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水塘

大潭水塘

大潭水塘是一個位於香港港島東的大潭郊野公園之內的水塘。廣義上,大潭水塘是指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而陝義上,大潭水塘則是大潭上水塘的真正名稱。大潭水塘為港島早期食水的主要來源,附近有畢拿山、渣甸山、紫羅蘭山和柏架山。

(圖)大潭上水塘大潭上水塘

歷史

(圖)大潭上水塘主壩大潭上水塘主壩

在香港第一個水塘薄扶林水塘落成後,香港供水仍不足以供應市民使用。所以大潭水塘興建計畫早於1872年港督堅尼地上任之時便開始構思。計畫中的水塘容量136萬立方米,本來造價達35萬英鎊,後修改方案後減省至12.26萬英鎊。不過,因當時經濟不景氣,加上1874年發生嚴重風災後需要賑災,該計畫於該年暫時擱置。

於1882年,水塘的興建繼續,最後於1889年完成,成為繼薄扶林水塘後第二個水塘。該水塘的水壩高90呎、長400呎、闊60呎。水壩和橋面均屬於舊式英式建築,有超過100年歷史,足以證明水塘長久的歷史。水塘當時的容量為2.5億加侖,及後經過多次擴建,現增為3.88億加侖。

一如之往,這項計畫所提供的食水亦不敷所需,所以於1902年港英政府展開了擴建工程。擴建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包括興建大潭副水塘及大潭中水塘。1907年,第一期工程完

(圖)大潭副水塘大潭副水塘

成,副水塘儲水量為2240萬加侖,而中水塘則為1.96億加侖。為了便於分辨多個位於大潭的水塘,大潭水塘又稱為“大潭上水塘”。副水塘與上水塘的分界是在大潭水塘道的一座行車橋, 兩個水塘其實是分開的。但當上水塘溢滿, 水經過橋底流向副水塘時,兩個水塘便會連線起來。雖然坊間的地圖上可能並無標明副水塘的位置, 但其實水務署已在副水塘旁邊豎立指示牌以茲識別。

1912年,第二期擴建工程正式展開。工程包括興建儲水量達14.2億加侖的大潭篤水塘及擴建抽水站及輸水管。大潭篤水塘的原址以前有一條細小的客家村落,有76位居民。村民大部分為鍾姓,另有數戶邱姓及陳姓。他們的祖先約於1600年由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梅縣區及五華縣遷來,以耕種維生。水塘開始興建時,村民全部得到政府的賠償和徙往柴灣。最後工程於1917年完工,並在1918年2月2日由當時的港督梅含理揭幕。現時四個水塘儲水量共19億加侖(900萬立方米)。

在原本的設計中,大潭篤水塘的水壩約800呎,跨越今大潭童軍中心對出的大潭港海面。但相信因為技術上的困難,當局才把水壩後退到現時的位置。否則大潭篤水塘會是香港第一個海上建成的水塘。

歷史建築

大潭水塘是香港最多已評級歷史建築的地方,詳細資訊列於下表:

名稱 所屬水塘 建築種類 歷史評級 落成年份 補充資料
大潭水塘隧道進水口 大潭水塘 隧道進水口 I 1888年 負責輸水到市區。
大潭水塘石橋 大潭水塘 石橋 I 1888年 分為兩座,建於水塘的西面,為傳統英式石砌橋,上面築有大潭水塘道供車輛行駛。
大潭水塘水掣房 大潭水塘 水掣房 I 1888年
大潭水塘水壩 大潭水塘 水壩 I 1888年 高90呎、長400呎、闊60呎,外型為樓梯形狀,有別於香港其他水塘的斜坡形堤壩。
大潭副水塘高級職員宿舍遺址 大潭副水塘 高級職員宿舍遺址 III 1904年
大潭副水塘水掣房 大潭副水塘 水掣房 II 1904年
大潭副水塘水壩 大潭副水塘 水壩 II 1904年
大潭副水塘工人宿舍 大潭副水塘 工人宿舍 III 1904年
大潭中水塘水掣房 大潭副水塘 水掣房 II 1908年
大潭中水塘水壩 大潭副水塘 水壩 II 1908年
大潭篤抽水站高級職員宿舍 大潭篤抽水站 高級職員宿舍 I 1908年 曾改為戒毒所,現時空置。
大潭篤抽水站豎井 大潭篤抽水站 豎井 I 1908年
大潭篤抽水站機房及辦公室 大潭篤抽水站 機房及辦公室 I 1908年 曾於1914年至1916年及1925年擴建。建築包括機器房、儲藏室及辦公室。由於初期使用蒸氣抽水機輸送食水,因此抽水站旁建有煙囪。
大潭篤水塘紀念碑 大潭篤水塘 紀念碑 I 1918年
大潭篤水塘水掣房 大潭篤水塘 水掣房 I 1918年
大潭篤水塘水壩 大潭篤水塘 水壩 I 1918年 長約200米,上面為大潭道供車輛行駛。
大潭篤水塘大石橋 大潭篤水塘 大石橋 I 1918年 分為三座,建於水塘的西面,為傳統英式石砌橋,上面築有大潭水塘道供車輛行駛。
大潭篤抽水站職員宿舍 大潭篤水塘 職員宿舍 I 1919年 曾於1936年加建。
大潭水塘紅磚屋 大潭篤水塘 紅磚屋 III 1920年代 位於大潭副水塘旁的小山丘,為護衛的宿舍。

圖片集

(圖)大潭副水塘堤壩 大潭副水塘堤壩
(圖)大潭上水塘與副水塘的分界 大潭上水塘與副水塘的分界
(圖)其中一座橫跨大潭水塘的行人天橋 其中一座橫跨大潭水塘的行人天橋
(圖)大潭篤水塘大石橋 大潭篤水塘大石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