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音座蓮

大觀音座蓮

大觀音座蓮植株高大,褐色羽片呈長圓形,葉紙質,上面深綠色,下面綠色,長2毫米的孢子囊羣是長圓形的。此植物產於雲南。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高大。葉柄未見;羽片長圓形,長48厘米,下部寬20厘米,上部寬30厘米,羽柄長6厘米,褐色,光滑,羽軸頂端無翅;小羽片7對,基部的相距2.5厘米,上部的4.5厘米,近對生,柄長1.5-2毫米,基部小羽片長10-12厘米,平展,上部小羽片長16-22厘米,寬2.6-3厘米,闊披針形,基部圓形,兩側不對稱,上側截形,離羽軸較遠,下側為圓形,離羽軸近,邊緣有淺鈍鋸齒。葉脈開展,分叉或單一,平行,先端兒不向上明顯彎弓,下面可見,上面不明顯,先端膨大,入於齒牙內,沒有倒行假脈。葉紙質,上面深綠色,下面綠色,兩面光滑。孢子囊羣長圓形,長2毫米,彼此接近,有孢子囊14-18個,距平伏的邊緣1毫米處著生,先端不育。
大觀音座蓮大觀音座蓮

分布習性

產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傣藥】故季馬:全株治腸炎,痢疾,食滯腸脹,婦女月經不調,閉經《版納傣藥》、《滇藥錄》。哥顧季麻:用於清熱解毒,止血,祛濕,利尿《傣醫藥》。故季馬:根用於腸炎,痢疾,婦女月經不調,閉經,血崩《傣藥志》。【哈尼藥】故季麻:根莖治橫結腸腫瘤《滇藥錄》。【基諾藥】得懋:根莖治胃痛,痢疾,腸炎《基諾藥》。
來源:《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
分類:醫藥
根狀莖:苦、澀,寒。清熱利濕,止血,止痛,止痢。用於泄瀉,痢疾,水腫,咳血,血崩,跌打損傷。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觀音座蓮科·觀音座蓮屬

觀音座蓮屬(AngiopterisHoffm.)隸屬觀音座蓮科,主要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以及南太平洋諸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