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青杄

大果青杄

大果青杄,屬松杉目,松科,拉丁名名為Picea neoveitchii Mast.,主要分布在河南西南部內鄉,湖北西部興山,巴東、神農架,陝西南部戶縣、寧陝、佛坪等地。

基本信息

學名:Picea neoveitchii Mast.
分類:
松科雲杉屬

現狀

瀕危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大果青杄分布於秦嶺南坡部分地區。長期以來,由於人為的破壞,分布範圍已有縮減,除陝西鳳縣辛家山尚有小片純林外,其餘均呈星散分布,林木稀少,急待保護。
大果青杄大果青杄

保護級別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二級珍貴植物和二級瀕危植物。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15-25米,胸徑50厘米;樹皮灰色,裂成鱗片狀脫落;小枝具凸起的葉枕,基部有緊貼而宿存的芽鱗,1年生枝淡黃色或淡黃褐色,無毛,2- 3年生枝淡黃灰色或灰色,老枝暗灰色;冬芽卵圓形或圓錐狀卵圓形,微具樹脂,芽鱗淡紫褐色。小枝上面之葉向上伸展,下面之葉輻射伸展或小枝下面和兩側的葉向上彎伸,鑽形,長1.5-2.5厘米,寬約2毫米,深綠色,先端急尖,橫切面近菱形,通常高於寬,每邊有4-7條氣孔線。球果長圓狀圓柱形或卵狀圓柱形,下垂,長8-14厘米,直徑5-6.5厘米,成熟時淡褐色或褐色;種鱗斜方狀五角形,長2-2.7厘米,寬2-3厘米,先端寬圓或近三角狀;苞鱗短小,長約5毫米;種了倒卵圓形,長5-6毫米,種翅寬大,倒卵狀,長1.5-2.2厘米,寬約1厘米。
本種過去常被誤認為青杄,但有下述區別:一年生枝較粗,淡黃色或微帶褐色,葉兩側扁,橫切面縱斜方形(高大於寬)。
地理分布:零散分布於河南西南部內鄉,湖北西部興山,巴東、神農架,陝西南部戶縣、寧陝、佛坪、周至、太白、留壩、鳳縣,甘肅天水、微縣,岷縣、舟曲等地。多生於海拔1300-2200米間的山坡針闊混交林中。
生物學特性:分布區的氣候是冬春乾冷,是夏涼,秋季多雨,濕度大,年平均溫10- 12℃,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土壤為山地棕壤,微酸性反應。稍喜光,根系發達,在濕度較大、空氣濕潤、土壤水分充足的林中,天然更新良好。
主要伴生樹種有紅樺Betula albo- sinensis Burkill 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 秦嶺冷杉Abies chensiensi s Van Tiegh.、陝西花楸Sorbus koehneana Scheid.等。
花期5月,球果9-10月成熟。
保護價值:大果青杄系秦嶺特有種,因破壞嚴重,殘存林木極少,其種鱗寬大,極為特殊, 對研究植物區系、雲杉屬分類和保護物種均有科學意義。樹幹通直、木材優良、為建築、家 具等良材。
保護措施:在有大果青杄的自然保護區和林場內,應注意保護,積極繁殖。其它產區也應加強管護,禁止採伐,促進母樹結實和天然更新,並積極開展育苗、造林,擴大分布範圍。
栽培要點:應選擇優良種源。大果青杄樹齡40年左右開始結實,種子9月底成熟,在球果開裂前採種,出籽率3-5%,發芽率20-45%,種子應在密封低溫條件下貯存。圃地應選擇低海拔、陽坡或半陽坡有排灌條件的輪作地,於4月播種。一般5年生幼苗可出圃造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