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治基金

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2003年5月成立,由吉林省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三家股東共同出資發起設立,各股東出資比例分別為46.16%、38.46%、15.38%。公司註冊資本1.3億元人民幣,註冊地為上海。截止2008年底,天治公司旗下共有六隻開放式基金,分別是天治財富增長基金(配置型)、天治品質優選基金(配置型)、天治核心成長基金(股票型)、天治創新先鋒基金(股票型)、天治穩健雙盈基金(債券型)和天治天得利基金(貨幣型)。

基本信息

名稱

天治基金

基本資料

天治基金天治基金

法定名稱: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China Nature Asset Management Co,.Ltd

組織形式:有限公司

屬性:中資

成立日期:2003年5月27日

註冊資本:10000(萬元)

法人代表:趙玉彪

總經理:祖煜

經營範圍:基金管理業務、發起設立基金。

簡介

天治基金天治基金

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2003年5月成立,由吉林省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三家股東共同出資發起設立,各股東出資比例分別為46.16%、38.46%、15.38%。公司註冊資本1.3億元人民幣,註冊地為上海。

目前,天治公司旗下共有七隻開放式基金,分別是天治財富增長基金(配置型)、天治品質優選基金(配置型)、天治核心成長基金(股票型)、天治創新先鋒基金(股票型)、天治穩健雙盈基金(債券型)、天治天得利基金(貨幣型)和天治趨勢精選基金(配置型)。

經過六年的積累,天治基金形成了一支精幹、團結、自信的人才隊伍,逐漸摸索出適合的投資模式。

天治基金秉承以誠感人,以信立業,順天而治,順勢而為,以智慧發現規律,依規律共享財富增長的經營理念,力爭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基金理財服務,與投資者共同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回報投資者的信任。

企業優勢

天治基金天治基金

天治是一家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基金管理公司,這源於它擁有一直紮根本土而又沐浴了歐風美雨的精英投研團隊。公司採用團隊式投資管理模式,投資管理部、研究發展部、定量研究部的相關人員共同組成基金管理小組,在機制上降低決策風險,確保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投資風險的可控性。投研團隊成員均具有在海內外知名金融機構的從業經歷,在風險控制、資產配置和投資時機選擇等方面具有豐富的投資管理經驗和優勢。

天治基金成立了以投資管理部為核心、研究發展部和定量研究部積極參與的基金管理小組,充分調動研究團隊的能動性,將基金經理的市場判斷能力建立在基礎研究和風險控制的堅實平台之上,確保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投資風險的可控性,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績效。研究發展部研究員負責巨觀經濟、市場、行業、上市公司、投資品種和投資策略等的研究分析工作,並提交研究報告,為投資策略的制定提供投資決策依據。

定量研究部的定量分析師負責開發和完善定量投資分析與決策的工具與系統。在研究發展部研究報告的基礎上,進行定量投資策略研究,為基金經理構造投資組合進行事前風險分析,並對基金投資組合,進行事中風險監控與事後績效評估。

投資流程

董事長趙玉彪董事長趙玉彪

投資研究

研究發展部策略分析師、行業與公司研究員、債券研究員以及定量研究部定量分析師負責研究分析工作,並完成基金投資分析報告(包括巨觀經濟、市場、行業、投資品種和投資策略等分析),為投資決策委員會和基金經理提供投資決策依據。

投資決策

一般投資可由基金經理自主決定,製成投資決定書後,向投資總監備案。重要投資必須根據投資決策委員會制定的投資審批程式和相關規定向投資總監和投資決策委員會報告,取得相應批准。投資決策委員會在審批投資計畫和項目方案之前必須召開投資決策聽證會,由基金經理和相關研究人員闡述投資理由和投資依據。 4、投資授權和方案實施

重要投資計畫和項目方案得到投資決策委員會批准後由基金經理製成投資決定書,經投資總監覆核後,由基金經理在授權的範圍內組織實施。

投資執行

集中交易室交易員依據基金經理的投資決定書,執行基金經理的交易指令,對交易情況及時反饋,對投資指令進行監督,並作成基金投資執行表,若執行時發生差異,則需填寫差異原因,並呈報基金經理及投資總監。

投資跟蹤與調整

基金經理根據市場變化、投資計畫的實施情況和執行效果、研究員與定量分析師的投資跟蹤分析報告和建議等,進一步分析判斷,並據此在許可權範圍內及時調整投資組合。一般情況下,基金經理按月向投資決策委員會、投資總監就投資現況進行檢討,並提出投資檢討報告。如果遇有重大變化需要修改投資計畫和項目方案,必須報投資決策委員會批准後方可實施。

所獲榮譽

2005年 基金公司進步金獎 《大眾證券報》

2007年 天治核心成長基金基金經理餘明元獲“最具公信力基金經理”大獎

2007年 天治核心成長基金獲“最具成長性股票型基金獎”

2007年 天治品質優選基金獲“2007年百姓最喜愛的十大股票基金”稱號

基金亂象

天治基金天治基金

進入7月天治基金新聞不斷,7月5日媒體報天治創新觸及清盤底線,7月14日中科英華變身其“二東家”,同時曝光天治基金董事長長期越權插手投委會,業績長期不佳,自成立以來虧損5000萬。

亂象一:董事長越權插手投資委員

“董事長做投資委員會主席?我還是頭一次聽說。”上海一位基金經理昨日聽到記者關於“董事長出任投委會主席”的問題後大吃一驚,因為一般在基金公司的管理中都是實行總經理負責制,董事長不負責具體的投資工作。

但就有那么一家基金公司,董事長特立獨行,不僅親手抓投資工作,而且還擔任投資委員會的主席,這家基金公司就是處於風雨飄搖中的天治基金。

天治基金天治基金

董事長越權

上述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董事長主導投研”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失敗,“你說讓基金經理到底是聽總經理的,還是聽董事長的?”

根據天治基金 6月22日發布的一則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可以看出,天治基金的董事長趙玉彪就是該公司投委會的主要負責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天治基金投委會的其他成員還包括總經理助理兼投資總監常永濤、投資管理部總監謝京、研究發展部總監吳戰峰、研究發展部副總監兼固定收益小組負責人王成、天治核心成長基金經理吳濤。

但奇怪的是,天治基金投委會中居然沒有給總經理劉珀宏留出一席之地。“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那為何董事長趙玉彪要插手原本應該是總經理做的事情呢?

資料顯示,趙玉彪曾任吉林省信託投資公司上海證券業務部交易部經理、吉林省信託投資公司上海洪山路證券營業部經理兼駐上海證券交易所出市代表、上海金路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趙玉彪原先就是做投資出身的,而且又是專職董事長,因此插手天治基金的投研事宜也是理所當然的。”上海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劉珀宏不僅沒有進入投委會,就是董事會也沒有他的位置,“劉珀宏並不是公司董事會的董事。”

公司總經理進不了董事會,顯然是不合理的董事會治理結構,這也凸顯出天治基金公司董事會治理問題的一個癥結。

“吉林幫”治理的結果

記者了解到,劉珀宏任天治基金公司總經理其實就是一個類似“空降兵”的角色。

“天治基金內部主要以 ‘吉林幫’為主,他們董事會和監事會裡面八成以上都是‘吉林系人物’,包括董事長、督察長、獨立董事。”上述業內人士坦言,劉珀宏缺乏公募基金經理的經驗,也是導致其進不了投委會的一個主要原因。

資料顯示,劉珀宏出生於1978年,年僅32歲,是目前國內最年輕的基金公司總經理,他來天治基金之前曾在海富通基金公司擔任過總裁助理一職。

2009年8月6日,天治基金髮布公告稱祖煜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董事長趙玉彪暫代該職。此後,天治基金總經理新任人選一直沒有被公告。

直到2010年4月份,天治基金才公告劉珀宏出任公司總經理的職務。

“祖煜也不是‘吉林幫’的嫡系,要不能選擇去益民基金做總經理嗎?”上述基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吉林幫”對天治基金的控制,是導致其業績下滑的一個主要原因,“天治這幾年的業績,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最近天治創新先鋒不還面臨著清盤風險嗎?”

按照銀河證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的一級分類,282隻股票型基金中,天治創新先鋒股票基金資產淨值最少,而且低於5000萬元,為4967.59萬元,份額規模只有4621.88萬份。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中明確的清盤線除了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外,最主要的前提也是通常難達到的條件為“連續60日”。

上述基金人士認為,天治基金要想渡過難關,“提高業績是主要的一個方面,另外要平衡股權結構,加強董事會治理,至少也要讓劉珀宏進入董事會吧?”

2010 年6月11日,中科英華(5.82,0.06,1.04%)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出資不超過7650萬元受讓吉林森林工業集團持有的天治基金3000萬股股權,收購價不高於每股2.55元,占天治基金公司總股本23.08%。此次收購完成後,中科英華將成為天治基金第二大股東。

不知道,在完成股權變更以後的天治基金,能否在董事會治理上取得進步?

亂象二:天治創新徘徊清盤邊

5000萬元的基金清盤底線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傳說,因為有基金屢次撞線,但總能“幸運”地逃脫。業內人士戲言稱,基金史上從來沒出現過清盤的基金。

天治創新先鋒股票型基金(350005)就是這隻屢撞紅線者。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的資產淨值為4573萬元。二季度末,其資產淨值雖有所上升,但也僅為4967.59萬元。《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在開放式基金契約生效後的存續期內,如果基金資產淨值連續60日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足100人,那么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

有市場人士推測,從今年3月31日到6月30日,天治創新資產淨值徘徊在5000萬元以下的時間很可能超過了60天。對此,天治基金澄清稱,儘管股市從今年4月中旬開始大幅下挫,但是天治創新先鋒基金呈現擴張態勢,早在4月20日就越過了5000萬元的“生死線”。

所有基金只公布各交易日的單位淨值,而資產淨值處於“保密”狀態,所以除非基金公司主動公告,否則沒人能知道某一隻基金每一天的資產淨值到底是多少。天治創新先鋒基金在4月20日的資產淨值超過了5000萬元,而到6月30日又跌破了5000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清盤不是強制性的措施,清盤的主動權掌握在基金公司手中。即使天治創新先鋒基金符合清盤的條件,基金公司也可以通過自購的方式把資產淨值做大。

亂象三:從助理到基金經理僅用兩個

從基金經理助理到基金經理的距離有多遠?

天治基金給出答案:兩個月!

——其最新聘任的基金經理秦娟,從副手到轉正僅用了約2個月的時間。另一家基金浦銀安盛新上任的基金經理吳勇,時間稍微長一點,用了大半年的時間。不過,一般的基金經理助理,想要升格為基金經理,則需要兩三年!

副手“超音速”轉正

4月14日,天治基金公告宣布增聘秦娟為天治天得利貨幣基金和天治穩健雙盈的基金經理,與現任基金經理賀雲一同管理上述兩隻基金。

秦娟的履歷顯示,她具有5年的證券從業經驗,歷任廣東證券債券分析師、東莞銀行債券分析師、長信基金債券研究員。2010年2月加入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天治天得利貨幣基金、天治穩健雙盈基金基金經理助理。從簡歷時間表來看,秦娟從副手到轉正只用了大約2個月的時間。

無獨有偶,昨天浦銀安盛也宣布增聘吳勇為浦銀安盛紅利精選的基金經理。吳勇的“成長”路線和秦娟大體相似。他有7年的金融證券從業經歷,2007年加入浦銀安盛擔當研究員,去年8月成為浦銀安盛精緻生活基金經理助理,今年2月開始擔當浦銀安盛紅利精選的基金經理助理,時至昨日也順利轉正榮升為基金經理,和原基金經理方毅一起帶隊。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新人”的加入,基金的業績得到了提高,這或許是副手提前轉正的原因。2月份以來截止到4月14日,吳勇和方毅帶隊的浦銀安盛紅利實現了9.04%的收益率,該基金的業績排名較今年年初提升了70多名;秦娟和賀雲共同管理的貨幣基金2月份以來實現的收益率,在貨幣市場基金中位居第三名。

“實在是等不及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基金投研人士的變動似乎從未停消過,而隨著今年新基金密集發行,人才缺口也在日益加大。

來自壹私募網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易主頻繁,基金經理“私奔”延續。據統計,今年以來上任的58位基金經理,其中有一半是從未有操盤經驗,直接上崗的新手;另外有近乎三成是老基金經理“一拖多”,多隻基金風格基本上沒什麼區別。

一位基金公司業界人士認為,從基金經理助理到基金經理,一般需要經過1至2年考驗期後才能上崗;而歷經3年、4年鍛鍊才最終當上基金經理的也大有人在。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兩位基金經理火速轉正,也是基金公司應對人才荒的無奈之舉,基金公司對於人才的需求“實在是等不及了”。

事實上,應對基金經理離職,已經成為基金公司不可迴避的問題。天治基金相關工作人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相比於招賢納士,他們更傾向於從內部培養,從而保持團隊的延續性。而團隊的穩定與延續性,對於基金操作風格的穩健與持續,也至關重要。

“對於基金公司來說,投研團隊歷來是核心。基金公司現在不得不隨時準備,主動應付基金經理變動潮。”一位基金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中小基金公司,在待遇、品牌等方面跟大基金公司相比並不具備吸引力。如果基金經理頻頻離職,很有可能導致基金公司在用兵之際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現在基金公司也要未雨綢繆。”

“兩個月就轉正,對於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來說都算‘火速’了,何況是受託持有人巨額資金的基金經理,確實有點快。”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基金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基金投資是個長期的過程,兩個月做得好還是不還,勝不勝任這個工作,恐怕不是通過兩個月就能看出來的。也許只有通過時間來證明吧!”

亂象四:業績墊底 規模驟

中國基金業發展至今競爭日趨激烈,儘管2009年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達到286億元,但收入分化明顯,業績良好的公司由於規模增長導致管理費收入急增,而部分業績墊底的公司則遭到市場拋棄。
09年16家基金公司管理費逆勢上升 業績優秀受到追捧

據安信證券的統計顯示,2009年中國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總額為286億元,較2008年下降近7%。由於08年存量基金基金淨贖回,大部分公司管理費收入下降,但仍有16家公司管理費收入上升。

從各個基金公司來看,業績良好的公司管理費用出現急速增長,其中新華基金增幅超過100%,信誠基金增幅達到35%,興業全球基金也增長超過一成,此外,銀華基金、國泰基金均出現小幅增長。

與管理費用增長對應,新華基金09年資產管理規模大幅增長超過六倍,興業全球基金、國泰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也都超過七成,信誠基金的管理規模則增長超過四成。
憑藉準確的預判和投資執行力,上述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在09年表現出色,出現大幅增長,其中新華基金旗下的偏股型基金平均淨值增長率107.47%,居60家基金公司之首,銀華基金平均增長率接近九成,位列第二,而信城基金和國泰基金的平均增長率也都在七成左右。

天治基金業績墊底 規模驟降基民選擇用腳投票

不過,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基金業競爭日趨激烈,“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成為基金業的生存法則,由於投資不利,錯失市場良機,天治基金旗下基金09年業績集體墊底,拖累資產規模不斷縮水,部分基金或遭大量贖回,甚至面臨清盤危險。

統計數據顯示,天治基旗下的四隻偏股型基金09年的平均淨值增長率僅有40.5%,排名倒數第四,其中混合型基金天治財富增長僅增長18%,跑輸基準指數30個百分點,排名倒數第一。此外天治創新先鋒的增長率也僅有三成。

由於業績表現不佳,在A股市場單邊上漲的背景下,天治基金09年的資產管理規模逆市縮水超過一成,由08年底的61.77億元跌至54.76億元。成為市場上僅有的六隻資產規模下降的基金公司之一。值得關注的是,由於規模嚴重縮水,天治創新先鋒基金最低份額僅為0.49億份,而資產淨值也一度跌近5000萬元,令其面臨清盤危險。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則該基金將可能被清盤。

規模持續下降,天治基金的管理費也在09年出現急劇下滑,其管理費收入僅有5680萬元,較08年下滑16.48%。儘管早在2003年5月即宣告成立,但管理費收入已經遠低於同期成立的招商基金、海富通基金以及廣發基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