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的沒落

內容介紹

唯意志論一經在中國產生,便與順天命、滅人慾的理學專制主義相抗爭。文人學士們發為歌哭,賦為風雷之文:“無欲”、“無我”的境界被一腳踢開,理想人格不再是毫無物慾的“醇儒”、純金一樣的聖賢,而是平民化的自由人格。人不應安於天命,選擇的自由在於人的意志。然而,用一個極端反對另一個極端,必然同歸於謬誤。唯意志論終究根治不了宿命論的痼疾,相反可能導致無政府主義或法西斯主義——它們都需要非理性主義的發揮。

作者介紹

高瑞泉:1948年6月生。江蘇無錫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教育部高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哲學社會科學版)常務副主編,全國人文社科學報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高師學報聯絡中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兼職教授,四川大學客座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兼中國現代思想史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委黨校上海市行政學院客座研究員。 曾與挪威卑爾根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哈佛研究中心、日本大阪大學等校進行課題合作研究。
擔任中國哲學史、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中國近代哲學史、中國古代哲學專題研究、中國近代哲學專題研究、中西哲學比較研究等課程的講授。
出版《天命的沒落——中國近代唯意志論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中國近代社會思潮》(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國現代精神傳統》(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出版)等專著,發表論文百餘篇。主持或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有:教育部重大項目“新時期中國社會思潮及其走向”; 上海市教委項目“中國近代哲學中的非理性主義思潮研究”; 上海市社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一百年”哲學卷;“中國現代哲學研究”(紫江集團項目);華東師範大學211項目“中國的現代性與人文學術”等。
1998年,論文《論近代社會思潮研究的若干方法問題》(學術月刊,1996年1月)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 2002年、2000年,專著《中國現代精神傳統》(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4月)分別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