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縱湖龍興寺

大縱湖龍興寺位於大縱湖大縱湖畔,原名龍興庵。相傳明朝天啟四年(1625年),山西五台山有一和尚所建。

江蘇省鹽城市大縱湖龍興寺
大縱湖龍興寺位於大縱湖鎮境內的大縱湖畔,原名龍興庵。相傳明朝天啟年間,山西五台山有一和尚沿路化緣,一天至湖濱的北宋莊借宿,夜裡夢見莊東南的藕池塘中,在一片盛開的荷花上,端坐著一尊彌勒大佛。天亮他醒來後到莊東南察看,果有一片池塘,他認為是神靈點化,於是便在此化緣,建起了“龍興禪林大廟”,後改名龍興庵。原庵內建有樓房瓦屋30多間,主體前後兩大殿。抗日戰爭時期,日偽軍強占了寺廟,拆除了廟內主體建築,用於構築工事,後均毀於戰火。1995年11月重建龍興庵為龍興寺。次年9月19日舉行釋迦牟尼大佛開光典禮。江蘇省佛教協會主席、鎮江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大師手書“龍興寺”匾額。鹽都區佛教協會設在該寺內。2000年6月,原佛教徒退俗離寺,新調來廣州廣學寺年輕佛徒6人,念經誦課。寺內有前後大殿,前殿佛座有大肚彌勒、護法佛陀各一樽。後殿為大雄寶殿,有佛像13樽。其釋迦牟尼佛像高9.6米,東廂房五間,設有五觀堂(齋堂)。全年來寺觀光的香客絡繹不絕,每季有大香期活動,暮鼓晨鐘,可與蘇州寒山寺媲美。寺外建築有長廊,建於1997年,長210米,氣勢磅礴,亭廊相間,令人心曠神怡。觀湖樓,建於1988年,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手書匾額“觀湖樓”。樓形古樸,飛檐翹壁、雕樑畫棟、四周廻廊,登樓遠眺,賞心悅目。九曲橋,建於1997年,全長220米,號稱雙九曲,雙曲之間設有亭台,名“雲台”,夜幕降臨,雲台霓虹閃爍,如彩虹臥波。興湖塔,建於1997年,7層,高38米,雄姿挺拔。每層有菩薩像一尊,四周蘆葦環生,與寺廟曲徑相通。登塔遠眺,雲低湖闊,浩渺煙波,水天一色,寧靜致遠,美不勝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