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牛羊肉

大連牛羊肉

大連肉牛母牛初配年齡為14~18月齡、產後發情時間為45~60天;公牛適宜初采年齡為16~18月齡;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為70%,適繁母牛的繁殖成活率達84.1%以上。 亦稱“山東牛”。 大連肉羊最初品種來自山東地區,其食性廣、耐粗飼、抗逆性強。

簡介

大連肉牛產地為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周邊農村地區,其中大連肉牛為以山東魯西牛為父本,以遼寧瓦房店本地黃牛為母本級進雜交後,

大連肉牛的外貌特徵大連肉牛的外貌特徵
在第3代的雜交群中選擇優秀個體,進行橫交和有計畫選育,採用開放式育種體系,堅持檔案組群,形成了含山東魯西牛血統90.75%、本地黃牛血統9.25%遺傳組成的穩定群體,該群體抗逆性強,適應當地飼養條件,其肉味天然純正,香嫩多汁,既具有山東魯西牛的濃郁肉香,又有遼寧黃牛生長周期短,體型小,脂肪少,肉纖維鬆軟等特點;並且針對前段時間國內少數為了減少牛本身脂肪使用瘦肉精的養殖場,大連肉牛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也是經相關部門認定的,廣為提倡的肉牛品種。

外貌特徵

大連肉牛全身呈黃色,蹄角多為臘色;體型偏小,體質結實,肌肉豐滿,體軀呈長方形;頭寬且稍短,額闊唇寬,耳中等偏大,大多有角,少數無角;頸粗短,母牛平直,公牛頸部隆起,無肩峰,母牛頸部和胸部多有垂皮,公牛垂皮發達;胸深寬,肋圓,背腰寬厚、平直,尻部寬長,臀端寬齊,後腿部肌肉豐滿;四肢粗壯,長短適中,蹄質結實;尾中等長度;母牛乳房發育良好。

品種特性

大連肉牛毛色一致,體質健壯,性情溫順,好管理,宜使役;適應性廣,耐粗飼,抗逆性強,抗寒能力尤其突出,可抵抗-25℃左右的低溫環境,易飼養;增重快,6月齡斷奶後,持續育肥的平均日增重可達800g,200Kg以上的架子牛育肥的平均日增重可達1000g,宜肥育;肉質較細嫩,肌間脂肪含量適中,優質肉和高檔肉切塊率高;早熟性和繁殖力良好;群體遺傳穩定。

性能指標

大連肉牛成年公牛體重最大500Kg,肉用指數6.3;母牛體重最大400Kg,肉用指數6.0;初生重公牛50Kg,母牛38.3Kg;6月齡體重公牛144Kg,母牛110Kg;12月齡體重公牛190.8Kg,母牛160.6Kg;24月齡體重公牛400.5Kg,母牛386.3Kg。大連肉牛6月齡斷奶後持續育肥至18月齡,宰前重、屠宰率和淨肉率分別為481.8Kg、58.6%和49.5%;持續育肥至22月齡,宰前重、屠宰率和淨肉率分別為500.8Kg、59.6%和50.9%。11~12月齡體重190.8Kg以上發育正常的大連肉牛,短期育肥6個月,體重達到350 Kg左右。 
大連肉牛母牛初配年齡為14~18月齡、產後發情時間為45~60天;公牛適宜初采年齡為16~18月齡;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為70%,適繁母牛的繁殖成活率達84.1%以上。
大連肉牛耐寒性較強,能夠普遍適應遼寧地區溫帶季風氣候;適應能力強,飼料範圍廣,採用舍飼、半舍飼半放牧和放牧方式飼養均可;耐粗飼,飼養成本低,體型大、增重快和繁殖性能優,可以為廣大飼養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推廣套用前景廣闊。
亦稱“山東牛”。中國黃牛的優良地方品種。原產山東西南地區。毛色多黃褐、赤褐。體型大,前軀發達,垂皮大,肌肉豐滿,四肢開闊,蹄圓質堅。成年公牛體重500KG以上,母牛350KG以上。挽力大而能持久。性溫馴,易肥育,肉質良好。

大連肉羊

大連肉羊最初品種來自山東地區,其食性廣、耐粗飼、抗逆性強。大連肉羊投資少、周轉快、效益穩、回報率高。近年來,國內外羊肉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為大連肉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使大連肉羊生產正成為一個黃金產業。近20年來,由於市場對羊毛和羊肉的需求關係發生了變化,養羊業由毛用為主轉向肉毛兼用而發展到肉羊為主,大連肉羊生產發展迅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