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治[漢語辭彙]

大治[漢語辭彙]
大治[漢語辭彙]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治是漢語辭彙, 拼音:dà zhì, 釋義:1、需要治理的重大事務。2、謂政治修明,局勢安定。3、謂大規模建造。 出自《周禮·地官·司市》。

基本信息

詞目

大治

拼音

dà zhì

引證解釋

1、需要治理的重大事務。

《周禮·地官·司市》:“市師涖焉,而聽 大治大訟。” 孫詒讓正義:“治謂以事咨辯陳請。”

2、謂政治修明,局勢安定。

《禮記·禮器》:“是故聖人南面而立,而天下 大治。”

《晉書·天文志上》:“星明大潤澤,則天下大治;芒角,則禍在中。”

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宜其家給人足,天下 大治。”

宋.蘇軾.《睡鄉記》:”而天下大治,似睡鄉焉。“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八回:“使者歸告昭王,昭王嘆服不已。孔子在中都大治,四方皆遣入觀其政教,以為法則。魯定公知其賢,召為司空。”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一:堯舜時操五弦琴,歌“南風”詩,天下大治。

3、謂大規模建造。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再說吳王闔閭自敗楚之後,威震中原,頗事遊樂。乃大治宮室,建長樂宮於國中,築高台於姑蘇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