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太清樓帖(第10卷)

《大觀帖》系據宋內府所藏墨跡鉤摹,改正《淳化閣帖》不少廖誤,且摹勒謹嚴,鐫刻精工,故為世所重,讑者以為超過《淳化閣帖》。 《大觀帖》刻成不久,北宋亡,原石下落不詳,或謂金人運載北去。 宋拓《大觀帖》十卷全在明清流傅已鮮,殘本流傅今天亦不多。

內容介紹

宋大觀初,徽宗趙佶因太宗詩所刻《淳化秘閣法帖》年久板已皴裂,不能復拓,兼以原帖標題多誤,有的摹勒失真,詔出墨跡更定匯次,命蔡京書籤及卷首尾題記,重摹勒石鐫刻。帖刻於大觀三年(公元一一○九年),遂稱為《大觀帖》,石刻置太清樓下,又稱為《太清樓帖》,或《大觀太清樓帖》。《大觀帖》。《大觀帖》系據宋內府所藏墨跡鉤摹,改正《淳化閣帖》不少廖誤,且摹勒謹嚴,鐫刻精工,故為世所重,讑者以為超過《淳化閣帖》。
《大觀帖》刻成不久,北宋亡,原石下落不詳,或謂金人運載北去。此帖北宋拓本流傅絕少。南宋開禧後有拓本在“榷場”出現,當為金人所拓,後世稱此為“榷場本”,其詩原石文字已有殘泐。宋拓《大觀帖》十卷全在明清流傅已鮮,殘本流傅今天亦不多。為了集中宋拓各殘本於一集,現將分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明王世貞藏本卷二、四、五待三冊、清山東聊城海源閣藏本卷二、四、六、八、十等殘本(共裝三冊),中國歷史藏第七卷一冊,南京大學圖書館藏第六卷一冊,以及福州國光社出版明王世貞舊藏印本第十卷一冊,編集一起,影印出版,名為《大觀太清樓帖宋拓真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