄趙亨德。紀念堂東西兩側是烈士陳列館,館內陳列著120餘位革命烈士。他們為了抗擊日寇,保衛祖國,從祖國各地來到太行、太岳抗日革命根據地,在對敵作戰中英勇戰鬥、捨生忘死,流盡了自己最後一滴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烈士公墓

紀念堂後面是烈士公墓。

烈士公墓 烈士公墓2 烈士公墓3

先烈事跡

在紀念堂里陳列著太行太岳英烈的事跡和部分實物,置身其中,猶如翻開一部供述著烈士的長卷,其中最悲壯的一頁就是這些長年在這片土地上的英烈用生命寫成的。

葉成煥

1938年4月初,日軍調集3萬餘人分9路向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大舉進犯,遭八路軍頑強抗擊?。4月15日,侵占武鄉縣城的日軍3000餘人,北犯榆社撲空,兵疲意沮,只得折回武鄉,當日黃昏又放棄武鄉,連夜沿濁漳河東撤。劉伯承決心抓住這一有利戰機,集中優勢兵力迅速發起追擊,在運動中將其殲滅。葉成煥率第772團等部為左縱隊,沿濁漳河北岸山地實施追擊。16日晨,與兄弟部隊一起在武鄉以東的長樂村將東撤的日軍大部截住,迅即發起攻擊,將日軍截為數段,壓縮到狹窄的河谷里。至17時,第129師部隊已將被圍困於河谷里的日軍基本殲滅。這時,有千餘敵人從遼縣來援。鑒於全部殲滅該敵已無把握,劉伯承決定以一部兵力迷惑牽制敵人,主力立即撤出戰鬥。葉成煥接到命令後,一面指揮部隊打掃戰場,裝運戰利品,迅速撤離;一面跑上一個高坡,觀察敵人增援部隊的情況,看看有沒有機會消滅一部分援敵,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突然,一顆子彈射中了他的頭部,於18日凌晨壯烈犧牲,年僅24歲。徐向前在回憶錄中對葉成煥給予了高度評價:我772團團長葉成煥身先士卒,不幸犧牲。他是鄂豫皖時期參加紅軍的,作戰勇敢、沉著,善於團結同志,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

李學孟

彭德懷火線指揮的這張照片成為戰地攝影經典。而八路軍將士也付出重大犧牲,772團的一個連打的只剩下三個人。太岳山區也是一片陰沉的土地,當年這裡是太岳根據地的核心。1942年11月,沁源居民對敵人展開了長達兩年半的圍困戰,全民參戰,最後敵人因為缺食少糧、心驚膽戰,在半夜逃出了沁源縣城。圍困戰中,民兵英雄李學孟毅然和200多名敵人周鏇了近20多個小時,最後,為鄉親們免遭殘害,走出窯洞,被敵人抓捕。雖遭嚴刑毒打,威武不屈。兇殘至極的敵人最後將他鼻子、耳朵穿上鐵絲,身體用鍘刀鍘成三截,餵了狼狗。犧牲時年僅34歲。犧牲後,中共岳北地委、專署授予“民兵英雄”稱號,追認他為中共正式黨員,將烈士生活、戰鬥過的陽泉村改名為“學孟村”。

幼年隨父逃荒來到山西省沁源縣陽泉村定居。青年時代先在孫殿英部當兵,後逃跑回家。抗戰初期,任過抗日村長。他眼見日軍殘殺鄉親的種種暴行,非常氣憤,在敵人“掃蕩”時,他帶領民眾轉移備戰,堅壁清野,拆毀碾磨,填死水井,使敵人陷於困境。不久,報名參加抗日決死三縱隊,是一名優秀的機槍射手。1942年,他由部隊轉回地方組織民兵隊,任隊長。他領導的民兵隊是太岳區一支模範民兵隊,多次神出鬼沒打擊日偽軍。他成了著名的戰鬥英雄,威名震太岳,敵人聞之喪膽。

左權將軍

這是一首至今仍在傳唱的英雄讚歌,就像歌中唱的那樣,出生在湖南的左權將軍早年從黃埔軍校參加革命,蘇聯留學回國後成為一名出色的紅軍指揮員。

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作為八路軍副總參謀長來到了太行山抗日根據地,親?自部署和指揮了許多重大戰役。1942年5月25日,當敵人從四面八方包圍了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遼縣麻田鎮時,左權將軍沉著指揮,一面安排部隊掩護彭德懷、羅瑞卿等總部屬長和機關轉移,一面親自帶領一部分人突圍。就在大家衝出包圍圈之際,留在隊伍後面指揮的左權將軍倒下了。

就在這間小屋裡,就在將軍犧牲的前一天晚上,他給遠在延安分別近2年的妻子和女兒寫下了最後一封信,那一年,他才37歲,那一天,距離他女兒的兩歲生日還有2天。

1942年5月25日,左權將軍壯烈殉國。周恩來指出:"左權壯烈犧牲,對於抗戰事業,真是一個無可補償的損失"。朱德賦詩悼念:“名將以身殉國家,願將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為了紀念左權將軍,根據太行人民的請求,經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的批准,1942年9月18日,遼縣黨政軍民等5000餘人舉行了遼縣易名典禮。從此,遼縣改名為左權縣。? ?

武士敏

在太行太岳烈士陵園裡,還安葬著一位特殊的烈士,他就是原國民革命軍98軍軍長武士敏將軍。抗戰期間,武士敏將軍和共產黨精誠合作、團結抗日。1941年中條山戰役之後,國民黨軍隊全線潰退,有的甚至投敵叛國,唯有他堅持血戰沙場直到為國捐軀。武士敏將軍曾經說過,他是在八路軍、彭德懷副總司令的教育下才懂得怎樣做一名真正的軍人。是的,在八年抗戰中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就是用不畏強盜、勇敢犧牲的堅強鬥志築起了一道保家衛國的血肉長城,挺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

武士敏烈士1892年出生在河北省懷安縣柴溝堡鎮,早年加入同盟會,後參加國民軍。抗戰開始,他積極主張並進行抗日。1941年9月,日軍2萬餘眾向98軍駐地沁水縣東峪、西峪合圍“掃蕩”。激戰中,他以頑強的毅力奮勇拼殺,一直堅持戰鬥到彈盡糧絕,最後壯烈犧牲。

武將軍犧牲後,延安《新華日報》發表了專題社論和悼念文章。以劉伯承、鄧小平為領導的晉冀魯豫邊區黨政軍機關,追認武將軍為革命烈士,並決定把將軍的犧牲地——沁水縣改為士敏縣。1942年1月28日,在邊區太行區黨政軍民舉行的追悼大會上,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為武將軍敬獻輓聯:盡忠於民族國家,努力求團結進步,磊落奇才,一世如君有幾?堅持在敵後抗戰,英勇至殺身成仁,感懷將略,數年知己深!(摘自陳貴主編《話說京西第一》)

1984年11月29日,在山西省長治市太行太岳烈士陵園隆重舉行了愛國抗日名將武士敏將軍?的遺骨安葬儀式。武士敏將軍是一位著名愛國抗日將領。他盡忠於民族和國家,堅持團結抗戰的精神,彪炳青史,光耀千秋。

緬懷先烈

太行太岳烈士陵園是一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人們常在這裡舉行入團、入黨宣誓活動,尤其是清明前後,長治各界民眾紛紛來這裡掃墓祭奠,緬懷英烈,青少年還會聚集在紀念堂前聽老一輩革命家講當年的鬥爭經歷,這用生命譜寫的故事百聽不厭,用鮮血鑄就的豐碑萬年矗立。每年清明節之際,?人們紛紛來到這裡為英烈們祭掃墳墓,敬獻鮮花,表示對他們的深切緬懷和悼念。功業千秋在,英名萬古存。為保衛祖國英勇獻身的英烈們,你們永遠活在太行人民的心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