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黃楊斑蛾

大葉黃楊斑蛾

形態特徵成蟲扁圓形,體背黑色,胸背與腹部兩側有黃色長毛,腹部為黃色。 幼蟲老熟時體長為15毫米左右,腹部黃綠色,前胸背板有∧形黑斑紋。 蛹黃褐色,表面有不明顯的7條縱紋,臀棘2根。

形態特徵

成蟲

大葉黃楊斑蛾成蟲圖
扁圓形,體背黑色,胸背與腹部兩側有黃色長毛,腹部為黃色。前翅淺灰黑色,略透明,基部1/3淺黃色。後翅大小為前翅的一半,色稍淡。

橢圓形。

幼蟲

老熟時體長為15毫米左右,腹部黃綠色,前胸背板有∧形黑斑紋。體背共有7條縱帶,體表有毛瘤和短毛。

黃褐色,表面有不明顯的7條縱紋,臀棘2根。

發生規律

華東地區一年發生1代。翌年3月底至4月初卵孵化,幼蟲有群集為害習性,4月底至5月初幼蟲老熟,在淺土中結繭化蛹,以蛹越夏。11月上旬成蟲羽化,交配後產卵,卵產在枝梢上,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

人工防除

由於越冬卵多附著在當年新鮮枝條的頂部,故綠化帶每年的冬前可以結合修剪進行防除,剪掉帶卵枝條,消滅蟲卵。

藥劑防治

因為大葉黃楊斑蛾的寄主多為綠化植物,應禁止使用高毒農藥。近幾年來我們用高效低毒的菊酯類農藥進行了防治試驗,結果表明,在幼蟲發生初期,即每年3月底到4月初,套用5%敵殺死乳油或5%功夫乳油3000倍稀釋液,均勻噴灑發生中心和周圍枝梢,防治效果在98%左右;也可套用其它菊酯類農藥如20%滅掃利乳油、20%速滅殺丁乳油等,也能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