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轉折:決定中國命運的700天

誰主沉浮第十一章 開封之戰第十五章 決勝天下第十六章

圖書《大轉折:決定中國命運的700天》

基本信息

書 名:《大轉折——決定中國命運的700天》
作者: 鄧賢 著
出 版 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首版時間: 2010-4-1
字數: 308000
版次: 1
頁數: 392
所屬分類: 圖書 >> 政治 軍事 >> 軍事 >> 軍事史

作者簡介

鄧賢,祖籍湖北,現為四川教育學院教授,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長篇紀實文學《大國之魂》、《中國知青夢》、《流浪金三角》、《中國知青終結》、《黃河殤》、《大轉折——決定中國命運的700天》,長篇小說《天堂之門》,傳記文學《在同一面戰旗下——二戰中國老兵回憶錄》(任主編)以及《鄧賢文集》等。曾獲全國大眾電視金鷹獎、中國報告文學獎、中國優秀青年圖書獎、首屆徐遲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人民文學獎、人民文學特別獎、中國作家“大紅鷹杯”文學獎、《當代》文學獎,四川文學獎、巴金文學獎、成都市政府金芙蓉文學獎等。其作品翻譯成英、日等多種文字出版,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

目錄

第一章 馬歇爾走了
第二章 攻占延安
第三章 蘑菇戰
第四章 危機重重
第五章 殘陽如血
第六章 出奇制勝
第七章 落日之戰
第八章 千鈞一髮
第九章 “三顆戰略棋子”
第十章 誰主沉浮
第十一章 黃河渡
第十二章 紅色大本營
第十三章 暗殺毛澤東
第十四章 開封之戰
第十五章 決勝天下
第十六章 偷襲西柏坡
第十七章 歲月如歌
後記

後記

人能夠走多遠? 這本《大轉折——決定中國命運的700天》,自動筆寫作到出版前耗時達4年,對任何個體生命而言,這都是個漫長而辛勤的過程,因為4年光陰決不是個可以隨意省略的小數目。其間還發生兩件大事,都給本書寫作乃至今後我的人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一件是震驚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 天搖地動之時,半個四川都在災難中戰慄哭泣,高山大川崩塌於斯,萬千生命灰飛煙滅,我與家鄉人民共同渡過並見證了那段充滿苦難和不幸的日日夜夜。儘管伴隨著太多的眼淚、流血、毀滅與重生,但是我手中的寫作一直沒有停止,每天都有來自地震災區的新聞報導以及各種事件、人物感動著我,於是這種悲壯的旋律與我筆下六十年前那場改朝換代的歷史變遷發生著奇妙的重合,儘管它們相距遙遠且不是一回事兒;一個是國共戰爭,另一個是抗震救災,但是有一點根本之處卻高度一致,那就是,大多數中國人民的意志終將決定自己的命運,即使天塌地陷也不能阻止他們走向未來的腳步。 另一件大事是,地震後我敬愛的父母雙雙辭世。 我的父親是個老兵,他在抗戰時期投筆從戎,高中未畢業就參加中國遠征軍,去到遙遠的印度接受盟軍訓練,然後反攻印、緬戰場戰至抗戰勝利。父親曾為數學大師華羅庚的學生,竭其一生為中國紡織工業做出傑出貢獻但卻飽受政治運動糾纏,他對我感慨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做事容易做人難啊。 母親出身名門望族,畢業於教會學校,她本來有份好好的技術工作,卻甘心辭職在家相夫教子,做個全職太太。她老人家一輩子足不出戶,但是母愛的腳步卻走得很遠很遠,因為她把生命全都化作長長的牽掛追隨兒女去到大江南北甚至地球的每個角落。 如今兩位至親至愛的老人已經逝去,他們熟悉的身影從深愛他們的兒女眼中漸漸消失,終於湮沒在歷史歲月的滾滾長河之中,但是他們生前的教誨、慈愛、音容笑貌依然活在兒女心中,那種被稱為“文化”的血脈通過兒子的筆端點點滴滴地流淌在作品的字裡行間。 地震與戰爭,毀壞與重建,死亡與重生,苦難與輝煌,由此我想到一個問題:一個人到底能夠走多遠? “遠”和“近”,這不僅僅是個距離問題,也不是里程數字和計算方法的問題,它的本質是個有關“存在”的哲學命題,需要我們每個人直面人生的終極坐標來回答。 20世紀初葉,當一個懷揣夢想的年輕士官生蔣介石走進上海灘冒險闖蕩的時候,他會預見到僅僅十多年後,南京城裡那個大權在握君臨天下的國民黨統治者就將是自己嗎?而當另一個來自湖南湘潭的年輕人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助理員的時候,他能知道30年後自己將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嗎? 生命的長度決不等於歷史的長度。 紅軍官兵長征跋涉二萬五千里,他們所改變的不僅僅是這支幾乎彈盡糧絕的隊伍的個人命運,還包括我們這個古老民族乃至二十世紀之後人類和世界的命運。二萬五千里,這段路程僅僅能以數字來計算嗎? 西方的亞里士多德、黑格爾、牛頓、愛因斯坦,當然還有瞎了眼睛的荷馬、永恆的莎士比亞、托爾斯泰以及中國的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曹雪芹等等,等等,這些人類社會的精英,他們傑出的思想、思維、發現、探索和創造力、影響力如同歷史夜空閃耀的星辰,早已遠遠超越了他們個體生命的長度,超越了他們各自的時代從而到達我們今天的生活,甚至終將伴隨人類前行的腳步直至永遠。 他們都是人類的榜樣。 更多無名的星辰,比如一個工人、農民、農民工、學生或者市民,一個教師、醫生、商人、士兵或者公務員,當他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不管他們有意還是無意,茫然還是明確,悲觀還是自信,前進還是倒退,他們其實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因為這是他們人生的價值所在。剩下的問題就是,你到底能夠走多遠? 對我來說,一個作家能夠走多遠?我認為這不是個寫作數量問題,更不是個生命年限和物質堆砌的問題。一個優秀作家,他生前必須活在寫作里,死後活在作品裡。舍此別無所求。 這就是一個作家的生命長度。 我對自己說,你一直很努力,但是請你繼續努力下去……
2010年4月14日 急就於成都清水河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