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舊話

天橋舊話

《天橋舊話》是中華書局2007年出版的圖書,北京市崇文區地方志辦公室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天橋舊話

這本小書《天橋舊話》在天橋和天橋市場一些重要歷史問題上我們是這樣處理的:

其一,現今看來,將天橋的歷史上溯至元代,比較困難。因為專門記載元大都歷史的《析津志》已散佚多年,近年雖有《析津志輯佚》出版,但該書只不過是從各種古籍中有關《析津志》的記述輯佚而成。在這本《析津志輯佚》上只有“麗正門南第一橋、第二橋、第三橋”極簡單的論述,沒有天橋和天橋地區狀況的記載。我們認為只有到了明永樂年間,山川壇(天壇)和先農壇落成後,天橋一帶地區的歷史才算出現。

其二,天橋市場出現於何時,據《天咫偶聞》書中記載:“天橋南北,地最宏敞。賈人趁墟之貨,每日雲集……今日天橋左邊,亦無灑樓,但有玩百戲者,如唱書、走索之屬耳。”這是最早記載商人在天橋設攤賣貨,藝人在天橋賣藝的情況。《天咫偶聞》的作者震鈞生於清成豐七年(1857),卒於民國九年(1920)。該書刻刊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書中所記,多是作者所見所聞,十分可信。所以根據《天咫偶聞》的記載天橋市場出現於清末。

其三,天橋市場範圍有多大,當年在天橋市場賣藝的著名評書藝人連闊如在他著的《江湖叢談》中是這樣寫的:“天橋市場地勢寬闊,面積之大,在北平算是第一。各省市的市場沒有比它大的。東至金魚池(不包括),西至城南遊藝園(不包括),南至先農壇、天壇兩門,北至東西溝沿,這些個地方糊裡糊塗地都叫天橋市場。”另外又如《北平日報》記者在1930年2月16、17目《天橋(商場)社會調查》上記載:“天橋(商場)在前門大街南首,石橋西南面積不過二畝,地勢略窪,夏季積水,雨後數以爐灰穢土。北隅又有明溝穢水常溢,臭氣衝天,貨攤陳雜,遊人擁擠,此乃二十年前之天橋也。……天橋臭溝重修改為馬路,橋南創建水心亭,面積已然擴大十倍,先農壇外壇拆除,橋東又建估衣市。如今天橋地基,縱橫已有二十畝(估數)之外雲。”

目錄

前言/王永斌

天橋/王永斌

水鄉時期的天橋

天橋的橋

天橋市場/王永斌

天橋市場的出現和形成

天橋市場的範圍和布局

天橋市場經歷了五個階段

天橋市場的演出場所

天橋的戲園子/劉荻

天橋的大鼓書場/雲遊客

天橋的墜子場/雲遊客

天橋演評戲的“劇場”/劉荻

天橋的電影“院”和照相“館”/翟鴻起

群益社科班/劉紹華

祥慶和科班/劉嵩岜

天橋市場的名藝人

天橋“八大怪”/崔金生

摜跤名家沈三訪問記/柱宇

耍中幡的摜跤手寶善林/崔金生

朱氏三傑/崔金生

大刀張寶忠/張英傑

“飛飛飛”/崔金生

開石頭的“傻二愣”/崔金生

牛茂生的絕技/《新民報》

馬元凱的氣功絕活/崔金生

“大狗熊”孫寶才/崔金生

口技藝人“湯瞎子”/崔金生

侯寶林與“平地茶園”/崔金生

關學曾在天橋獲得“琴書泰斗”稱號/宋家玲

快板名家高鳳山在天橋學藝/田增科等

評書大家連闊如/崔金生

拉洋片的“小金牙”/崔金生

變戲法的辛文立/崔金生

“天橋馬連良”/崔金生

天橋的“小”藝人/松全壽等

天橋藝人軼事/高鳳山陳德光

天橋市場的雜貨攤棚

舊木器家具攤/敏公

估衣攤棚/雲遊客

布攤/敏公

“低頭齋”——鞋攤/崔金生

洋貨攤/崔金生

廢物攤/崔金生

剪刀攤/崔金生

“快手公司”——捲紙煙攤/崔金生

綢片攤/崔金生

鐘錶攤/崔金生

老虎攤,敏公

天橋市場的餐館攤棚

天橋市場的服務攤 點

天橋市場中的騙人勾當

天橋市場的肉、糧、菜等批發市

天橋追憶

天橋的新生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