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玉格

天壇玉格

《天壇玉格》是明清正一道受籙的科儀經典。按《天壇玉格》的授籙儀式,籙生初受《太上三五都功經籙》,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加授《上清三洞經籙》、《上清大洞經籙》。受籙道士方可稱法師,從此名錄天曹,能夠代天說法,主持齋醮法事。授籙科,從二千年起規定每年於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在天師祖庭天師府集中舉行一次授籙傳度活動,作為定例。

內容

授籙品級。根據《天壇玉格》(相當於詮敘部門的級別條例,從一品到九品,有正有從)有關規定,法籙分五級︰
1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此六、七品銜頭)
2升授「正一盟威經籙」(此四、五品銜頭)
3加授「上清五雷經籙」(此三品銜頭)
4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此正二品銜頭)
5再升「上清大洞經籙」(此正一品銜頭,屬天師真人職銜,一般不外授)
授籙科,從二千年起規定每年於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在天師祖庭天師府集中舉行一次授籙傳度活動,作為定例。
授籙職牒內容。職牒(亦稱籙牒)是天師祖庭嗣漢天師府(萬法宗壇)代天庭頒發給道士的道籍憑證(即任命書),在“任命書”里。天師賦予道士執法權力和品級地位。其內容主要說明某某弟子,什麼法名,家鄉住址,生辰八字,屬北斗何星,生逢盛世,誠心向道,皈依玄門,要求在天師門下,奏受法職,用以弘道宣化,濟物利人,祈求天師代為奏遷職名,予以收籙。天師祖庭根據他的要求,申報天庭並依《天壇玉格》的有關規定,奏定受某某經籙;奏立某某壇,某某靖,某某治作為活動點。並當壇串立契約符,分環部券為證(即傳度契約符一分為二,一半貼職牒上給授籙人佩帶,一半在申奏天庭時焚燒)然後授給印、劍、令、旗等各種法器,撥付本命天將天兵,作為護身保衛,勉勵他們同心同德,到指定的壇、靖永遠駐紮,協助授籙者,佐理道法,凡遇行時,如谷答響,有求必應。並告誡授籙者,勤於修煉,積功累德,虔心為道;不得藉此法牒學習邪教、巫蠱厭魅,上乾天亮、罪戾非輕。最後,傳度、保舉、監度大師在職牒上籤名並加蓋法印才有效用。
三皈、九戒、十二願
在授籙醮儀中,籙生要表示決心,終生專奉「三皈九戒」。「三皈」即皈依︰太上無極大道元始天尊(道寶)、三十六部尊經錄寶天尊(經寶),玄中大法宗師道德天尊(師寶),簡稱「道、經、師」三寶。「九戒」即︰一者克勤,愛國守法,是念真戒;二者敬讓,孝敬父母,是初真戒;三者不殺,慈救眾生,是持真戒;四者不淫,正身處物,是守真戒;五者不盜,推義損己,是保真戒;六者不嗔,凶怒凌人,是修真戒;七者不詐,諂賊害善,是成真戒;八者不驕,傲忽至真,是得真戒;九者不二,奉道專一,是登真戒。
在道場圓滿時,三大師率眾籙生要在祖師面前發十二願,即一願乾坤明索;二願氣象清圓;三願主躬康泰;四願融洽八埏;五願天垂甘露;六願地發祥煙;七願四時順序;八願萬物生全;九願家多孝悌;十願國富才賢;十一願籙生受福;十二願正教興行。「三皈九戒十二願」是正一派道士宣誓奉持「清規戒律」的信念和決心的規定方式。
天師道始盛於蜀,到了第三代天師張魯,曹操封閬中侯,教徒遷往北方,後來,教徒因為社會不安而遷移南方。到了東晉,天師道開始分門別派,在茅山地區魏華存(女)創立「上青派」,又稱「茅山宗」,以陸靜修為首的「靈寶派」又出現,以江西合皂山為中心,元朝以後,歸入正派。茅山、合皂山、龍虎山合稱為三山。
另方面,發展至唐,由於皇室奉子李耳為祖,所以大盛,二十代天師獲唐武宗召見,宋代的崇信不亞於唐代,賜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隋為「真靜先生」,此後天師皆受先生封號。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前向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求符命。
到了明代,皇帝更加崇信天師道,命天師「永掌天下道教事」。清朝皇帝不奉天師,但民間崇信熱烈。民國成立,國事日非,正一派道發展停滯,一九四九年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赴台,一九六九年羽化。
隨後代理掌教張源先真人襲掌太上正一天師道教於台灣。2009年,張道禎承襲第六十四代張天師。

目錄:

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此六、七品銜頭)
2升授「正一盟威經籙」(此四、五品銜頭)
3加授「上清五雷經籙」(此三品銜頭)
4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此正二品銜頭)
5再升「上清大洞經籙」(此正一品銜頭,屬天師真人職銜,一般不外授)
龍虎山張天師法派授,按《天壇玉格》,授予籙生法名,神職,並頒發職牒,符籙,法印,天蓬尺玉笈拷鬼棒,令牌,令旗等法器憑證。
《天壇玉格》是明清正一道, 舉 行授籙的科儀經典,有多種版本傳世,其中以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撰序,光緒二十八年 (1902 年 ) ,朱鶴卿籙寫本內容較全面。
按《天壇玉格》籙生初授品位:
九品授,太上三五都功職籙

天壇紀錄冊天壇紀錄冊
八品授,太上北極伏魔神咒秘籙
七品授,太上盟威秘籙
六品授,太上洞淵秘
五品授,高上神霄寶籙
四品授,上清三洞五雷籙
三品授,上清大洞寶籙
二品授,上清玄真寶籙
一品授,上清洞真寶籙
上清天壇仙品玉格
正太極宮選進士五雷院左判官並同乾雷霆都司事
從太極宮選進士五雷院右判官並同乾雷霆都司事
正太極典者左領兵執法真宰主雷霆都司事
從太極典者右領兵執法真宰主同乾雷霆都司事
正太極左宮掌仙官上清司命簽書雷霆都司事
從太極右宮掌仙官上清司籙簽書雷霆都司事
正太極左宮領籍仙官掌雷霆上令事
從太極右宮領法仙官掌雷霆上令事
正太極左宮洞明上宰伏魔使知雷霆諸司府院事
從太極右宮洞陽上宰拷較使知雷霆諸司府院事
正太極宮左侍仙卿五雷大使並領雷霆諸司府院事
從太極宮右侍仙卿五雷副使同領雷霆諸司府院事
正太極真一仙卿神霄玉樞游奕使判南北諸司府院事
從太極真一仙卿神霄玉樞副奕使判南北諸司府院事
正太極神霄玉樞通訪使同判南北雷霆諸司府院事
從太極神霄玉樞通真使同判南北雷霆諸司府院事
正從同太極右仙翁九天金闕侍中神霄玉樞採訪使並判神霄玉府雷霆諸司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