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新華村

大理新華村

新華村地處雲南省西北部,坐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城以北4公里的鳳凰山下。新華村的白族是大理州白族的一個較為古老的分支,白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5%,是一個集田園風光、民居、民俗和民族手工藝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典型白族聚居村寨。這裡的建築也獨具地方民族特色體現了石寨子生態理念。 鶴慶新華白族旅遊村地處雲南省西北部,座落在鶴慶縣城以北4公里的鳳凰山下,距麗江機場12公里,東與永勝相望,南與賓川相連,西與洱海,劍川接壤,北與麗江毗鄰,全村有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1090戶,5303人。鶴慶新華白族是大理州白族的一個較為古老的分支,白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5%,是一個典型的白族聚居村寨。 新華村歷史悠久,是歷史上著名的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至今還保存著類似“古長城”的石城牆和石寨古遺蹟,其歷史之謎尚待揭開。村民除具有白族的民俗民風外,還有一千多年的民族工藝品的生產歷史。所製作的產品,不論其工藝水平還是規模,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同時新華村兼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周圍山水交相輝映,地下泉水儲量豐富,年平均氣溫13度,無嚴冬和酷暑,四季如春,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築風格,豐富清澈的水域,既不乏江南水鄉的柔美,更具有高原獨特的水鄉情結。青瓦、白牆、藍天、碧水、青山及美麗勤勞的白族兒女,正是這高原水鄉的形式與靈魂,真正體現石寨子富有個性的生態理念。

基本信息

概述

地處雲南省西北部的新華村,坐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城以北4公里的鳳凰山下,距麗江機場12公里。新華村的美是令人讚嘆的。西靠逶迤的鳳凰山,東接平坦的鶴慶壩子,新華村周圍山水交相輝映。村東南一公里處是一片2000多畝的草海,水草豐盛,很多野鴨、白鷺等水鳥飛到這裡越冬。“尤其是這潭水,系住了人心。”景區開發建設管委會主任張燕珍說,村子裡的黑龍潭和星子龍潭,像兩顆眼睛一樣,賦予了新華村獨特的靈氣。新華村幾乎家家有井,清澈見底的河水環繞村間。村民的房前屋後,荷花、海棠點綴其間,宛如江南水鄉。

大理新華村 大理新華村

住宿

鶴慶縣城有幾家賓館,標間價平時約120元/間,黃金周上浮。新華村里還有很多農家樂,吃住一條龍,既方便又實惠。

美食

鶴慶特色食品有豬酐酢、鶴慶乾酒、圓火腿等。鶴慶馬場當歸享譽海內外。[2]

享有中國銀都美譽的鶴慶新華村

新華村有悠久的民族手工藝加工歷史。據記載,早在一千多年的唐代南詔國時期,新華人即以門扣、手鐲、鍋、勺、瓢等銅製民族手工藝品製作為主,手藝以家傳為主。以謀生、養家餬口為目的。改革開放後,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經過新老藝人的不斷探索,新華村的銀制手工藝品以傳統工藝為基礎,沿襲家庭作坊、手工製作、個體經營模式,逐步走上規模化生產經營的道路,基本上形成“一村一業、一戶一品、前店後廠”的生產格局。手工藝製品包括生活、宗教、裝飾、收藏等大類,風格多樣,手工精湛、精美絕倫,暢銷全國,遠銷美國、法國、印度、尼泊爾、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隨著大理、麗江飛機場的通航,大理至麗江二級公路的開通,以及大麗鐵路也將從此通過,新華村結束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境況,一躍成為大理、麗江、迪慶、西藏間來往的黃金通道,區位優勢凸現,聲名與日俱增,倍受專家、學者看好。2001年7月石寨子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國家2A級景區,並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銀都”,被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命名為“中國民俗文化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