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李萬青、葉健君創作圖書]

大結局[李萬青、葉健君創作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48年12月26日,新華社發布了43名國民黨“戰犯”的名單,這一名單基本上囊括了當時國民黨政府黨政大員,本書將解開這段塵封的歷史,再現他們傳奇的一生,評說其人生歷程。

圖書信息

書 名: 大結局

作 者:李萬青 葉健君

出版社: 李萬青 葉健君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543859937

大結局[李萬青、葉健君創作圖書] 大結局[李萬青、葉健君創作圖書]

開本: 16開

定價: 98.00 元

內容簡介

《大結局》內容簡介:1948年12月26日,新華社發布了43名國民黨“戰犯”的名單,這一名單基本上囊括了當時國民黨政府黨政大員。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塵埃落定,第一個死去的是戴季陶,最後一個離世的是宋美齡。這43人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叱吒風雲、赫赫有名的人物,卻又成為主要“戰犯"。敗走大陸,或梟雄、或丑角,或積極促進祖國統一、或聯共、或反共,或榮華富貴、或窮困潦倒……

該書將解開這段塵封的歷史,再現他們傳奇的一生,評說其人生歷程。

圖書目錄

上卷 目錄:

蔣介石:懸棺孤島

少年蔣介石頑劣成性,對慈母的撫孤之恩長記於心

蔣介石因陳其美的引薦認識了孫中山。孫在廣州蒙難後,對蔣十分器重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 ,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他公然宣稱:“中正始終為共產黨之敵人”/006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對“剿共”和“抗日”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

七七事變發生後,蔣介石積極組織抗戰,表示“寧為玉碎,毋為瓦全,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但由於實行片面抗戰,出現了喪師失地、一潰千里的局面

蔣介石出任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成為四大國領袖之一,志得意滿的蔣介石自恃有英美的支持,發表了《中國之命運》,詆毀中國共產黨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接連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企圖以“和平攻勢”掩蓋積極備戰

蔣介石決心改造國民黨,把台灣建成“反共復國的基地”,重振蔣家王朝

蔣介石在台灣實行土地改革,不失為他的明智之舉

蔣介石對島外的分裂勢力和島內“台獨”分子的分裂活動,均採取堅決的打擊政策,毫不手軟

20世紀70年代之後,接二連三的疾病使蔣介石的身心處於極度痛苦之中

宋美齡在鎮靜、傷心之餘,內心已做好了蔣介石撒手人寰的準備

蔣介石病逝。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以他89歲的高齡在這個世界上永遠地消失了

李宗仁:回歸大陸

陳誠:死於肝癌

白崇禧:死公館

何應欽:夢關山

顧祝同:俯首聽命

陳果夫:晚年潦倒

陳立夫:反對“台獨”

孔祥熙:客死美國

宋子文:雞骨死

張群:暮年養生

翁文灝:終老北京

孫科:清廉辭世

吳鐵城:激憤而亡

王雲五:學者從政

待季陶:廣州死亡

吳鼎昌:遺恨香港

熊式輝:晚景淒涼

張勱生:鬱鬱而終

朱家驊:消沉度日

下卷 目錄:

王世傑:離政閒王世傑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大法學教授,後任法律系主任。他所撰《比較憲法》講義,在北大獨樹一幟

抗戰後期,王世傑調國民黨外交部工作,後任外交部長,負責對英、美兩國的外交事務抗戰勝利前夕,王世傑赴西安與中共和談

王世傑回憶說:重慶談判時,我提議政治會議加上“協商”二字,毛澤東、周恩來覺得常好,很爽快地採納了

王世傑臨終前給兒女留下遺囑:切不要在其墓碑上刻上教育部長、外交部長這些官銜就寫“前國立武漢大學校長王雪艇先生之墓”

顧維鈞:孤懸海外

顧維鈞外交生涯中最成功的一幕是參加巴黎和會。他毅然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籤字,這他在國內外名聲大振

在20世紀中國最激烈的兩大政治力量的角逐中,顧維鈞最後一段時期的外交生涯不幸與國民黨聯在了一起

顧維鈞對杜魯門聲明心情十分複雜,他認為,聲明中有關台灣主權未定的內容“措辭是暴的,簡直很蠻橫”

顧維鈞在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的談判中,對美國製造“兩個中國”的企圖一直保持著度的警覺,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

顧維鈞結束了駐美的使命,也結束了他在外交界漫長的服務生涯。此時,距他首次赴華盛頓擔任中國駐美公使已整整40年了

顧維鈞辭去台灣“總統府”資政的職務,當選為海牙國際法院法官。這次完整的9年任期,是他擔任公職以來最愜意的時光

……

宋美齡:跨越三個世紀

吳國禎:情縈故國

劉峙:教師為生

程潛:陣前起義

薛岳:百歲而終

衛立煌:回到北京

余漢謀:種萊賭棋

胡宗南:死非其所

傅作義:和平解放北平

閻錫山:孤島哀鳴

周至柔:仍受重用

王叔銘:蔣家甘草

桂永清:短命總長

杜聿明:接受改造

湯恩伯:鬱郁而死

孫立人:幽禁台中

馬鴻逵:難回故土

馬步芳:病死中東

陶希聖:參政不知政

曾琦:“醒獅”難吼

張君勱:聲啞《自由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