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錦鱗

很久以來,天池一直為皇家和世人所關注,是歷代帝王、文人墨客避暑觀光、遊覽、狩獵的絕佳勝境。 北魏時期,天池正式闢為皇家遊獵觀光勝地。 隋唐時期,天池遊獵觀光到了鼎盛階段。

介紹

天池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城西南20公里、,我國三大高山天池之一,世所罕見的高山湖泊群,古稱“祁連泊。海拔1954米的分水嶺的東頂部。天池湖泊群詳名為天池(俗稱馬營海)、元池(亦稱玄池或公海)、琵琶海、鴨子海、乾海、老師傅海。它們面積、深淺不一,其中以馬營海為最,水深20餘米,面積1平方公里多。關於天池的記載,散見於《山海經》、《水經注》、《資治通鑑》、《隋書》、《唐書》、《三關志》、《晉問》等典籍。很久以來,天池一直為皇家和世人所關注,是歷代帝王、文人墨客避暑觀光、遊覽、狩獵的絕佳勝境。先後有北齊皇帝高煒、隋煬帝楊廣、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後漢帝劉淵等等十六個皇帝來天池巡遊覽勝。現已闢為省級旅遊風景名勝區。

歷史沿革

天池最早成為遊覽勝地,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距今大約2300多年。《寧武府志》記載:“趙武靈王出代西,遇樓煩王,致其兵”,說的就是趙武靈王用遊覽的方式實現了其政治目的。北魏時期,天池正式闢為皇家遊獵觀光勝地。孝文帝曾用金珠穿了七條魚放入天池,試驗天池是否與海河支流桑乾河潛通,後來,又用箭射天池中的巨鯨。據說,那金珠穿魚和所射之箭均在百里之外的桑乾河獲得。隋唐時期,天池遊獵觀光到了鼎盛階段。隋煬帝曾環天池建築了規模盛大的汾陽宮。從天池路經汾源(臨汾宮)到寧化(下行宮),亭台樓閣,宮殿榭廊,迤邐百里,置宮女三千。唐貞元十五年,又在此設三處牧監,年飼牧戰馬70萬匹,故天池又有馬營海之稱。

旅遊價值

美麗的天池是世人遊山玩水、休閒度假、避暑觀光的絕佳去處。千百年來,她“陽旱不涸,陰霖不溢,澄清如鏡”。盛夏,池濱山環樹合,芳草萋萋,綠柳依依,池中碧波蕩漾,漣漪如歌,游魚逐浪,群鴨戲水,蛙鼓陣陣。晴日登高遠眺,茫茫峻岭之間現出一塊巨大的無暇玉璧。紅日映照,池水通紅,耀眼奪目,古人題名“天池錦鱗”或“天池霞映”,位列寧武古八景之首。隆冬,雪野茫茫,池水封冰,冰清玉潔,晶瑩剔透,置身天池民,聽冰裂之聲,如金鼓、如絲竹琴瑟,空靈清脆,悅耳動聽。北魏時,爾朱氏父子每年都 要來此聽天池冰裂的“簫鼓之聲”。這象徵吉祥美好的福音伴隨滑冰、滑雪和觀水晶宮等項目,構成了另有情趣的天池冬遊。特別可喜的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鸛,成群結隊地在美麗的天池棲息繁衍,白天鵝把天池作為遷棲的客棧,流連忘返。偶爾浮出水面或頂翻魚船的天池海怪則給謎一般的天池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