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洞寨門

鳥榕神奇的生命力,使它能於無土缺水的寨門上存活,它的根須緊緊纏住門楣,兀立於寨門之上。 當然它的成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大概在100多年前的一次颱風中,鳥榕被風颳倒了,是村裡的村民重新把鳥榕扶直穩定的。 而寨門的門柱在榕樹粗壯的根系包裹中卻搖搖欲墜,1965年的一天,已經枝繁葉茂的榕樹和寨門又在一次颱風中轟然倒下。

那么,這棵神奇的榕樹是怎么生成的呢?據說,這棵樹至少有150多年歷史,最初它是長在寨門上的一棵鳥榕。鳥榕神奇的生命力,使它能於無土缺水的寨門上存活,它的根須緊緊纏住門楣,兀立於寨門之上。當然它的成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大概在100多年前的一次颱風中,鳥榕被風颳倒了,是村裡的村民重新把鳥榕扶直穩定的。也許經過劫難的鳥榕更明白紮根的重要,劫後的它,根須纏住門楹,再沿著兩邊門柱一步步向下蔓延,終於在某一天,頑強的樹根穿透寨門灰埕,伸進了泥土,越長越快。而寨門的門柱在榕樹粗壯的根系包裹中卻搖搖欲墜,1965年的一天,已經枝繁葉茂的榕樹和寨門又在一次颱風中轟然倒下。這次要想把它扶起,可不那么容易!幸虧村裡有一個聰明的木匠,先把榕樹的枝椏去掉,然後運用槓桿原理,使用轆轤把它給再次扶正,這次,寨門門柱乾脆不用了,讓榕樹獨自負責守護寨門。
轉眼又四十多年過去,滄海桑田,太洞老寨址這座三面環水的古屋已經很少住戶,村民都搬到新居去了,但榕樹卻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依舊日夜把寨門守衛,同時不斷地強筋健體,終於長成了今天這樣雄奇英姿。為了平衡身體,它沒有主幹,自根部開始分叉成枝幹若干,從容地斜撐開去,濃密的枝葉蓊鬱蔽日,成了天然綠傘。在寨門門楣處的根部叉開成兩股,穩穩地扎進泥土佇立於地面,要是沒有經驗一定會把樹根誤以為樹幹,中間的圓洞就是寨門,剛好容一輛小三輪車進出。
神奇的樹,最神奇的當然是寨門。你別以為它只是盤繞交錯的樹根,它可具備寨門的所有特徵,門楣、門楹、門檻都有模有樣,村民們婚嫁喜慶,都會到樹門上貼“麒麟到此”,過年還能貼春聯呢。如此神奇的樹,慕名前來參觀的人無不驚嘆,但該村村民有些卻滿臉不屑,有人還抱怨說,第二次扶起鳥榕時沒有扶正方位,寨門偏了,致使村裡的人一直都沒有特別突出的人物,諸如富甲一方或叱吒風雲的人物。嗯,樹門不正對石橋這是事實,走過石橋要稍微向左拐才能進入寨門,但這方位不正是否就影響了村民的發展我卻不懂,我只知道,以前這個村子以編織斗笠為主業,做斗笠當然非常辛苦的,坐著低矮的椅子,要低著頭手伸地上拿竹篾編織,一天下來無不累得腰酸背疼,所以當時就流傳著這樣的歇後語:“太洞做斗笠——不得(竹)不已(椅)。” “不得不已”真切地道出了當時村民的艱辛。好在這樣的日子已經成為了歷史,現在的太洞村村民,日子過得不是很滋潤嗎?
多少次徜徉在古樹下,撫摸著粗壯飽滿的樹根,看綠葉叢中流瀉的點點金色的光斑,我深深地祝福,願這難得生成的天然奇景能得到更多人的重視和關愛,願這神奇的寨門長青,願家鄉人民長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