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和平南路

1955年建,寬16米,其中車行道寬7米,碎石路面,兩側土路寬各為4.5米。 初期為水泥結碎石路,快車道寬9米,兩側土路間隔為1.5米。 1958年改建和平南路義井北段,車行道做了9米寬的三層式瀝青處理,兩側土路各加寬3.5米。

道路等級

和平南路是太原市南北向重要交通幹道 ,定位是城市一級主幹道,太原市五縱十橫道路骨架。上接和平北路,下達晉祠路,南中環(在建)。向南可直達羅城高速出入口,北至迎澤西大街。是太原是最重要的交通幹道之一和萬柏林區最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幹道。

道路規劃

和平南路(迎澤西大街—西峪東街)路段是太原市河西地區的主幹道之一,為城市Ι級主幹道,全長5.4千米,設計車速為50公里/小時,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
2012年6月12日開始改造。此次改造道路共分為兩段。第一段是迎澤大街至南內環西街,道路全長為1700米。這段路修建於上世紀50年代,後來在1989年進行過一次拓寬改造,現寬度為50米,中間有16米的機動車道,兩側各有2.5米花池、6.5米非機動車道、8米路側帶。
“由於機動車道較窄,所以原來這段路上並沒有公車專用車道。改造後,該路段仍為雙向二車道,但最大的變化就是有了公車專用車道。”太原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肖國靖說:“這條路兩側原來各有2.5米寬的綠化帶,為了保護這些樹木,改造時將不移栽樹木,而考慮將非機動車道劃分成兩部分,將其中的3.5米作為公交專用車道。”
第二段是南內環西街至西峪東街,長度為3700米,曾在1999年進行過拓寬改造,中間有21米機動車道,為雙向三車道,兩側各有1.5米寬花池、5.5米寬機動車道以及7.5米寬路側帶。這條路上的原有樹木仍舊不被破壞,公車專用車道設定在了21米寬的機動車道上。

道路建設

貼心設計方便人車通行
無障礙化設計也是本次道路改造的一大亮點。為了方便殘疾人出行,道路許可權均按照規範要求進行了無障礙化設計。肖國靖介紹,沿線在人行道距樹穴95厘米處,都鋪設了40厘米寬的條形行進盲道磚,在盲道的起終點及拐彎處鋪設圓點形的提示盲道磚。
“此外,這條路還有一個亮點,那就是路面結構總厚度達到了78厘米,這在太原市現有的道路中並不多見。”肖國靖介紹,“太原市原有的一些道路總厚度不過三四十厘米,最厚也只有60厘米。而和平南路是河西地區惟一一條允許大車通行的南北走向道路,車流量非常大,自然對於道路等級的要求也高。因此,在這次大修中,整個機動車道都將進行加厚處理,總厚度將增加到78厘米,非機動車道總厚度也將提升至49厘米。路面將形成瀝青混凝土層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和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相結合的結構,道路承載能力將得到顯著提高,相應的使用壽命也將更長。”

歷史沿革

和平南路北起迎澤大街西口,南至舊晉祠路(董茹橋),全長6851米,總寬50米,瀝青路面,跨連下元、義井兩個街道辦事處。1955年建,寬16米,其中車行道寬7米,碎石路面,兩側土路寬各為4.5米。同年向南延長,從義井南緯四路至董茹橋北與晉祠路相接,全長1963米,路寬12米。初期為水泥結碎石路,快車道寬9米,兩側土路間隔為1.5米。1957年建從沙溝至義井路董茹段,長3643米,仍鋪7米寬的白灰結碎石路面。1958年改建和平南路義井北段,車行道做了9米寬的三層式瀝青處理,兩側土路各加寬3.5米。1964年義井以南段長1663米,在7米寬碎石路面上鋪瀝青。1989年,拓寬迎澤西大街至南內環街一段,改造為瀝青混凝土路面,長1690米,全拓寬為50米,其中機動車道寬16米,兩側有綠化分隔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各寬2.5米、6.5米、8米。有5路公共汽車運行。
和平南路兩側駐有大眾機械廠、山西紡織印染廠、電子工業部工藝研究所、山西省化工研究所、太原磷肥廠、太原變壓器廠、太原鍋爐廠、太原市第三運輸公司、太原化工廠、太原市煤氣公司、太原製藥廠、太原市公交一場、下元街道辦事處等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