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藥物化學成分波譜解析

內容介紹

《天然藥物化學成分波譜解析》以天然產物/藥物化學成分的結構鑑定為目的。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總論和各論。總論簡要介紹了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核磁共振和質譜等四大波譜學技術的基本原理、用途及最新進展;各論則按照天然產物/藥物化學教材中各章次分別論述了四大波譜學技術在苯丙素類化合物、醌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萜類化合物、三萜及其苷類化合物、甾體及其苷類化合物、生物鹼類成分結構解析中的套用。為了方便本科學生和考研人員複習和考試,在書的最後還給出了各章習題的參考答案。

作品目錄

1 紫外光譜 1.1 紫外光譜的基礎知識1.1.1 電磁輻射的性質與分類1.1.2 紫外光與紫外光譜 1.1.2.1 紫外光 1.1.2.2 紫外光譜 1.1.2.3 電子躍遷的類型 1.1.2.4 紫外光譜的特徵1.1.3 影響紫外光譜的雖ax的主要因素 1.1.3.1 電子躍遷類型對雖ax的影響 1.1.3.2 發色團和助色團對雖ax的影響 1.1.3.3 共軛效應對雖ax的影響 1.1.3.4 溶劑和介質對雖ax的影響 1.1.3.5 立體效應對雖ax的影響1.1.4 影響紫外光譜的占錷ax的主要因素1.1.5 吸收帶 1.2 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紫外光譜1.2.1 共軛二烯、三烯和四烯的雖ax計算方法1.2.2 共軛多烯的雖ax計算方法(Fieser-Kuhns規則)1.2.3 幔?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雖ax計算方法1.2.4 苯的多取代衍生物的K帶的雖ax計算方法1.2.5 苯取代物的紫外光譜 1.2.5.1 苯的紫外光譜 1.2.5.2 苯取代物的紫外光譜 1.2.5.3 稠環芳烴 1.2.5.4 芳香族雜環化合物 1.3 紫外光譜在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研究中的套用1.3.1 天然藥物化學成分骨架的推定 1.3.1.1 確定天然藥物化學成分是否具有與某一已知物相同的共軛體系 1.3.1.2 確定未知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結構骨架1.3.2 構型和構象的確定1.3.3 互變異構體的測定1.3.4 分子量的測定1.3.5 紫外光譜的幾個經驗規律1.3.6 紫外光譜解析的一般步驟 習題2 紅外光譜 2.1 紅外光譜的基礎知識2.1.1 概述2.1.2 紅外光譜法的基礎知識 2.1.2.1 分子的振動能級 2.1.2.2 紅外光譜產生的條件 2.1.2.3 影響峰位與峰強的因素 2.2 典型有機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2.2.1 烷烴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2.2.2 烯烴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2.2.3 炔烴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2.2.4 芳香族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2.2.5 醇類和酚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2.2.6 醚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2.2.7 羰基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 2.2.7.1 醛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 2.2.7.2 酮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 2.2.7.3 羧酸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 2.2.7.4 酯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 2.2.7.5 醯鹵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 2.2.7.6 醯胺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2.2.8 胺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2.2.9 硝基類化合物的紅外光譜特徵 2.3 紅外光譜在天然有機化合物結構解析中的套用2.3.1 紅外吸收光譜中的八個重要區段2.3.2 紅外光譜在有機化合物結構推測中的套用2.3.3 紅外光譜解析實例 習題3 核磁共振 3.1 核磁共振的基礎知識3.1.1 核的自旋3.1.2 核的進動3.1.3 核的共振3.1.4 飽和與弛豫3.1.5 核磁共振波譜儀和實驗技術 3.1.5.1 連續波核磁共振波譜儀 3.1.5.2 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儀 3.1.5.3 樣品準備和測定 3.1.5.4 氘代試劑的性質及在NMR譜中的殘餘峰 3.1.5.5 內標的選擇 3.2 核磁共振氫譜3.2.1 化學位移及其產生原理3.2.2 化學位移的影響因素 3.2.2.1 取代基的誘導效應 3.2.2.2 共軛效應 3.2.2.3 各向異性效應 3.2.2.4 范德華效應 3.2.2.5 氫鍵效應 3.2.2.6 溶劑效應3.2.3 各類質子的化學位移 3.2.3.1 各類化合物的一般化學位移範圍 3.2.3.2 甲基、亞甲基及次甲基的化學位移 3.2.3.3 烯烴的化學位移 3.2.3.4 苯環上氫的化學位移 3.2.3.5 炔氫的化學位移 3.2.3.6 活潑氫的化學位移3.2.4 自旋偶合 3.2.4.1 自旋偶合與自旋裂分 3.2.4.2 偶合機制 3.2.4.3 化學等價和磁等價 3.2.4.4 相鄰干擾核的自旋組合及對吸收峰分裂的影響 3.2.4.5 偶合常數3.2.5 核磁共振圖譜的類型 3.2.5.1 構成一級譜的條件與規律 3.2.5.2 高級譜的構成條件及其規律3.2.6 氫核磁共振波譜解析的輔助方法3.2.7 1H-NMR 圖譜解析3.2.8 1H-NMR解析實例3.2.9 核磁共振氫譜在其他方面的套用 3.2.9.1 相對含量測定法 3.2.9.2 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 3.2.9.3 分子內各基團質子數的測定 3.2.9.4 固體核磁共振 3.2.9.5 手性化合物對映體的測定 3.3 核磁共振碳譜3.3.1 碳譜的特點3.3.2 常見的13C核磁共振圖譜 3.3.2.1 質子噪聲去偶譜 3.3.2.2 偏共振去偶譜 3.3.2.3 反轉門控去偶譜 3.3.2.4 DEPT譜3.3.3 13C的化學位移 3.3.3.1 影響13C的化學位移的結構因素 3.3.3.2 影響13C化學位移的外部因素 3.3.3.3 各類碳核的化學位移3.3.4 碳譜解析的一般步驟3.3.5 二維核磁共振譜3.3.6 譜圖解析實例 習題4 質譜 4.1 有機質譜儀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標4.1.1 質譜的基本原理4.1.2 離子化的方法 4.1.2.1 電子電離源 4.1.2.2 化學電離源 4.1.2.3 場致電離源 4.1.2.4 場解析電離源 4.1.2.5 快原子轟擊源 4.1.2.6 電噴霧源 4.1.2.7 大氣壓化學電離源 4.1.2.8 雷射解吸源4.1.3 分析器 4.1.3.1 磁分析器 4.1.3.2 飛行時間分析器 4.1.3.3 四極濾質分析器 4.1.3.4 離子阱質量分析器 4.1.3.5 離子迴旋共振分析器4.1.4 質譜儀的主要性能指標 4.1.4.1 質量測定範圍 4.1.4.2 靈敏度 ……各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