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橋市烈士館

遼南重鎮大石橋市(原營口縣 )三年解放戰爭期間,國共兩軍為爭奪此鎮,曾六進六出大石橋市。為紀念在解放戰爭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犧牲的先烈,1954年4月營口縣人民政府建立了營口縣解放戰爭紀念館(現改為大石橋市烈士館)。 烈士館周圍青松翠柏環繞,肅穆寧靜,烈士館上下兩層,占地面積250多平方米,館內陳列面積200多平方米。館前廣場寬闊平坦,站在廣場可以俯視全市。。

基本信息

館址位置

大石橋市烈士館位於大石橋境內的蟠龍山西南側半山腰處,紅岩峭壁,綠陰覆蓋。

大石橋市烈士館大石橋市烈士館

館舍介紹

遼南重鎮大石橋市(原營口縣)三年解放戰爭期間,國共兩軍為爭奪此鎮,曾六進六出大石橋市。為紀念在解放戰爭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犧牲的先烈,1954年4月營口縣人民政府建立了營口縣解放戰爭紀念館(現改為大石橋市烈士館)。烈士館周圍青松翠柏環繞,肅穆寧靜,烈士館上下兩層,占地面積250多平方米,館內陳列面積200多平方米。館前廣場寬闊平坦,站在廣場可以俯視全市。

展覽設定

該館陳列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及組畫,概述地介紹了解放戰爭中的大石橋,登錄了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呂麟張福聚、李旭等415名,建國後犧牲的烈士賈錫榮等320名。

第二部分是烈士遺像及其事跡介紹,全館收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遺像13張。其中最著名的有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軍長王德泰烈士。他是大石橋市博洛鋪鎮詹屯村人。1931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11月中旬在蒙江與撫松邊境的小湯河戰役中壯烈犧牲,時年29年。高福源烈士,出生於大石橋市博洛鋪鎮馬屯村,先後入北京大學、東北講武堂學習。歷任東北軍連長,張學良衛隊營長、團長等職。東北軍67軍107師619團上校團長,西安事變前不久曾為國共兩黨聯合抗日搭橋奔走,1937年被國民黨殺害,電影《西安事變》中有位被紅軍俘虜的東北軍團長,在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正確主張感召下,自告奮勇,請求紅軍允許他回去,冒著生命危險說服張學良停止內戰,調轉槍口,共同抗日,這個軍官的原型就是高福源烈士。宋光烈士,原名李長庚,山東省邊聯縣土山區人,1937年參加抗日工作,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八.一五”後調來東北,1946年6月任營口縣第二區區長,同年11月7日在敵後工作中被國民黨包圍,突圍時負傷被捕,受盡敵人嚴刑拷打,表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英雄品質,同年11月17日英勇就義。為紀念宋光烈士,原博洛鋪區改為宋光區,把他經常活動的三家子村,改名為宋光村。還有原解放戰爭時期第四縱隊十師師長杜光華烈士、原九區區長丁建烈士等。

第三部分是烈士遺物及各時期烈士的獎狀、喜報、軍功章、遺書、信件和作戰圖、戰旗等。

紀念緬懷

烈士館建成後,這裡就成為人民緬懷英烈、教育後代、激發建設祖國熱忱的重要基地。特別是重大節日參觀的人們就更多。

開放時間

上午8:00-17:00開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