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布武

天下布武

天下布武是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織田信長提出的政治理論。從字面上解釋,天下布武為“於天之下,遍布武力”。天下布武通常被解釋成“以武力取得天下”,但近年的研究則是解釋成“以武家的政權來支配天下”居多。信長將自己所在地改名岐阜時,即開始用“天下布武”之印。岐阜的命名是取自古代中國周文王以岐山為根據地、日後君臨天下之意,由此可窺信長志向。日後,信長以岐阜為根據地,展開往後長達15年的統一日本之路。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日語讀法
てんかふぶ(tenkafubu)
永祿六年(1563年)二月,他決定在更臨近美濃國的二之宮山築城,稱為小牧山城,隨即把本城由清洲遷移到此處。而美濃守護代齋藤義龍死後,其子龍興繼位,此子能力平庸,而又耽於逸樂,臣服於稻葉山的美濃國人眾紛紛離心離德。永祿七年(1564年)前後,齋藤龍興囚禁了岩村城主安藤依賀守守就,隨即就被安藤守就的女婿、菩提山城主竹中半兵衛重治奇襲稲葉山城,不僅救出了自己的老丈人,還把龍興給趕了出去。
安藤守就和大垣城主氏家直元(卜全)、郡上八幡城主稻葉良通(一鐵)並稱“西美濃三人眾”,向來共同進止,守就一旦得脫囹圄,立刻整合三家兵馬占據了稻葉山,頗有取齋藤氏自代之意。然而他這種行為激怒了其餘的美濃國人,陸續聚攏到齋藤龍興身邊。安藤守就無奈,只得退出稻葉山,並且迎回龍興。
這一惡性事件使織田信長看到了從內部瓦解美濃國的機會,於是他委派家臣丹羽五郎左衛門長秀、木下藤吉郎秀吉等人潛入美濃,遊說各地豪族倒戈。永祿九年(1566年)八月爆發了河野島之戰,織田軍遭逢前所未有的大敗,然而時隔不久,丹羽等人就說服了西美濃三人眾。次年(1567年)八月,信長再次動兵,與三家兵馬合流,一直逼至稻葉山城下。
在制壓了稻葉山城西南方的瑞龍山寺後,織田軍放火焚燒城下町,將城堡圍困得水泄不通。齋藤龍興向國內豪族求援,可惜應者寥寥。激烈的圍城戰持續了一個月,彈盡援絕的龍興終於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以放自己一條生路為條件,開城投降。信長進入稻葉山,放這個份屬妻侄的美濃守護代乘船逃往伊勢長島——此時距齋藤道三戰死,已經整整十一個年頭了,富庶的美濃國終於降伏在織田信長腳下。
織田信長進入稻葉山城以後,很快就把本城從尾張的小牧山又遷移到此處。稻葉山不但高大堅固,並且美濃周邊環境也比尾張要好:美濃往東,是武田氏控制的信濃國,但兩國交界處多崇山峻岭,軍行不易,相信一代梟雄武田信玄不會從此道攻擊織田氏;美濃往北,是貧瘠險峻的飛驒國,根本不對自己構成威脅;美濃往南,是故鄉尾張;美濃往西,就是環繞琵琶湖的近江國,經此可到京都。控制美濃國,可謂打開了通往京都的第一道門戶。
掌握了濃、尾兩國的信長,實際控制區域雖然還不到整個本州島的二十分之一,在群雄紛爭的戰國時代,卻已經是威震一方的大大名了,足以與北條、武田、毛利等強大勢力一較短長。於是信長將稻葉山城改名為“岐阜”,取周文王“鳳鳴岐山”之意,並為自己定製了一方圖章,上刻“天下布武”四字。
“天下布武”,就是準備以武力來平定亂世,取得天下。對照岐阜的名稱,說明到此時候,織田信長已經擁有了天下之志,目光不再侷促於自己領地和周邊領土,甚至也並不局限在畿內、京都,而放諸廣大的日本列島。然而要想上洛進而控制天下,信長還亟需一個大義名分,他與今川義元不同,義元本就是足利氏的同族,又是世代守護,可以堂堂正正地上洛去輔佐幕府,信長卻沒有這個資格。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上天降下一宗寶貨,幾乎是硬塞到了織田信長的懷中。就在奪下稻葉山城後不久,美濃舊豪族明智光秀回到故鄉,覲見信長。明智氏本是土岐氏的支族,一度仕奉齋藤道三,道三、義龍父子相爭,明智氏在戰亂中滅亡,遺族星散,不過對於光秀本人,其源流卻始終是一個謎。
明智光秀帶來了前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之弟足利義昭的書信,希望織田信長可以協助義昭上洛,討伐掌握幕政的三好氏和松永氏,扶持義昭繼任征夷大將軍。信長得信,喜不自勝,立刻回書允諾。永祿十一年(1568年)七月二十五日,足利義昭在明智光秀、細川藤孝等家臣的保護下,從越前來到美濃,暫居立政寺中。兩日後,義昭與信長會面,信長獻上錢千貫,以及太刀、鎧甲、馬匹等物,以表達對義昭的敬意。
一個月後,織田信長整備大軍,聯合北近江的豪族淺井氏,開始了上洛之戰。他很快就擊破了南近江守護六角氏,進而趕走三好三人眾,降服松永久秀,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進入京都。九月,足利義昭繼任第十五代,也是最後一任室町幕府將軍。狹義的戰國時代至此終結。

制定過程

信長於桶狹間之戰後,開始針對殺害與織田家同盟的齋藤道三而成為美濃領主的齋藤義龍。義龍為一勇將,即便是織田軍也難以擊敗。1561年義龍突然死去,由嫡男齋藤龍興繼任家督,齋藤家的家臣們內部開始分裂,信長得以在對齋藤戰上取得優勢。1564年信長將妹妹阿市嫁給北近江的淺井長政締結同盟,以強化對齋藤氏的牽制。1565年信長和伊勢的北田具教開戰。具教奮戰後仍居劣勢,於是接受信長開出的條件而投降。該條件是“信長次男織田信雄作為具教嫡男北田具房的養子”。此後,伊勢國為織田所支配,信長打破對北田親子人身安全的承諾,派兵前去捉拿北田具房,具房於數年後死去。北田具教則為信長信雄聯軍所擊敗。信長對伊勢的神戶具盛亦采同樣的政策。神戶氏接受織田信孝成為神戶家養子後,具盛被軟禁。1566年進攻墨俁受阻,命令木下藤吉郎建立墨俁城,並以該城為據點。隨著西美濃三人眾(稻葉一鐵、氏家卜全、安藤守就)、其相關者(竹中半兵衛等)、其它如蜂須賀正勝、前野長康、金森長近等人加入信長陣營,終於在1567年於伊勢長島擊敗齋藤龍興,將美濃國納入版圖。成為統治尾張美濃兩國的大名時,信長時年33歲。
傳言中“取得美濃者可取得天下”。信長取得美濃後,採用中國周朝立於岐山後,打倒殷朝統一天下的故事,將美濃國舊主土岐氏齋藤氏的據點井之口改名為岐阜。此時開始使用“天下布武”印,並正式以統一天下為目標。

遊戲信息

天下布武
遊戲名稱:天下布武
遊戲題材:其它
遊戲技術:純文字
遊戲類型:戰爭策略
目前狀況:封測

歷史發展

天下布武
桶狹間會戰後,織田信長開始攻略美濃。這時齋藤義龍已死,在位的是其子齋藤龍興。 1561年,織田和齋藤進行了森邊之戰,織田軍戰敗。
為此,織田信長決定將居城前移,於1563年在小牧山築城,並將居城移往小牧山城。
1566年,織田信長派木下藤吉郎(後來的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在墨俁築城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前沿堡壘。
而這時齋藤方面卻很不妙。齋藤龍興的家臣竹中半兵衛因為不滿意齋藤龍興,運用奇謀,奪取了稻葉山城。後來竹中交還了稻葉山城給齋藤龍興,自己卻被羽柴秀吉策反,作了羽柴秀吉的軍師。在竹中和羽柴的謀略下,美濃三傑(氏家卜全,稻葉一鐵,安藤守就)投向了織田家,齋藤的家臣團瓦解了。

出現

1567年,織田信長攻下了美濃稻葉山城,齋藤家滅亡。織田信長將稻葉山城改名為“岐阜”,取“周文王起於岐山”之意,準備統一天下,並開始使用“布武天下”的印鑑。同時,織田信長把妹妹嫁給淺井長政,與淺井長政結盟。
1568年7月,織田信長在美濃政德寺拜見了足利義昭,決定擁立足利義昭為幕府將軍。
當年9月,織田信長開始率軍上洛,經過萁作之戰迅速擊敗了南近江的六角家,平定了南近江,進入了京都。10月18日,足利義昭繼任征夷大將軍。
次年1月,織田軍擊敗了擁立另外一位將軍足利義榮的三好家,確立了足利義昭的地位,並在2月修建了二條城作為足利義昭的居城。

章節目錄

第一卷 少年游

第一章 命懸一線
第二章 急中生智
第三章 左右為難
第四章 歪打正著
第五章 權宜之計
第六章 大軍開拔
第七章 名樓危情(上)
第八章 名樓危情(下)
第九章 生死之交
第十章 與子同袍
第十一章 兵臨城下
第十二章 浴血堅城
第十三章 奇謀妙計(上)
第十四章 奇謀妙計(下)
第十五章 兩條戰線
第十六章 勾心鬥角
寫在十六章的後面
第十七章 千鈞一髮
第十八章 圍城內外
第十九章 針鋒相對
第二十章 軍事會議
第二十一章 雛鳳初鳴(上)
第二十二章 雛鳳初鳴(中)
第二十三章 雛鳳初鳴(下)
第二十四章 為將之道
第二十五章 守株待兔
第二十六章 冒險突襲
第二十七章 破敵之夜(上)
第二十八章 破敵之夜(中)
第二十九章 破敵之夜(下)
第三十章 戰雲密布(上)
第三十一章戰雲密布(下)
第三十二章 力挫強敵(上)
第三十三章 力挫強敵(中)
第三十四章 力挫強敵(下)
第三十五章 壯士解腕
第三十六章 窮寇可追
第三十七章 孰功孰過
第三十八章 軍國大計(上)
第三十九章 軍國大計(下)
第四十章 故地重遊

第二卷 兵車行

第一章 弱水三千
第二章 不速之客
第三章 紙上談兵(上)
第四章 紙上談兵(中)
第五章 紙上談兵(下)
第六章 恩威並施
第七章 安慶小挫
第八章 攻心為上(上)
第九章 攻心為上(下)
第十章 誰主沉浮
第十一章 港口激戰
第十二章 暗渡陳倉
第十三章 三軍奪帥
第十四章 勢如破竹
第十五章 用人不疑(上)
第十六章 用人不疑(下)
第十七章 誘之以利
第十八章 三令五申(上)
第十九章 三令五申(下)
第二十章 劍鳴匣中
第二十一章 南京攻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