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較大數量的限售股票]

大非是指較大數量的限售股票,非是指非流通股,(英文名稱non-tradable share)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中國證監會2005年9月4日頒布的“上市公司 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規定,改革後公司原 非流通股 股份的出售,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十二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上的原 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 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 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十二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在二十四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十。

定義

“非”是指 非流通股,即 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 相對較多的一部分就是 大非,即 股改後,對股改前占比例較大的 非流通股。 限售流通股占 總股本5%以上者在 股改後兩年以上方可流通,因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 大股東, 戰略投資者,一般不會拋售。

解禁

大小非解禁,就是非流通股票獲得上市流通的權力。

大小非解禁大小非解禁

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

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大小非解禁通常會帶來減持,減持就是大股東在二級市場拋售一部分可以上市流通的股份,增加了市場的流通量,有人賣就需要資金去承接,短時間內供過於求,使股價下跌,一般來說對股市算是利空。當然如果大股東不減持就不算利空,反而有可能刺激股價上漲。而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東,戰略投資者,一般不會拋售,所以大非解禁對股市的衝擊往往比較明朗。

對於市場人士關於上市公司國企大股東解禁後大量套現的擔憂,國資委人士認為“這是一種過慮”,“國有參股企業可能會多拋一些,國有控股企業怎么會賣呢?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往往是其主業板塊,股改之後送掉這么多還擔心控制力不夠呢,如果主業它都拋掉了,企業還能做什麼呢?”國資委有關人士指出,對於A股上市公司的國有控股股東來說,運營公司獲得公司市值的不斷上升,其價值大於減持套利兌現的效用。

來源

中國證監會2005年9月4日頒布的“上市公司 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規定,改革後公司原 非流通股 股份的出售,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十二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上的原 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 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 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十二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在二十四個月內不得超過百分之十。這意味著持股在5%以下的 非流通股份在 股改方案實施後12個月即可上市流通,因此,“小非”是指持股量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大非”則是指持股量5%以上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